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處暑

      • 2024年8月23日星期五
        農曆 七月二十
  1. 處暑 ,是 二十四節氣 之一,在8月23日前後(22日~24日),斗指 申 , 太陽 到達 黃經 150° [1]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 [2] 。 這時的 三伏 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所以稱「暑氣至此而止矣」。 中國有「處暑寒來」的諺語,說明夏天的暑氣逐漸消退。 此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不過華南地區因為緯度較低,則仍然較為炎熱,但微弱的冷空氣已開始能夠影響華南地區。 雖然是天氣開始變冷的時間點,曆書記載:「斗指戊為處暑,暑將退,伏而潛處,故名也」。 所以有 俗語 說: 爭秋奪暑 ,是指 立秋 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 秋季 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 夏天 的暑氣仍然未減,這段時期的酷熱天氣被稱作秋老虎。 而中國南方、港澳和台灣最常見。

  2. 2023年8月23日 · 節氣處暑過後,開始可以感受到早晚溫差,所以更要留意飲食,下方將介紹處暑飲食推薦與處暑養生方式。 處暑養生:滋陰潤肺. 處暑過後開始迎接秋天,轉換天氣的同時,容易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皮膚乾燥等症狀。 建議可以進補一些滋潤肺部、養身的食品,更要小心攝取足夠的水分。 為了避免身體過於燥熱,建議盡量減少吃辛辣、炸物等容易上火的食物。 處暑飲食推薦1、梨子. 處暑飲食推薦2、蓮藕. 處暑飲食推薦3、白木耳. 處暑飲食推薦4、山藥. 處暑飲食推薦5、海帶. 處暑適合吃滋潤的食材,例如:梨子、蓮藕、馬蹄等食物,或者帶有酸味的食物有助生津潤肺,如烏梅、果乾、白木耳、甘蔗、杏仁、山藥、芝麻、豆類、海帶等,也適合生津潤肺。

  3. 國曆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太陽過黃經150度,暑氣漸消為「處暑」。. 處是住的意思,表示暑氣到此打住,漸將消除,但有時晴天下午炎熱不亞於暑夏,可視為夏日的回光返照。. 處暑時段正當颱風頻繁季節,颱風常帶來豪雨。. 二期稻作已分孽盛期或孕穗期 ...

  4. 2021年8月23日 · 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知名民俗專家楊登嵙也分享處暑節氣的開運養生祕訣與禁忌供民眾參考。 處暑也是「熱燥」的開始 楊登嵙提到,處暑之後陽氣開始減弱、陰氣增長,開放轉為收斂,成長變為成熟;濕氣下降,燥氣上升。

  5. 2023年8月22日 · 今天(8/23)是24節氣的「處暑」,屬於秋天的第二個節氣。 「處」有止的意思,指暑氣到此打住,在立秋之後理應感受到秋意,但在台灣, 聯合報 經濟日報 陽光行動 有設計 有行旅 願景 我的新聞

  6. 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習俗. 1、出遊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 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 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 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2、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3、開漁節. 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漁業收穫的時節,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

  7. 2022年8月22日 · 2022年8月23日節氣來到「處暑」,「處暑」其實是炎熱離開的意思,這個節氣到了以後,秋意就漸濃,氣溫會逐漸降低。 處暑之後陽氣開始減弱、陰氣增長,開放轉為收斂,成長變為成熟。 濕氣下降,燥氣上升。 處暑,秋老虎猖狂,天氣炎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處暑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