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陳澄波 ( 臺灣話 : Tân Têng-pho ,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灣嘉義人, 日治時期 及 戰後時期 油畫家, 決瀾社 和藝苑繪畫研究所成員。. 1926年以一幅《 嘉義の町はづれ 》(現稱為《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 日本 「 帝國美術院展覽會 」(簡 ...

  2. 陳澄波 ( 臺灣話 : Tân Têng-pho ,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灣嘉義人, 日治時期 及 戰後時期 油畫家, 決瀾社 和藝苑繪畫研究所成員。. 1926年以一幅《 嘉義の町はづれ 》(現稱為《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 日本 「 帝國美術院展覽會 ...

  3. 陳澄波生於1895年的臺灣嘉義。 1924年3月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並在三年級時(1926年),以油畫作品〈嘉義街外(一)〉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臺籍畫家中的第一人。

  4. 陳澄波一生活躍於台灣、東京和上海畫壇,他畫作中的台灣風土氣味,足見其關愛台灣這片人情土地之心。 回台後,陳澄波陸續成立了「七星畫壇」、「赤陽畫會」及「台陽美術協會」,致力於台灣美術發展。 在從上海回到台灣之後,陳澄波並沒有賦閒家中,一年有九到十個月在台灣各地寫生及做教學推廣。 並且,他有著中國傳統文人的正義與學而優則仕的遠大抱負,以致二戰之後,擔任嘉義市第一屆參議員。 陳澄波《淡水風景》。 圖/取自 Wikipedia 。 然而1947年陳澄波受到台灣228事件牽連而罹難,其生平也成為當時歷史背景下美術現代化過程的縮影。 陳澄波引進了西方印象派油畫來呈現東方風景的味道, 也被很多人譽為「台灣繪畫的現代主義之父」。 A A A. REACTIONS. 喜愛. 8. 好美. 18. 驚. 12.

  5. 出生於嘉義的陳澄波,在故鄉創作了許多著名的畫作,包括《嘉義公園》、《溫陵媽祖廟》...進入. 1928年夏,陳澄波首次造訪中國,隨後於1929年更應王濟遠之邀,結束日本學業後...進入. 台灣現代美術的引進,深受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鄉原古統與木下靜涯等日籍畫家影響,...進入. 陳澄波的創作生涯正值台灣現代美術的萌芽期,與他往來的畫友們,如廖繼春、李梅樹、顏...進入. 日治時期,隨著台灣現代美術的發展,全島各地皆有美術社團的成立,作為創作同好交流切...進入. 本網站結合相關研究成果及資訊技術,透過十個主題將陳澄波先生的作品、書信、照片、剪報、個人收藏等資料加以視覺化呈現,營造一個立體的時空脈絡 來閱讀與認識陳澄波先生所經驗的生命與時代。

  6. 陳澄波(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灣嘉義人,台灣日治時期及戰後時期油畫家,決瀾社和藝苑繪畫研究所成員。 1926年以一幅《嘉義の町はづれ》(現稱為《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日本

  7. 陈澄波 ( 台湾话 : Tân Têng-pho ,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湾嘉义人, 日治时期 及 战后时期 油画家, 决澜社 和艺苑绘画研究所成员。. 1926年以一幅《 嘉義の町はづれ 》(现称为《嘉义街外》)的作品,入选第七回 日本 “ 帝国美术院展览会 ...

  8. 陳澄波全集. 陳澄波在五十二年的生命歷程中,留下了大批可觀的作品與史料,除了較為熟悉的油畫、水彩、膠彩等作品,也包括一般人較為罕見的炭筆素描、水墨、書法、淡彩等;而存留的史料如照片、明信片、書信等,更是見證了一個動盪時代的珍貴資產 ...

  9. www.wikiwand.com › zh-tw › 陳澄波陳澄波 - Wikiwand

    陳澄波 ( 臺灣話 : Tân Têng-pho ,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台灣嘉義人, 日治時期 及 戰後時期 油畫家, 決瀾社 和藝苑繪畫研究所成員。. 1926年以一幅《 嘉義の町はづれ 》(現稱為《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 日本 「 帝國美術院展覽會 」(簡 ...

  10. 2019年8月17日 · 為實踐畫家志業,1924 年陳澄波毅然放棄了原有的穩定教職,隻身赴日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就讀,兩年後憑藉著描繪家鄉的作品《嘉義街外》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自此以第一位獲選帝展殊榮的臺灣洋畫家身分而備受矚目。 圖1 約1929-1933年間陳澄波於太湖寫生時留影。 (檔案來源:陳澄波畫作與文書) 據學者邱函妮的研究,陳澄波在就讀東美研究科時期,或許是受到當時日本畫壇新興「中國趣味」的影響,又或是為了能在展覽會競賽中推陳出新,曾多次赴中國旅行寫生,尋求畫題與畫風的突破。 1929 年的《清流》即為同年年初他赴中國旅行寫生的成果之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