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鰻苗產季宣告正式結束,推估全臺約捕撈3.5噸的鰻魚苗,較去年成長27%。回顧本產季發生的大事,莫過於108年12月中旬,中南部沿海鰻魚苗量暴增的消息,學者指出這是因為黑潮進入南中國海域出現暖心渦流,大量鰻苗順著水流移動到臺灣西南沿海,未來也許能從海洋聖嬰指數(ONI)推估該年黑潮的 ...

  2. 受到氣候變遷、Covid-19疫情,以及因為俄烏戰爭等因素的影響,農業乃至飲食等攸關民生需求的發展議題,有感地反應在每一次消費行為中,也讓包括糧食安全、糧食自給率這些對社會大眾較為陌生的概念,透過媒體報導進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時值我國《食農教育法》於立法院三讀通過,筆者認為這 ...

  3. 你或許可以想像成馬的臉部誇張地拉長又窄縮的樣子,學術上稱之喙,或者吻(rostrum)。. 許多象鼻蟲幼蟲居住在植物組織內,成蟲會利用吻在植物表面鑽出孔洞,卵產在裡頭,蛆一般的幼蟲便在裡面鑽食。. 牠們強韌的生命力與繁殖力,經常對植物造成嚴重的 ...

  4. 屏地區的鳳梨從2月起進入產季,3至5月量產,一直可產到6月底,今年由於鳳梨開花結果時未遭遇颱風等農損,且屏地區冬季溫暖少雨、日照充足,鳳梨品質可望甜度、香氣足,產量也不錯。農糧署預估今年全臺鳳梨產量與去年相當,約有43萬公噸。

  5. 行政院主計總處每5年辦理一次農林漁牧業普查,日昨公布最新109年結果,農業經營管理者平均年齡64.4歲,從農人口持續老化,從農家數減少到69.3萬家,同時可耕作地面積持續減少,但用於生產農作物面積則有增加,專職農家年收入可達172.8萬元。. 農委會今(21 ...

  6. 20多年前臺灣農業人口為101萬人,但因社會變遷與工商發展,2016年農業就業人口將降為56萬人。臺灣農業人口逐年減少與老化,缺工問題逐年嚴重。為解決缺工問題,近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積極推動茶園機械化,以乘坐式採茶機械做施肥、修邊、淺 (中) 剪與採茶,大幅提升茶園管理效率。

  7. 中秋節快到了,許多人都會烤茭白筍來吃,南投埔里是臺灣茭白筍栽培重鎮,許多農民採友善、有機栽培,但可以選擇的肥料較少,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下稱臺中場)利用周邊菇農、雞農的廢棄太空包、雞糞,添加木黴菌發酵製成堆肥,成功讓廢棄物變黃金,施灑在茭白筍田,美人腿更肥美挑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