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
    L
    ERA
    K
    BB
    本季5
    2
    2.84
    36
    11
    賽季 20231
    4
    4.42
    68
    21
    終場
    6月 1日vs光芒
    W
    9 - 5
    1:35 下午 EDT
    6月 2日vs光芒
    7:07 下午 EDT
    6月 3日@藍鳥
  2. 台灣轉型正義的先行者.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轉型正義. 盧兆麟在一場平反白色恐怖導覽中倒下,不幸過逝。. (翻拍自《人權老園丁平反大推手:追思盧兆麟先生(1929-2008)》). 《刑法》100條. 《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追悼文.

  3. 2020年4月17日 · 該理論的影響力很快超出文學理論的範疇,擴及到藝術與哲學,關注的焦點也從文學拓展到其他藝術類型。在英美哲學中,假想作者理論的支持者至少包括Gregory Currie, Berys Baut, Sherri Irvin, Jerrold Levinson, Daniel O. Nathan, Alexander Nehamas, Jenefer

  4. 父親是閩南人,母親是一半平埔西拉雅、一半阿美族血統,1983年次的江振愷,身分證字號開頭F,在新莊、三重附近長大。 從小媽媽就不希望別人知道他們的原住民血統,但同學總指著他說:「你就是番仔臉啊! 熱愛運動、參加各種校隊的江振愷還在念國中時,從「天龍國」同學裡聽到對愛好體育的原住民最難聽的形容是:「體育人都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是不分人種的刻板印象;如果體育人剛好又是原住民那就不用講了,野人不會進化啊,住花蓮的就是這樣! 他試著跟同學解釋,外公會做魚籠、會種田、會多種語言,靠大地維生,同學說:「你說的是哪裡? 在台灣嗎? 不是印第安人嗎? 我媽媽說原住民會殺人耶。 不久後,江振愷就放棄跟不理解他的人對話了。 「你假裝會念書,最後還不是靠加分?

  5. 2019年5月30日 · 軍校本科畢業、分到部隊擔任副連職雷達站站長的李曉明,有點不知道如何面對學生。 一方面,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另一方面,在部隊被稱為「學生官」的他,兩年前也還只是石家莊軍械工程學院的學生。 設想如果自己還是大學生,他覺得自己可能也會走上街頭聲援。 儘管思緒有點亂,但李曉明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即將經歷一場重大的歷史事件,於是找了一些紙記錄日常。 他記下了,剛到北京時,所在部隊的長官進行教育時說的是: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絕對不能向群眾開槍,誰開第一槍誰就要向歷史負責。 上級的命令不期而至,但這一次命令的內容變成了「不惜一切代價執行戒嚴令」,要求6月4日早晨準時到達天安門廣場。 於是,116師的車隊從通縣朝著天安門廣場進發。 車上的解放軍之間並不怎麼說話,氣氛很是沉悶。

  6. 原漢家庭長大的Ciwang,是原運領袖的小孩,她會讀書、有資源,已是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但仍不能免於周遭無心的「微歧視」 (Microagression,指對於少數族群無意、隱性的歧視)。 她以自身經驗呼籲,在原住民尋求轉型正義之際,社會應關注「微歧視」對原住民帶來的後續效應。 「我必須活成什麼樣,才符合原住民的標準? 「如果我不夠像原住民,我會被質疑是否利用這個身分,去獲得某些權益跟福利? 這是生活在都市、時刻被貼上刻板印象,許多年輕都市原住民內心的痛。 來自花蓮秀林太魯閣族的 Ciwang Teyra ,35歲,目前任教於台大社工系,出身原運領袖家庭,父親Teyra Yudaw是推動太魯閣族正名 的重要推手 。 她在父親、自己、族人、其他原民青年身上,看見跨世代存在的原漢歧視。

  7. 2021年9月28日 · 我是指,對誰來說重要呢? 重要的,確實是真相本身嗎? 書中記述到另一位受難者的後人野原耕榮,在年少時聽聞事件過往,他並不感到生氣,看見父親參與協調遺族事務時,他也沒有生氣。 但直到他親赴屏東參與牡丹社事件的交流活動,看見了紀念公園中的說明牌,將琉球人描述成帶著武器、不懷好意的侵入者,並且把琉球人遇難與後來的日軍討伐牡丹社混為一談,他才真正感到憤怒,為什麼? 野原耕榮的憤怒,並非19世紀末的憤怒,而是當代的憤怒,而這是由何而來? 在琉球墓前,野原耕榮一直凝視著造墓的救援者姓名。 (攝影/平野久美子;圖片提供/游擊文化) 作者幾次明示暗示讀者,野原耕榮這個人物身上凸顯出琉球/沖繩與日本之間矛盾難解的歷史脈絡。

  8. 2017年11月26日 · 2017年10月27日,RCA污染侵權一案由高等法院二審宣判,判決被告公司賠償勞工追加至7.1億。 這場將近長達19年的跨世紀訴訟,涉及職災、公衛、環境等重要議題,訴訟案的勝利為台灣寫下重要的歷史。 本文作者曾長期訪談RCA工殤案員工,就讀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期間並發表「 RCA健康問題之社會建構 」論文。 本文記錄分析RCA員工如何由一個單純環境污染案中,驚覺自身癌症與在職工作環境有關,在身心傷害及家庭破碎中覺知受害、進而自發性串連爭取權益,成為台灣工殤自救集體認知解放的指標案件。 19年來、近千位RCA員工和家庭,他們為台灣所創造的產值,以及在他們身上失去的健康與青春,遠遠超過7億元這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