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功用:足三里穴可以修復並建立脾胃中的消化能量,古代中醫師非常尊崇足三里穴治療所有疾病的能力。 這個穴道最有名的功能是緩解消化問題,包括便秘、脹氣、腫脹、噁心、腹瀉、腹痛和腹脹,也可以用來治療關節炎與老化衰弱造成的問題。

  2. 足三里 在外膝眼下3寸,上巨虛在外膝眼下6寸,可根據屈膝時外膝眼至外踝中點連線分為16寸(16 ... 管理局組織部分專家編寫了《經穴部位》、《經穴部位文獻考與解剖》,並繪製了標準化穴位圖。後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從1991年元月1日起作為 全國 ...

  3. 2018年3月22日 · 常按足三里穴延年益壽!. 除脹氣、胃痛更有一套. By 文提供/大是文化. 關鍵字: 長壽 按摩 脹氣 胃痛 穴位. 【足三里】. 歸經: 陽明胃經。. 取穴: 膝關節彎曲成直角,外側膝蓋骨下方的凹陷,再往下4橫指處。. 功效: 善補胃氣不足,除寒消脹、降逆和 ...

  4. 中醫養生保健,最重要的不是學會艾灸,而是了解自己的經絡穴位,哪個器官不舒服了,你敲敲跟這個器官相關的經絡穴位就會舒服。經脈動態,所有穴位都有,養生必備。1.任脈、2.督脈、3.少陽膽經、4.闕陰肝經、5.太陽神經、6.太陽膀胱經、7. 陽明胃經、8. 太陰脾經、9.手陽明大腸 ...

  5. 足三里穴研究 對唾液分泌的影響 對110例健康者針刺足三里穴,引起唾液澱粉酶含量顯著增加。 亦有實驗表明,針刺足三里,當拇指向前捻轉時,唾液澱粉酶含量驟然增加,拇指向後則降低。 對胃蠕動的影響 針刺對健康者的胃蠕動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隨機體功能狀態不同,針刺反應胃功能也不同。

  6. 釋名 足三里因能治理(理與通)腹部上中下部諸症而得名。又名下陵、鬼邪、中俞髎。 [2] 定位 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1] 解剖 針刺層次:皮膚-皮下組織-脛骨前肌-趾長伸肌-小腿骨間膜-脛骨後肌。淺層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腓深神經肌支以及脛前動脈分佈,小腿骨間 ...

  7. 2014年11月30日 · 中國自古有善灸法習俗,特別是其中「灸足三里,得長壽」的養生秘決,更為古今醫家和養生大家所珍視。唐代名醫孫思邈活到140多歲,他說:「若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