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漢寶德 紀念館學生展示空間 照片©牧童攝影、姚仁喜 大元建築工廠提供 九柱陣列 3 x 3的展示櫃排列,形成九柱陣列。「九」在中文裡不但有恆久的諧音,更令人聯想到極大及無限。位於紀念館立方體下方挑高13.5公尺的學生展示空間,向漢寶德先生 ...

  2. 2015年1月29日 · 編按:2014年11月20日,漢寶德病逝,享壽八十歲,透過《東西名人》過去與漢寶德的專訪,可一窺這位建築名家對文化保存的珍貴想法。 「建築家揮如椽之巨筆書寫人間」是漢寶德所題的字,為漢寶德編輯著作多年,本身也是建築師的黃健敏曾以這幅書法形容漢寶德筆力雄健、著作等身,而這其實 ...

  3. 漢寶德在《談美》、《談美感》、《如何培養美感》三書中針砭台灣社會普遍存在的美學問題,又為一般人提出可理解與醒悟之途徑。 漢寶德,1934年生,成大建築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及普林大學碩士學位,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世界宗教 ...

  4. 2020年6月6日 · 作者:阮慶岳 2020年六月號《建築師雜誌》,登出王增榮與我當初在「敏隆講堂」對談系列「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其中第六講談論漢寶德的內容。 這系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輩,第二部分是師長輩,第三部分是同輩。我覺得談論師長輩尤其困難,因為直言難不直言也難。

  5. 2022年7月8日 · 漢寶德(1934年—2014年11月20日),山東日照人,台灣建築學者,畢業於台灣省立工學院(現成功大學)建築系,並赴美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回台後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台南藝術學院(現台南藝術大學)校長,是島內知名建築教育學者。

  6. 2022年11月18日 · 漢寶德 展示與收藏 「展示」與「博物館」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一般來說,博物館的功能可分為研究、收藏、展示、教育四項。在過去,收藏被認為是最主要的功能。因為博物館的西文原意多少有點收藏處的意味,與圖書館收藏處相近。

  7. 2023年11月6日 · 漢寶德先生是臺灣知名建築師,於2014年過世,紀念館由其愛徒,且亦為臺灣知名建築師姚仁喜建築師著手操刀設計打造,座落於由漢寶德先生創校的 ...

    • 11 分鐘
    • 1556
    • iBT數位建築雜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