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核電廠 (英語: Nuclear power plant ) [1] [2] ,即 核能發電廠 ,或稱 核電站 [3] 。 是一種以 核反應 為熱力源的 熱電廠 ,和其他的 熱電廠 一樣,以熱能驅動 蒸汽渦輪發動機 並連接至發電機發電。 根據 國際原子能總署 的報告,截至2021年6月,全球範圍內共有443所核電廠在33個國家運行,另有52所正在建造中 [4] [5] 。 核電廠屬於高效率的能源建設,對於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幾乎是零。 核電廠建設成本高昂,技術需求高,養護成本亦高。 在控制良好且周邊緊急應對系統完善的情況下,核電廠其實是相當安全的設施。 核電自商業化應用近70年以來,記載有嚴重影響的事故有前蘇聯的 車諾比核事故 和日本的 福島核電廠事故 。

  2. 现在使用最普遍的核電廠為压水式反应器核電廠,它的工作原理是: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内进行核分裂并释放出大量热能;高压下的循环冷却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產生器内生成蒸汽;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进而推动发电机旋转。

  3. 台灣核能 目前產生300億度電發電量,佔 中華民國 總發電量12%、能源消耗8%(2020年)。. [1] [2] [3] 採用 ABWR 設計之 核四廠 建設由於部份民眾反對,自2014年宣布停建。. 中華民國自1970年代開始,因應日漸嚴峻的電力用量而開始使用核電,至21世紀,臺灣 反核運動 ...

  4. 臺灣面積僅 3 萬 6 千平方公里,小小的土地上卻有 4 座核電廠,其中核一、核二與核四皆分布於北海岸,與人口眾多的臺北市直線距離僅不到 30 公里。 究竟臺灣適不適合核能發電? 在回應此問題前,除了瞭解核能發電本身的優點與缺點,我們應先瞭解臺灣目前的能源結構,才有助於判斷廢除核電可能造成多少電力缺口? 而為彌補此缺口,我們又將面臨怎樣的困難與挑戰、應選擇何種能源來取代核電。 根據臺灣綜合研究院 2019 年的能源政策民調結果,全臺有將近六成民眾「誤認」臺灣主要的發電方式為核能。

  5. 《綠色生活行動指南》,節能減碳、環保生活其實很簡單! 什麼是核能. 原子是構成世間萬物的結構,其核心由質子與中子組成,核外有電子包圍,在原子核中,有一股很強大的能量把中子和質子聚合在一起,所謂的核能,就是指原子核結構因為「核分裂(Nuclear fission)」或「核融合(Nuclear fusion)」發生變化時,所釋放出來的能量。 所以,核能亦稱為「原子能」。 核分裂,指較大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較小的原子核,分裂過程中會釋放出巨大能量,目前世界上核電站均是以核分裂方式產生熱能來發電。

  6. 臺灣目前的4座核電廠均興建於斷層附近,其中核一、核二與核四與人口稠密的臺北市直線距離不到30公里,《華爾街日報》更將臺灣4座電廠列為最危險等級。

  7. 核電廠分布. 台電核電廠目前有1座核三廠運轉發電中;另核一、二廠依計劃辦理除役;龍門廠則依政府指示進行資產維護管理。 核電廠基本資料. 展館介紹. 南北展館是社會各界以及親子活動的休閒好去處。 同時提供北部遊憩風景區連結以及南部恆春墾丁與南灣生態與景色風情介紹。 想知道電從哪裡來嗎? 請跟我進入電力的時光隧道吧! 友善列印. 回上層. 分享.

  8. 核電廠即時資訊. [綠色] 發電運轉, [白色] 機組大修、機組停機 , [灰色] 電腦檢修、電腦當機、通信故障、接模擬器演習中。. [綠色] 反應爐功率100% 以內, [白色] 反應爐功率101%~102%, [黃色] 反應爐功率102% 以上。. 反應爐功率與發電量數字,以四捨五入方式 ...

  9. 2023年6月3日 · 小型核電廠正式的名稱是「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Small Modular Reactor),發電量通常在 20~300 MW,比一般核電廠小上許多。還有甚至更小,發電量 1~20 MW 的 MMR(Micro Modular Reactor)的反應爐。 奇怪,發電量怎麼越發展越小了呢?這樣

  10. 3 天前 · 總統賴清德昨天回應核電廠是否延役議題時指出,可在新設任務編組委員會研議。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說,以過去經驗看,核廢料要妥善處理、確保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