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育苗管理:首先要選擇比較強健的砧木,有強健的砧木,就可以有強健的根系,未來植物也會因此比較強健。. 2.幼苗成長:一般果樹幼苗栽培都會有個成長期,這個成長期大部份果農都不會讓果樹結果,因為需要讓樹勢強大,若有留果則會使果樹產生生殖生長 ...

  2. 蓮霧栽培品種眾多選擇品種時需配合果園條件及生產計畫並瞭解各品種之生長及果實特性以達到適種適作提高生產效率。 目前主要栽培品種為南洋粉紅種及大果品系,新興品種如泰國種及印尼大果種亦有規模生產,各品種特性分述如下。 1. 南洋粉紅種. 南洋種為目前栽培最廣泛的品種,其根系強健、生長快速、較耐淹水及鹽鹼土質,平均單果重100-150公克,果實縱徑與橫徑相近,約為5.5-7公分。 高溫期發育之果實果色粉紅、裂果率高,常含1-2粒種子,經產期調節之冬季果於涼溫環境下發育,果肉較硬而脆,果色深紅、無種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達12°Brix以上,因此而有黑珍珠之名。 2. 大果品系. 大果種為南洋種芽條變異所選拔出的大果品系的總稱,至少有5-6個不同的品系已被選用於經濟生產。

  3. 2024年1月30日 · 新知. · 2024 年 01 月 30 日. 時序入冬又到了蓮霧上市的季節! 等等,這句話在 50 年前是不成立的──蓮霧本是夏果經過台灣農民的草根智慧才轉夏為冬成為台灣冬季價值最高的水果只是這綠色奇蹟背後原本必須依賴農藥調節花期但近年有了友善催花」,高雄農改場研究員賴榮茂獨創蓮霧的高醣種植法」,既不需要用藥劑催花又能花開滿枝頭農民實證,「根本不必用藥」。 從佳冬、南州一直推廣到六龜,蓮霧「高醣種植法」已經證明適用於南洋粉紅種與大果種,未來還將在枋寮等地試行黑糖芭比及泰國種蓮霧。 賴榮茂認為,農民用藥劑催花已經有三、四十年的歷史,一時無法全面改變,但「實績會說話」,他相信愈來愈多果農會因為看到「高醣種植法」的成效,而放棄農藥催花的習慣。

  4.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以下簡稱高雄農改場) 10月18日於屏東縣佳冬鄉新埔段辦理蓮霧催花技術觀摩暨講習會」,驗證高醣栽培法應用在蓋黑網果園的開花潛力並介紹此栽培法給蓮霧農友參考高雄農改場戴順發場長說明沿海產區土壤較黏稠蓮霧的營養生長不會太強在催花前只培養一次梢的植株葉片不夠茂密所以常需利用蓋黑網來抑制再抽梢減少醣類的過度消耗以幫助開花。 然而,在7-9月份催花植株覆蓋黑網期間,常遇到颱風的可能危害,為了避免黑網摩擦枝葉,破壞開花的芽點,都會先卸下黑網,颱風過後再蓋回去,此頻繁卸網又覆網的工作,讓農友不堪負荷。

  5.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目 : 桃金孃目. 科 : 桃金孃科. 屬 : 蒲桃屬. 種 :蓮霧. 分布區域 :原產馬來半島,台灣、廣東部分引進栽培。 生長環境 :熱帶潮濕地. 英文名 :wax apple. 拼音 :lián wù. 形態特徵. 蓮霧 屬於 喬木 ,高12m。 嫩枝壓扁。 葉對生,葉柄極短,長不過4mm,有時近於無柄;葉片薄革質,橢圓形至長圓形,長10-22cm,寬6-8cm,先端鈍或稍尖,基部變狹,圓形或微心形,上面乾後變黃褐色,下面多細小腺點,側脈14-19對,以45度開角斜行向上,離邊緣5mm處互相結合成邊脈,另在靠近邊脈1.5mm處有1條附加邊脈,側脈間相隔6-10毫米,有明顯網脈。

  6. 蓮霧喜濕潤肥沃土壤需水量大且耐濕微鹼性之黏質土壤最適宜但土壤適應範圍廣泛因此坡地或沿海地區皆可栽培生育適溫為25℃,低於8造成嚴重寒害適地適作並選擇適當品系即可降低生產成本。. 產期調節技術的發展使蓮霧產業導向新的境界1987 ...

  7. 就栽培管理技 術而言修剪技巧是成功栽培果樹的第一步本講義擬蓮霧栽培過程的枝梢管理為主軸介紹相 關的技巧期能使栽培者能夠提高催花成功率及栽培出高品質的果實以確保經營的收益。 二、 枝梢管理的技巧. 蓮霧在本省南部自然環境下每年可抽6-7次梢粉紅種蓮霧又葉長出時是粉紅色的當幼葉 長出後約20天,葉色開始開始轉呈黃綠色,至第40~45天以後開始轉呈深綠色,在50~55天之 後照光較多的部位,開始繼續另一段梢的生長。 1. 幼年樹的枝梢管理 a. 新植苗在剛開始的3~4年內,首重樹型基本架構的養成,良好的樹型對於進入量產期後,對 營養生長及生殖生長的控制較容易。 b. 剛種植時,即需決定欲採單幹式或多幹式。 一般以單幹式樹型,在做環狀剝皮時較方便,且 速度較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