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15日 · 保戶的兩種恐慌. 由於,「未誠實告知」的後果非常嚴重,因此,保戶常會因此陷入以下的恐慌。 首先是:通常要保書都是由業務員在填寫,但「未誠實告知」的後果,難不成要保戶負擔? 關於這點,保戶也許不用過於擔心。 因為,之前有專家再三強調,假設要保書是由業務員代簽(但要保人及被保險人必須由保戶親自簽名),保險業務員其實是有所謂的「告知受領權」。 意思是:保戶未來是否違反「據實說明義務」,依照之前法院的相關判決來看,卻是會視實際情況而定。 也就是說,如果單從外觀上,業務員就能看出保戶的身體狀況有問題(例如臉色發黃、發黑、虛弱無力…),保戶就沒有「未誠實告知」的問題。

  2. 2021年3月23日 · 現代人對保障觀念越來越普及,但仍有人抱著僥倖心態帶病投保,以為拖過2年期限就沒事,但其實 只要保險公司抓到,儘管解除契約,但仍可對舊病拒絕理賠,保戶也難用這筆保險金轉嫁醫療開銷;此外,如是業務員慫恿保戶隱匿病情,將懲處3個月

  3. 2021年4月12日 · 1. 保險公司拒保. 2. 將補告知事項列為「除外不保」項目. 3. 加費承保(但假設客戶不願多繳費,則可以解除契約) 不管是以上哪種情形,保戶至少可拿回保費,或是獲得部分保障,比違反《保險法》第64條的結果,「一毛錢理賠金都拿到,且過去所繳保費全都不退」來得好。 有些人會心存僥倖,認為只要撐過2年(保險公司可行使契約撤銷的期限)就可以沒事,但根據《保險法》第127條規定,保險公司對於投保前的既往症一概不負理賠責任;也就是說,若保戶隱瞞體況查到,不管經過多久時間,都一樣拿到理賠金。 《延伸閱讀》 《3原因助攻買氣! 投資型保單3月熱銷700億元 保戶最愛這一款》 《車禍後腦震盪請領失能保險金 130萬元變10萬全因這一點》 《美元儲蓄險到期改美股好嗎? 網點出3關鍵馬上解約太可惜》

  4. 2020年8月12日 · 文/程芳瑀. 藝人羅霈穎日前被發現在家中死亡,近日死因鑑定報告出爐,發現羅霈穎是服用過多藥物不慎致死。. 根據抽血檢驗結果發現,羅霈穎體內有多種藥物成分,法醫研判是服用過多藥物意外致死,並非故意輕生,家屬也接受檢驗結果,遺體 ...

  5. 2021年11月8日 · 想從社群媒體做招攬生意,你不可不知的三個客戶心理. 根據統計,經營社群的保險顧問,業績較容易受到疫情影響 (圖/ shutterstock) 瀏覽數:23808. 文/ 好險網營運總監 白堯仁. 最近因為Covid-19疫情的因素,各行各業幾乎都停止傳統面對面招攬的業務行為 ...

  6. 2022年2月24日 · 評議中心人員表示,從此個案要提醒民眾,平常要留意投保的保單繳費情況,才會像小林一樣,多年後才發現有保單辦「減額繳清」了。 (圖/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 同場加映:辦減額繳清,一定要留意這3件事 小林的情況是,他根本想辦「減額繳清

  7. 2021年12月27日 · 另一方面,保險公司發現王男帶病投保後,就以存證信函通知將解除契約,因王男已身故,由法定代理人合意確認,和解書明確記載將退還保費並解除契約,家屬也確實收到保險公司退還的保費,可證明保險公司已依和解書返還和解金即保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