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七等生(1939年7月23日—2020年10月24日),本名劉武雄,中國台灣現代主義代表作家。苗栗縣通霄鎮人,曾任小學教員。七等生,作家,台灣苗栗通霄人,七等生是筆名,取“七竹寺生”之意。一九六四年,開始在《現代文學》雜誌發表短篇小説,是活躍台灣文壇的縣籍名作家。

  2. 2021年3月26日 · 紀錄片伊始從七等生的童年談起,以作家筆下文字隱喻其生命歷程,間雜親友、評論者的口述評價。年幼的「貧窮」經驗,似是造成作家羞恥與自卑的來源,阮慶岳說七等生的童年「整個是在一種屈辱的過程」,這份屈辱在經濟與階級上體現,導致作家無法很信任社會與群體性。

  3. 七等生(1939年7月23日—2020年10月24日 [1] ),本名刘武雄,台湾 现代主义代表作家。 苗栗县 通霄镇人,为台北师范学院(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艺术科校友(第48级),同学席慕蓉、学长雷骧(第47级)亦为作家 [2]。曾任小学教员。 自1962年首次在《联合报》发表短篇小说〈失业、扑克、炸鱿鱼〉起 ...

  4. 2014年7月22日 · 七等生(來源:台灣大百科全書) 文/Charlotte 七等生(男,1939年7月23日-),本名劉武雄。筆名取「七竹寺生」之意,暗喻 竹林七賢,以他仰慕的 隱士精神 明志,說明他欲以「 隱遁的小角色 」之姿耕耘筆壇的象徵。 他是台灣苗栗通霄人,曾任小學教員,是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盛行的1960年代代表作家 ...

  5. 2021年3月28日 · 作者小傳 七等生,本名劉武雄,1939-2020。生於苗栗通霄,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畢業。1962 年在林海音主編的《聯合副刊》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失業、撲克、炸魷魚〉;1966年與尉天驄、陳映真、施叔青等人創辦《文學季刊》。

  6. 七等生 的《我愛黑眼珠》 「他的小說佈局,充滿了真實與夢幻的交錯,經常從一個現實的敘事,陡然融入於一個神秘而非現實的自我世界,透過冥想的運作,或以象徵、或以預言的形式,探討繁複尖銳的現實問題。」〈七等生集序〉李龍第的信念:1.他 ...

  7. 2020年10月31日 · 編者按:作家七等生10月24日病逝,享年81歲。被稱為最難懂、最具爭議的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家,其生平紀錄片《削瘦的靈魂》,將於今年11月金馬首映——惜七等生於此前已離世。我們邀請詩人、作家鴻鴻撰文悼念,講述這位自覺為終生反對者的作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