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秋水仙素 [1] (英語: Colchicine )是最初萃取于百合科 植物 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的一种植物碱。 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或针状 晶体 ,有剧毒。 [2] 最先用于治療 风湿病 和 痛風 ,但是它的 瀉藥 及促進 嘔吐 的功能也成為醫生處方的原因。

  2. 完整解析秋水仙功效、副作用及服用方式. 秋水仙素是許多痛風患者熟悉的藥物,在痛風發作時吞 2 顆能迅速止痛。. 但你瞭解秋水仙素是什麼嗎?. 接下來就由 Tazaku 君帶你認識秋水仙素,講解功效、副作用及服用方式,讓你對這款痛風特效藥有更深的認識 ...

  3. 2018年8月22日 · 秋水仙素的真正問世,是在1820年由法國化學家由秋水仙的種子和球莖中萃取出,經研究它可以和微管蛋白解合,能夠幫助止痛和消炎,目前普遍應用於治療痛風上。 秋水仙素的毒性及副作用

  4. 2022年9月15日 · 服用秋水仙素,若能在痛風發作(發作初期有疼痛預兆)前24小時先給藥,效果較明顯。 腎臟功能衰竭及年齡超過70歲的病患,須注意調低服用藥量。 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劑

  5. 秋水仙素 [1] (英語: Colchicine是最初萃取於 百合科 植物 秋水仙 的 種子 和 球莖 的一種 植物鹼 。 它是白色或淡黃色的粉末或針狀 晶體 ,有劇毒。 [2] 最先用於治療 風濕病 和 痛風 ,但是它的 瀉藥 及促進 嘔吐 的功能也成為醫生處方的原因。 現在主要用於治療痛風。 歷史 [ 編輯] 秋水仙的萃取物可用於痛風治療上的記載最先出現於 迪奧科里斯 於公元一世紀所著的《 藥物論 》。 秋水仙素最先由兩位 法國 化學家 P·S·波列特 (英語:P. S. Pelletier) 與 J·B·卡文頓 (英語:Joseph Bienaimé Caventou) 於1820年提取出來 [3] 。 還有一種說法,秋水仙素是在1937年發現的 [4] 。

  6. 用法用量:. 一、預防痛風發作:一般成人及大於16歲青少年:每次0.5mg,每天1-2次,最大建議劑量1mg/天。. 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 (Clcr < 30 mL/min):起始劑量每日0.25mg,若調高劑量須密切監測。. 透析患者:起始劑量每次0.25mg,每週兩次,並密切監測。. 二、治療 ...

  7. 秋水仙素 (Colchicine) 顧名思義,就是從秋水仙萃取出來的.. 自古以來被用於許多發炎性疾病,目前最常被使用到的地方就是 痛風關節炎 (gouty arthritis).. 秋水仙素 (Colchicine) Wiki 英文 中文

  8. 秋水仙素對於急性痛風的緩解效果佳,若在症狀發生後24小時內給予,大部分的病人都可以達到症狀緩解,但如果在症狀發生後超過48小時,治療效果就較差。

  9. 2022年4月27日 · 秋水仙素 [1] (英语: Colchicine )是最初萃取于百合科 植物 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的一种植物碱。 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或针状 晶体 ,有剧毒。 [2] 最先用于治疗 风湿病 和 痛风 ,但是它的 泻药 及促进 呕吐 的功能也成为医生处方的原因。

  10. 秋水仙碱,又名秋水仙素,是一种生物碱,化学式为C 22 H 25 NO 6,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为淡黄色结晶性粉末,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