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正體. 馮友蘭 (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字 芝生 ,男, 河南 唐河 人, 中國 哲學家 、 哲學史家 ,現代 新儒家 代表人物。 生平 [ 編輯] 家世 [ 編輯] 1895年12月4日( 清 光緒 二十一年十月)馮友蘭生於河南省 唐河縣 祁儀鎮 。 馮氏是當地的望族,合族而居,有地千餘畝。 求學 [ 編輯] 馮友蘭6歲入家塾發蒙。 1904年因馮臺異任 武昌方言學堂 會計庶務委員,隨父遷居武昌。 1907年馮臺異任湖北 崇陽縣 知縣,全家遷崇陽。 1908年夏馮臺異病故於崇陽,馮友蘭遂返回唐河就讀家塾。 1910年入唐河縣立高等小學預科。 1911年入開封 中州公學 中學班。 1912年轉入武昌 中華學校 ,同年冬入上海 中國公學 大學預科。

  2. 冯友兰 (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字 芝生 ,男, 河南 唐河 人, 中国 哲学家哲学史家 ,現代 新儒家 代表人物。 生平. 家世. 1895年12月4日( 清 光緒 二十一年十月)馮友蘭生於河南省 唐河縣 祁仪鎮 。 馮氏是當地的望族,合族而居,有地千餘畝。 求學. 馮友蘭6歲入家塾發蒙。 1904年因馮臺異任 武昌方言學堂 會計庶務委員,隨父遷居武昌。 1907年馮臺異任湖北 崇陽縣 知縣,全家遷崇陽。 1908年夏馮臺異病故於崇陽,馮友蘭遂返回唐河就讀家塾。 1910年入唐河縣立高等小學預科。 1911年入開封 中州公學 中學班。 1912年轉入武昌 中華學校 ,同年冬入上海 中國公學 大學預科。

  3. 2024年1月3日 · 馮友蘭. (中國當代哲學家、教育家,“儒蓮獎”得主) 馮友蘭(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字芝生, 河南省 南陽市 唐河縣 祁儀鎮 人。 中國當代著名 哲學家 、 教育家 、 思想家 。 [27] 1918年,畢業於 北京大學 哲學系。 1924年,獲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哲學博士學位,師從 約翰·杜威 。 [1-2] 回國後,歷任 清華大學 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屆 政協委員 ,第六至七屆全國政協常委,取得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 、印度 德里大學 、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 名譽文學博士。 [3]

  4. 中國哲學簡史 》(英語: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是 馮友蘭 於1947年在 美國 賓夕法尼亞大學 講授 中國哲學史 的英文講稿,後經整理,於1948年由 麥克米倫公司 出版。 原版為英文,1985年經馮友蘭的學生 塗又光 據英文本譯為中文,由馮友蘭本人親自審定,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 [1] 該中文譯本行文流暢,引述準確,保留原著深入淺出的特色。 2004年又有 趙復三 的新譯本面世。 [2] 目錄 [ 編輯] 趙復三譯本. 第一章 中國哲學 的精神. 第二章 中國哲學的背景.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師. 第五章 墨子 :孔子的第一位反對者. 第六章 道家 的第一階段: 楊朱.

  5. 2021年1月10日 · 當代中國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經是當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具體表現在抗戰期間所著的《貞元六書》著作中,後因若干因素,其當代新儒家的地位,即遭隱沒。 筆者研究馮友蘭《貞元六書》之作,以為這確實是儒學的當代新創作,應有作品自身在當代中國哲學研究上的重要地位。 本文之作,對於馮友蘭曾經用心構作的「新理學」系統,是否是一儒學的當代創作? 將表示肯定的意見。 並且將以馮友蘭的《貞元六書》為討論主題,就他所使用以討論中國哲學的種種方法,一一檢視他的儒學立場與哲學風格,並說明何以他是儒家本位的思路。 至於這個儒家本位的思路算不算是當代新儒家? 這就要看當代新儒家這個概念的定義了,如果它只能指得是熊十力、牟宗三的系統,那麼馮友蘭正是走了不一樣的當代儒學建構的道路,這也是本文所欲究明的馮友蘭的哲學方法的要旨。

  6. 馮友蘭,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縣人中國哲學家哲學史家。 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著作《中國哲學史上下冊》是第一套以西方哲學概念完成的中國哲學史著作。

  7. ★韓國女總統朴槿惠最喜愛的中文書籍! ★奠定一代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研究領域的地位。 ★第一部完整的中國哲學通史,上論四百餘年的子學時代,下談二千餘年的經學時代。 名人推薦. 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和戰勝人生磨難的智慧,讓我領悟到了如何自正其身,如何善良正直的活著。 ……本書把深藏已久的東方精神遺產挖掘並擦亮,使其成為閃閃發光的寶石,讓我們明白如何堅定地走過這花花世界。 對於我來說,遇見這本書,是無比珍貴的緣分。 ——朴槿惠(韓國女總統) 取材謹嚴,持論精確……今欲求一中國哲學史,能矯傅會之惡習,而具瞭解之同情者,則馮君此作庶幾近之。 ——陳寅恪(著名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

  8. www.wikiwand.com › zh-tw › 冯友兰馮友蘭 - Wikiwand

    友蘭(1895年12月4日—1990年11月26日),字芝生,男,河南唐河人,中國哲學家、哲學史家現代儒家代表人物。 引言 冯友兰 生平 家世 求學 歸國任教 建國後初期 文革期間 晚年

  9. book.douban.com › subject › 20408330馮友蘭 (豆瓣)

    1991年8月1日 · 本書全面介紹了當代極富爭議的中國哲學家馮友蘭的生平和哲學思想,並評介分析了他與中國傳統文化及西方哲學的思想聯繫。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降,馮友蘭率先運用西方的哲學方法和邏輯分析法重構宋明儒學,成為極具影響 的哲學家。

  10.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民國時期哲學史家、思想家,以《中國哲學史》、《貞元六書》確立其學術地位2。 前書上下冊分別於1931 與1934年出版,為其三〇年代的代表作,不僅在當時學界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至今在中國哲學史論述的討論中仍佔有一席之地。 《貞元六書》著於中日戰爭時期,當時的時空環境對其著書立論起關鍵的影響,《三松堂自序》中即自述:「民族的興亡與歷史的變化,倒是給我許多啟示和激發。 沒有這些啟示和激發,書是寫不出來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