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歷史 [編輯]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 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1]。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活動 [2]。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

  2. 龜山島,顧名思義,龜山島,又稱龜山嶼,舊稱菸斗嶼、大嶼[1]或龜山沙汕[2];國際海圖名稱為五獅嶼[3],頭城人常稱為龜島嶼。台灣外海、太平洋中的島嶼,位於蘭陽平原東面的太平洋上一座火山島。因外型似浮而得名。東西寬3.1公里,南北長1.6公里 ...

  3. 大坵村(莆仙語: Duā-ku-che ng )位於臺灣海峽西側,現為中華民國轄下烏坵鄉的行政區,現由金門縣代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將其劃為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烏坵村。 該村四面環海,包含主大坵嶼以及鄰近的礁石,面積僅約0.71平方公里,稍大於鄰近的小坵,全境大部分屬於中華民國的 ...

  4. 歷史 [編輯]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 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1]。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活動 [2]。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

  5. 東碇,又稱東椗[1],為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金湖鎮[2](原屬金城鎮[3])管理的島嶼,距離金門縣烈嶼鄉南方27公里處,面積0.016平方公里,比北碇小,是金門縣境之極南點所在[4][5]。清朝時屬漳州府海澄縣。上有由英國籍工程師韓得善(David Marr Henderson ...

  6. 大坵是中華民國 連江縣 北竿鄉所屬地域。 距北竿僅200公尺的大坵,近年發展台灣梅花鹿生態而著名。 [1] 簡介 [編輯] 大坵原有數10戶人家居住,後因交通不便紛紛遷離,到了1996年駐防的國軍撤離後,從此變成只有梅花鹿居住的無人;直到2009年推出登賞鹿行程 [2]。

  7. 歷史 [編輯] 北竿鄉位於馬祖列島中北部,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分別稱作下竿塘、上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 過去也有官塘、吳潼等名稱 [1]。 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即有人類於亮活動 [2]。北竿本島則至少在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