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20日 · 台灣作家張曉風出名很早,詩人余光中讚譽她的散文亦剛亦柔、豪氣與秀氣兼具。張曉風將在下個月來新主講文學講座,接受記者電訪時,她談古典文學營養如何造就自己的寫作風格;筆名「可叵」與「桑科」的由來,以及目前想做的事。

  2. 閱讀了張曉風的五篇散文,就像閱讀了她的一生。從青澀的,充滿少女情懷的,到文筆老練,感嘆世界的文章,我看到了張曉風文筆風格的轉變,也看到了張曉風的青春歲月。《地毯上的那一端》、《步上紅毯之後》、《我在》、《只因為年輕啊》、《我撿到了一張身份證》,每篇都是張曉風的 ...

  3.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張曉風張曉風 - Wikiwand

    張曉風,筆名曉風、桑科、可叵,籍貫江蘇銅山,生於浙江金華,成長於臺灣臺北市、屏東縣。畢業於東吳大學中文系,曾任教於東吳大學、香港浸會學院、國立陽明大學。著作以散文著名,兼及小說、戲劇、雜文。亦關心國文教育、環保。曾當選立法委員,後辭職,現為親民黨環保、文化高級顧問。

  4. 2023年11月6日 · 張曉風:台灣把語言丟掉 非常殘忍. 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6日邀請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段心儀(左起)、台師大中文系教授林保淳 ...

  5. 2021年6月24日 · 張曉風表示,用寫作來表現基督教文學,方式與彈性很高,「文學是廣泛而自由的,是靠文字、靠想像的,讓作者與讀者都有更廣泛的想像空間。 所以不管是寫穿越小說,還是寫柴米油鹽,寫作的彈性,有著其他表現工具,所不容易達到的自由度。

  6. 2017年9月16日 · 張曉風(1941-),筆名曉風、桑科、可叵,中國江蘇銅山人,生於浙江金華,成長於台灣台北、屏東,1949年隨家人移居台灣,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曾任教於東吳大學、香港浸信學院、陽明大學,曾任第八屆立法委員,為台灣當代重要散文作家,其作品

  7. 張曉風(1941年 — ),筆名曉風、桑科、可叵,江蘇銅山人,生於浙江金華,生長於臺灣臺北、屏東。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25歲即以散文馳名,寫作兼及小說、戲劇、雜文;文字融古典於現代,臺灣女作家。 語錄 [編輯] 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