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二期花生採收、乾燥畫下句點,農民開始揀選今年要播種的種仁,其中介於黑金剛和白仁之間的紅仁品種,由於果膜顏色宛如玫瑰花,香醇可口,引起農民關注,雲林縣雜糧等相關生產合作社將契作推廣,希望分散大量種植白仁豆的風險。

  2. 西港區農會特地請教製老師父,訂製仿古的麻油製作器具,在胡麻嫂擔露館內完整展示榨製麻油的焙炒、散熱、碾碎、蒸熟、成型、榨油等過程,讓大家看見先人製的產業智慧。 西港區農會總幹事陳月英指出,胡麻節免費限量提供麻油雞、麻油麵線、芝麻醬涼麵,還有麻糬DIY製作體驗,每人 ...

  3. 雞蛋產量供過於求 產地今降至每斤32.5元 批發明降至42元 總統就職國宴首度臺南舉辦 展現五大族群風味、文化脈絡 農傳媒是由財團法人豐年社所成立的專業新聞網路媒體,我們的宗旨是一個「與農共聲、與食俱進、與環境共享」的新媒體平台。

  4. 水稻是國內種植面積最廣的作物,但臺灣長期實施稻穀保收購政策,糧難以提高,農委會110年起實施「稻作四選三」政策,減少稻作面積及產量,在111年取得甜美的「收穫」,全年濕穀販售價格每百臺斤(刈)最高逾1,100元,創下近半世紀以來最高,打破糧長久低迷的局面。

  5. 聯合國農糧組織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雜穀類作物的重要性被世界看見。在臺灣談小米,就不能不談原住民族的傳統作物與農耕文化。本期探索小米在臺灣的故事,也看見原民傳統作物的潛能與生命力。(按:封面為禮納里部落,魯凱族耆老李蓮珠與芒田的日常即景。)

  6. 捕到約7萬公斤的土魠(每尾10公斤估),在今天可能可賣到新臺幣1,400萬(到岸、每公斤 ... 前些時候,報章上報導有「魚假(或仿)圓鱈(Gadus macrocephalus)」希望不要再看到有「魚假土魠」,魚就是魚;適量地食用,適當地 ...

  7. 向日葵是烏克蘭國花,19世紀葵花流行於東歐、俄羅斯帝國,便起因於向日葵烏傳入烏克蘭後適合當地風土,且受到歡迎大量種植。至今向日葵仍是烏克蘭重要的經濟作物及食用來源。(圖片來源/Eugene Mykulyak on Unsplash)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