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本方為理中丸加附子而成,比理中丸更具溫中祛寒之功。 方中 乾薑 辛熱,溫中扶陽祛寒; 人參 甘溫補中而壯脾胃益氣,兩藥相配,標本兼顧為主; 白朮 燥濕健脾;炙 甘草 甘溫,配伍 乾薑 、辛甘化陽,鼓舞脾陽; 附子 辛熱回陽氣,散陰寒。

  2. 2024年3月7日 · 有人總認為附子有毒最好不要吃,然而卻有不少會員運用「附子理中湯」科學中藥至少20年以上,附子是GMP藥廠炮製過,從來也沒有中毒體驗。 當然,這個中藥也不是每天吃,每一次持續服用大約3-7天而已,最好出現症狀再服用!

  3. 附子理中湯, 出處:《麻症集成》卷四。 組成:洋參、焦朮、附子、乾薑、枳殼。 主治:麻後寒痢而嘔,腹痛。厥冷吐蛔,脈沉無力。附子理中湯, 出處:《回春》卷二。

  4. 本方為理中丸加附子而成,比理中丸更具溫中祛寒之功。 乾薑辛熱,溫中扶陽祛寒;人參甘溫補中而壯脾胃益氣,兩藥相配,標本兼顧為主;白朮燥濕健脾;炙甘草甘溫,配伍乾薑、辛甘化陽,鼓舞脾陽;附子辛熱回陽氣,散陰寒。

  5. 基本介紹. 名稱:附子理中湯. 別名:理中湯(《醫方類聚》卷五十八引《澹寮》)、附子補中湯(《證治準繩類方》卷六)、參附理中湯(《醫略六書》卷二十六) 出處:《三因極—病證方論》卷二. 組成:大附子、人參、乾薑、甘草、白朮. 功用:補虛回陽,溫中散寒. 主治:五臟中寒,口噤,四肢強直,失音不語.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使用注意,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理中湯主溫中陽,甘草人參術黑姜;嘔利腹痛陰寒盛,或加附子總回陽。 組成. 大附子 (炮,去皮臍)、人參乾薑 (炮)、甘草 (炙)白朮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銼散。 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口噤則斡開灌之。 功用. 補虛回陽,溫中散寒。 主治. 五臟中寒,口噤,四肢強直,失音不語。 方義

  6. 方中附子、辛熱,以攻散表裡之寒;白朮、茯苓、淡滲燥濕利濕以驅逐內外水毒;人參與芍藥配伍,助陽補虛,調和營衛而治惡寒疼痛。 【辨證要點】 手足厥冷。

  7. 附子理中湯的功效與作用、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 首頁 > 中藥方劑 >附子理中湯. 附子理中湯.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附子理中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二附子理中湯. 《口齒類要》附子理中湯. 《壽世保元》卷三附子理中湯. 《醫學傳燈》卷上附子理中湯. 《三因》卷二附子理中湯. 《回春》卷二附子理中湯. 《不知醫必要》卷一附子理中湯. 《麻癥集成》卷四附子理中湯. 《鎬京直指》附子理中湯. 《良朋匯集》卷二附子理中湯. 《重訂通俗傷寒論》附子理中湯. 《馮氏錦囊秘錄》: 溫中方 >> 附子理中湯. 治瘴毒發熱煩渴悶亂.外熱內寒.自利嘔逆.手足厥冷..

  8. 本方三兩,加附子一枚,名附子理中湯。〔亦可作丸,即四逆湯加參朮。〕治中寒腹痛,身痛,四肢拘急,〔漸傷曰傷,卒中曰中,有中臟中腑中經絡皮肉筋脈之殊,治之當分微甚,微則不換金正氣散加附子,附子五積散,甚者臍腹痛,四肢厥,附子理中湯,薑附

  9. 方名:附子理中湯(丸)《丸》 出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效能:溫中散寒。 適應症:脾胃虛寒、飲食不化、四肢厥冷、腸鳴腹痛、嘔吐泄瀉。 處方:人參5、炮附子5、炮乾薑5、炙甘草5、白朮5 (一日飲片量25公克) 。傳統製劑加蜂蜜適量。 注意事項:孕婦慎服。

  10. 2020年4月15日 · 理中湯(溫裡劑),是由人參、白朮、炙甘草、乾薑組成的藥物。治療脾胃虛寒證,自利不渴,嘔吐腹痛,腹滿不食,中寒霍亂,倦怠少氣,四肢不溫。臨床用於急、慢性胃炎,潰瘍病,屬脾胃虛寒者。四君子湯,用於脾胃氣虛證,益氣健脾,為補益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