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十三行位於新北市八里區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1957年地質學者林朝棨在這裡確認發現史前的煉鐵遺跡後將它定名為十三行遺址。 之後陸續有多位考古學者在此進行發掘,出土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遺物。 經研究得知,十三行人生活在距今1,800~500年前,屬於臺灣史前的鐵器時代,是目前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之一。 至於十三行人為什麼在這裡生活了一千多年後突然消失,仍然是個謎,只是從一些證據看來,十三行人很有可能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 至於為什麼將它命名為「十三行遺址」呢?

    • 概觀
    • 基本介紹
    • 發現及挖掘
    • 十三行文化
    • 主要器物
    • 生活型態
    • 學術書目

    十三行遺址是台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挖掘出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該遺址的主人生存於距今約1800至500年前,在文化上屬於台灣史前時期的鐵器時代,是目前台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台灣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該遺址被台灣地區內政部門訂為“國家”二級古蹟,目前在該遺址上設有十三行博物館,是台灣地區第一座縣立考古博物館。

    •中文名稱:十三行遺址

    •地理位置:台北縣

    •景點級別:台灣二級古蹟

    •距今:約1800至500年

    1955年秋天,台灣當局空軍的飛行員潘克永少校隨機飛越八里鄉觀音山上空時,突然發現飛機的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是發現了鐵礦,所以才會影響到羅盤的運作。1957年,潘克永找上了在“國立”台灣大學任教的地質學家林朝棨,會同中美鑽探公司工程師黃瀛東到八里鄉頂罟村現地勘查,才知道在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與鐵渣,其實是土法煉鐵所遺留的殘渣。因為當地並無漢人或日本人煉鐵的紀錄,他們乃斷定這些殘渣為史前人類的煉鐵遺址。由於遺址所在地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有個別名叫「十三行村」,於是以該名稱將此考古遺址命名為「十三行遺址」。至於頂罟村別名的由來則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因為清朝時,這裡曾為重要商港,有多達十三行郊(商家)在此經商,所以將此處稱為「十三行」。可是,也有學者認為「十三行」可能來自原住民語言的音譯,為原住民稱呼該地之名稱。

    1959年,石璋如教授率領學生們到該址短期試掘,獲得陶器、石器、鐵器和玻璃器等文物以及二座墓葬,並推斷十三行遺址屬於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及噶瑪蘭系統的史前文化。1963年,台北縣文獻會委託劉斌雄教授在該遺址開挖二個深坑,發現遺址有二個文化層重疊,下層為赤褐色網紋硬陶文化層(即十三行文化層),上層則是近代的漢文化層。1980年,交通部觀光局將八里鄉十三行文化遺址列為重要考古遺址。1988年,考古學家臧振華和劉益昌,由於對台灣平埔族和早期漢文化之間之接觸這個研究議題感到興趣,而決定選擇十三行遺址進行考古挖掘,卻意外引爆了一場文化保存和工程建設的衝突事件。原來,十三行遺址已被前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劃定為「八里污水處理廠」用地,即將動工。經過文化及學術團體兩年多的抗爭,1991年,十三行遺址被“行政院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保存範圍長約144公尺、寬約22公尺、總面積為3,161.9平方公尺。1995年,“中央”各部會決議在污水處理廠旁撥地成立「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1998年,該館更名為「十三行博物館」,同時也開始博物館的興建工程,2003年,博物館正式完工並開館。

    由於十三行遺址在台灣史前史中的重要地位,考古學者通常將台灣北部地區史前時代晚期文化通稱為「十三行文化」。除了十三行遺址之外,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西新庄子遺址,也是十三行文化的代表性遺址之一。

    十三行文化屬於北台灣地區的金屬器時代,時間大致從2,300年前開始,到漢人進入本地區之後才結束,是台灣史前文化的代表文化之一。十三行文化的主要特徵是石器減少,只剩下凹石、石槌等無刃器。從出土的鐵渣、礦石等礦物,顯示當時人已知煉鐵。除了石、鐵外,還有為數不少的陶器,主要是紅褐色夾砂陶,特徵是手工製作,含細沙,火候高、質地堅硬。

    如果以史前文化較寬的定義而言,台灣北部地區擁有赤褐色或淺褐色拍印幾何紋硬陶的史前遺址,都屬於廣義十三行文化的範疇。就此而言,十三行文化的分布地區,在西海岸地區由淡水河沿著海岸向南一直分布到大安溪,向東則沿著北海岸、蘭陽平原一直分布到奇萊平原北側的三棧溪。

    根據考古學者劉益昌的看法,根據時間、分布區域及文化內涵,十三行文化可以再區分為早、晚兩期及七個不同的類型。其中早期為年代距今2000-1000年之間,包括十三行類型、後龍底類型、番社後類型;晚期年代距今1000年以內,包括埤島橋類型、新港類型、舊社類型與普洛灣類型。

    陶器

    十三行遺址所發掘出土的文化遺物中,陶器是數量最龐大的一批標本。其中,完整或可復原的陶器約126個,破碎的陶片占最大宗,估計約超過80萬件。十三行遺址出土主流的紅褐色夾砂陶片,依據其施紋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素麵、拍印文系統、及壓印、刻劃、刺點、劙劃、捺點等。一般而言,紋飾多施於器物腹部及延伸的底部,大部分皆通體施紋,亦見紋飾呈環帶狀分布。

    在各種出土陶器中,淡褐色陶器雖然數量不多,但卻有其他器物少見的粗條紋紋飾。灰黑色泥質陶器數量也不多,但是頗具特色,器型有小口大腹的罐與瓶,質地細緻,表面經常抹平磨光,肩部外表裝飾有刺點紋及圈點紋,紋樣常環繞器表一周。

