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4日 · 中醫把乾眼症分成3種體質,針對不同體質提出「護眼穴位」,另外還要教你泡護眼茶飲及自製眼睛枕。 中醫角度:乾眼症和肝腎有關,分成3種證型. 乾眼症在中醫古代典籍中稱為「白澀症」,雖然眼睛外觀看起來沒有紅腫異狀,但患者常會覺得眼睛乾澀,甚至有灼熱感,伴隨眼睛癢、流淚、癢熱等症狀。 中醫常講「肝開竅於目」、「肝腎同源」,即認為乾眼症主要和肝、腎有關,中醫將乾眼症分為以下3種證型: 1.肝腎陰虛型. 經常熬夜、睡不好,或者偶爾會口乾舌燥者,可以按壓「太衝穴」,太衝穴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按一按能夠疏肝解鬱。 2.氣血兩虧型. 這類型的患者以女性居多,經常會覺得手腳冰冷,症狀除了眼淚很少之外,還會一直眨眼睛,偶爾會覺得眼睛刺刺的,眼白充滿血絲。 建議可以按壓「合谷穴」來緩解。 3.肝火上炎型.

  2. 2022年1月9日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針灸科主治醫師李俐雯說,治療乾眼症最有效的穴位是承泣穴,針灸後不久眼睛就會有濕潤感。 此外,眼眶周圍的攢竹、絲竹空、童子髎也是常施針的穴位。

  3. 2024年6月12日 · 中醫治療乾眼症,不僅僅著眼於症狀的緩解,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上調整患者的體質,以達到治標治本的效果。 依據乾眼症類型選擇中藥方劑. 中藥治療是中醫對乾眼症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針對不同類型的乾眼症,選用相應的中藥方劑進行治療。 例如,肝腎陰虛型可選用杞菊地黃丸、滋腎明目湯加減等方劑;肺陰不足型則可選用桑白皮湯、銀翹散、桑菊飲加減等方劑進行治療。 (表格來源: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此外,中醫還強調針對乾眼症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調整,如適量運動、保證充足睡眠、適當休息眼睛等,以綜合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 針灸刺激穴位,幫助緩解乾眼. 針灸治療也是中醫治療乾眼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透過針刺特定的穴位來調節患者的氣血運行,增加淚膜的穩定性,提升淚液分泌,進而達到緩解乾眼症症狀的目的。

  4. 治療乾眼症以中藥配合針灸的合併治療,一般一個星期乾眼症的症狀即可改善,一般需要兩個月的療程病人即可得到滿意的效果。 《上仁達醫 葉 宗 仁醫師》:

  5. 2023年9月26日 · 中醫如何治療乾眼症? 中醫臨床治療上,中藥菊花熟地知母枸杞白芍等,是最常用來清肝明目與潤燥養陰的一線用藥。 針刺穴位治療像是「睛明」、「瞳子髎」、「風池」、「太衝」、「光明」等穴,不但能促進眼周附近循環並放鬆肌肉、舒緩 ...

  6. 2023年7月20日 · 本文將會詳細講解乾眼症的成因、症狀,以及日常預防方法,並會從中醫角度分享乾眼症治療方法、舒緩乾眼症的2大方法:穴位按摩和針對眼乾的食療。 甚麼是乾眼症? 乾眼症是指由於淚液分泌不足、分佈不均勻,或者過度蒸發,無法滋潤眼睛而引起眼睛乾澀、不適、異物感等問題的眼部疾病。 眼睛表面的淚液由油脂層、水液層和黏液層組成,有滋潤及維持眼睛健康的作用,只要其中一層出現問題,淚液無法完整地滋潤眼睛就會引起乾眼症。 乾眼症的4大成因. 1. 水液層分泌不足. 先天性無淚腺、自身免疫疾病(如乾燥綜合症)、長期使用某些藥物或眼藥水(如治療青光眼藥物)、長期戴隱形眼鏡、 更年期女性 、老年人等。 2. 油脂層分泌不足. 眼瞼疾病造成眼瞼皮脂腺功能不良,如慢性眼瞼炎。 3. 黏液層分泌不足.

  7. 2023年4月18日 · 如果被診斷為乾眼症,除了使用人工淚液或凝膠,還有其他治療方式嗎? 臨床上觀察,中藥或眼針對乾眼症的效果非常好,而且也是有機會可以進步到幾乎沒有不舒服的。

  8. 2022年4月12日 · 中醫也能治療乾眼症. 乾眼症的治療,除了西醫眼科治療外,中醫治療也有明確的療效。 中西醫合併治療的效果,更優於單純人工淚液的使用。 近幾年刊登在國際期刊的幾篇研究結果顯示,針灸能顯著改善乾眼症的症狀,促使淚液分泌增加,增加淚膜的穩定性。 常用穴位如眼睛周圍的攢竹、絲竹空、太陽穴,頭後側的風池穴,以及四肢的合谷、足三里、光明等穴位。 建議一週2~3次針灸,治療1個月的療程 註123 。 對於乾燥症的眼睛乾澀,透過中藥治療也能得到改善 註4 。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9. 如何根治乾眼症治療乾眼症的原則大抵為開源節流。 開源者,促進、平衡患者的臟腑機能,令淚腺的營養與淚液的原料來源不于匱乏;暢通體液循環,令營養得入、代謝廢物得出。這些只有中醫、中藥及針灸等有辦法作到。

  10. 乾眼症近似於中醫之「白澀証」、「神水將枯」。 中醫認為 「燥勝則乾」 ,指當燥氣偏勝,會形成陰津不足的狀態,可引起乾眼症。 「燥」可分為 「寒燥」及「熱燥」 兩種,以「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