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AVG
    HR
    RBI
    R
    本季.329
    5
    19
    18
    賽季 2023.235
    9
    36
    55
    終場
    6月 1日vs老虎
    W
    6 - 3
    1:35 下午 EDT
    6月 2日vs老虎
    7:10 下午 EDT
    6月 4日vs勇士
  2. 蔡曉松. 攝影. 林彥廷. 2021/9/26. 文字. 蔡曉松. 攝影. 林彥廷. 2021年台北電影獎,入圍8項獎項的 《無聲》 以及7項的 《當男人戀愛時》 、6項的 《緝魂》 ,是提名最多的3部影片,導演柯貞年、殷振豪和程偉豪都是七年級生,柯貞年與殷振豪更是首部劇情長片就創下多項入圍紀錄,也宣告千禧世代導演已為台灣新電影翻頁。 其中,以《紅衣小女孩》、《目擊者》開創台灣懸疑驚悚新局的程偉豪,由音樂MV轉戰電影、就以《當男人戀愛時》開出驚人4億票房之座的殷振豪,更是新生代炙手可熱的「國片票房雙豪」。 相較上個世紀台灣電影新浪潮世代「 直面現實、背對觀眾 」的創作姿態和信仰;跨越《海角七號》(2008)後產業及環境劇變的「雙豪」,雙腳仍踩進土地和生活、但選擇「直面商業和觀眾」。

  3. 2021年11月24日 · 1968 年生,法蘭克質感創作有限公司創辦人,從油漆師傅起家,進入影視產業,現為台灣知名質感師,曾參與《少年Pi的奇幻漂流》、《沉默》、《擺渡人》等知名國際作品。 2021 年,第58屆金馬獎入圍作品中,陳新發參與作品多達9部,分別為: 《緝魂》 、《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複身犯》、《聽見歌再唱》、《瀑布》、《詭扯》、《青春弒戀》、 《月老》 、《該死的阿修羅》。 本屆金馬獎評審團將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頒發給他,得獎理由為:「質感師就是電影場景的化妝師,陳新發入行30餘年,不斷研發,他所領導的法蘭克質感創作有限公司,為今年多達9部入圍影片點石成金,評審團表決通過將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頒發給他,肯定他的貢獻。

  4. 政治社會. 國際兩岸. 經歷從5月17日起的4場院會馬拉松式舉手表決,藍白主導的「國會改革」法案幾全完成三讀。 528這天,網路上有累積破百位政法界學者連署反對,街頭上有各地開花的公民「青鳥行動」,監察院、行政院、總統府也各自發出聲明。 這將是台灣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國會改革」法案三讀立法,綠營將提覆議、釋憲,「... 專題.太陽花學運10年回望. 10年回望:從太陽花抗爭者到「後318世代」 10年前的太陽花學運不但點燃無數年輕人的理想與熱情,從兩岸關係到台灣社會更留下深遠影響。 當年全台各地被捲動的青年,現在過得好嗎? 10年來成長的「後318世代」,當前關心什麼? 更多太陽花學運10年回望文章.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深度調查報導必須投入優秀記者、足夠時間與大量資源。

  5. 2019年6月18日 · 2019.6.18 最後更新. 從西方中世紀「 愚人船 」預言中被流放,到現代醫療體系中需要被治療,精神病患自古以來存在理性世界的暗面,不成比例地構成社會巨大的風險。 在近年頻繁的社會事件之後,描述思覺失調症患者與社會之間張力的戲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 ,掀起一波討論熱潮,但是在戲劇熱潮結束之後,那些慢性精神疾病患者返回主流社會的路途,其實依然艱險。 台灣在2014年引入國際性的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 ,很大程度上,服膺歐美國家自1960年代持續至今的「去機構化」運動,明確立法宣示身心障礙者享有與其他人同等生活在社區的平等權利以及選擇。

  6. 2021年1月20日 · 去年3月,精神科醫師廖泊喬和一群同仁,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創立了全台灣第一個治療賭博成癮的「博弈門診」,目睹個案們在戒癮中的空虛、憤怒、無助。 去年11月,《報導者》連續推出兩集博弈產業報導幕後,廖醫師主動和我們聯繫,希望聽眾除了理解博弈產業的背後,也理解賭癮是如何發生、以及他在診間的發現。 而Summer,則是在30歲以前,一度沉溺於賭博中的個案之一。 運彩、線上博弈、借貸無所不碰的他,輸掉2000萬後,在去年10月接觸到博弈門診,開始試著轉變。 他後來開立 Podcast《不切實記》 ,持續講述他的經驗、希望幫助更多人不要落入這個陷阱。 你三不五時也賭一下嗎? 怎麼判斷自己成癮了? 怎麼求助、想辦法停下? 空虛、懊悔、憤怒……在戒癮途中,會遇到甚麼事?

  7. 2021年12月13日 · 台灣會不會缺電? 是否增加燃煤? 2014年時任行政院長江宜樺在反核聲浪下,宣布核四封存至今。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林春元認為,17案公投若不通過,維持封存現狀是比較可能的情況;至於政府會不會貫徹非核家園政策而拆除核四廠,並非本次公投所能回答,而是政策考量。 不通過17案,台灣是否缺電與多燒燃煤? 正方認為,核四運轉一年可發200億度電,比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能產生的137億度電還多,如果少了核四,台灣不但會缺電,中南部更要多燒730萬頓的煤,造成嚴重空汙和健康問題。 反方則認為,核四就算發電也只能提供全國6%用電需求 (註)短期內無法商轉發電,期待核四解決發電反而會拖慢其他綠能發展。

  8. 我們知道,核能科技系統本身的複雜性與韌性不足,造成核能本質上的不安全,是當年 美國三哩島事件 以來許多社會研究的常識,如社會學家查爾斯.培羅(Charles Perrow)「常態意外(Normal accident)」的研究。 核廢料的問題,沒有恰當的科技可以落實處理,一直沒有實際上的突破,也幾乎成為常識。 目前高濃度核廢料大都以直接存放在核電廠下來處理,遙遙等待最後永久的儲存場地。 而在核電廠下儲存使用過的高耗能燃料(high burnup fuel),無論是包裹、裝箱、場地等,都非常危險,而核四規劃所使用的燃料棒,也正是這種。 長期以來,國內外對此問題都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