    在所有出土陶器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十三行博物館譽為「鎮館之寶」的「人面陶罐」。該陶罐在口緣、足部的表面均勻散布圈印、櫛點等裝飾圖樣,在陶罐腹部則有生動的人面造型:微凸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據學者推測可能為宗教用途。

    鐵器

    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鐵渣、礦石、煤等的研究,顯示該遺址主人已知煉鐵。此外,在十三行遺址也發掘出煉鐵作坊,證實煉鐵是在聚落內進行的。

    曾經居住過十三行遺址的三群人

    十三行豐富的出土文物,對我們理解該遺址主人的生活型態有不小的幫助。根據考古學者所作的研究指出,在十三行這片土地上,曾經先後有三群不同的人在此居住。最早一批人是所謂的「圓山文化人」,他們大約在2,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定居於此,由於遺留下來的文物不多,可能表示居住的時間不長。

    其次,大約在1,800年前,有另一群人遷入十三行,考古學者稱他們為「十三行文化人」,很可能就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他們在這裡居住的時間相當長,至少住到距今大約800年前,前後長達1,000年以上。他們除了留下豐富的遺蹟與遺物外,也留下了大量的墓葬。十三行遺址上所挖到的文物,大多數是這一群人所遺留的。

    最後一群人則是清代中葉之後從中國福建渡海來的漢人移民,他們在此建立了一個村莊。

    十三行文化人的食衣住行

    十三行人以農業為主要生業,種植稻米等農作物。除了種稻外,漁獵也相當發達,他們到淡水河邊採取貝類、捕捉魚類、海中哺乳類,併到鄰近的山區狩獵鹿、山豬、羌、山羊等野生動物,充分利用了河海口及山林的豐富資源。吃完貝肉後,他們多會將貝殼丟棄在同一個地方,形成考古學家所稱的「貝冢」。

    (依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林嘉偉,1995,十三行遺址出土凹石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劉斌雄,1963,台北八里坌史前遺址之發掘。台北文獻:52-64。

    Liu, Pin-hsiung. 1963. Excavations and Discaveries at Tapenkeng and Other Prehistoric Sites of Pali District. Asian Perspective 7, no. 1/2: 214~223. 邱敏勇,2002,家豬或野豬﹖:再論十三行遺址出土豬的畜養和狩獵。古今論衡:24-36。

    卲慶旺,2004,趨向科學的造形:從考古出土頭顱再現古十三行人的面貌為例證。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翁佳音,1998,論十三行遺址的主人:荷蘭時代的十三行番社。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14-26。

  2. 序言. 十三行遺址 ,是 臺灣 北部重要的 考古遺址 之一。 該遺址位於今 新北市 八里區 淡水河 出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挖掘出 陶器 、 鐵器 、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 該遺址的主人生存於距今約2000至400年前,在文化上屬於 臺灣史前時期 的前 鐵器時代 ,是目前臺灣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 臺灣原住民 凱達格蘭族 的祖先。 該遺址被 中華民國內政部 訂為 國家二級古蹟 [broken anchor] ,目前保留遺址面積有約一公頃,並在遺址旁設立 十三行博物館 ,是臺灣第一座縣立(今為 新北市 市立)考古博物館。 遺址發現及挖掘過程簡介 [ 編輯]

  3. 新聞. 上一則 下一則. 雙北世壯運前哨站 到十三行博物館挑戰史前競技. 十三行518博物館日免費參觀 邀50位藝術家啟動共創藝術裝置. 十三行博物館遠渡韓國做外交 攜臺灣原生動物造型皮雕亮相世界舞臺. 考古生活節萬獸市集 讓你進入日韓史前時代. 2024新北考古 ...

  4. 目录. 十三行遺址 ,是 臺灣 北部重要的 考古遺址 之一。 該遺址位於今 新北市 八里區 淡水河 出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挖掘出 陶器 、 鐵器 、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 該遺址的主人生存於距今約2000至400年前,在文化上屬於 臺灣史前時期 的前 鐵器時代 ,是目前臺灣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 臺灣原住民 凱達格蘭族 的祖先。 該遺址被 中華民國內政部 訂為 國家二級古蹟 [broken anchor] ,目前保留遺址面積有約一公頃,並在遺址旁設立 十三行博物館 ,是臺灣第一座縣立(今為 新北市 市立)考古博物館。 遺址發現及挖掘過程簡介.

  5. 其他人也問了

  6. 十三行文化屬於北臺灣地區的鐵器時代是目前臺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 不但是北臺灣唯一的考古博物館,也是新北市第一所榮獲環境教育場域認證的博物館。 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成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成完整的理念。 博物館設有遺址出土各項重要文物常設展、特展廳、考古學習體驗室,詳細介紹了有關十三行文化、圓山文化等臺灣過往的遺跡與背景。 一千多年前,淡水河左岸的居民住的是干欄屋,用的是人面陶罐,相傳以前食人族原住民都會有出草的活動,到後面就漸漸改用這類的祭祀物品來代替。 日常飲食則是取自大海裡的魚蝦貝類。 他們的生活方式不是今日的我們能夠想像,但是從十三行博物館則可窺知一二。

  7. 文化背景 博物館典藏 研究計劃 學習資源 穿梭兩千年 穿梭兩千年 資源下載 電子書 博物館年報 Joy愛十三行半年刊 博物館電子圖書專刊 「遺址十三」年刊 行動博物館 便民服務 服務設施 場地租借 定時導覽時間表 街頭藝人表演申請 「館長與民有約」實施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