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8月8日 · 有歷史學家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袁紹雖然戰敗但降軍仍占據黃河以北四州青州幽州冀州并州絕大部分領土再叛的機會很高收編他們的風險遠大於當年的黃巾賊因此曹操採取殘酷而非懷柔的策略。 那麼曾經寫信給袁紹,而未來也可能繼續不忠的「曹營人士」,曹操何以寬容待之? 究其原因,當時大戰雖已告一段落,但軍隊內部信心仍有待重建,需要的是信任與容忍,設法將異心化為同心;尤其在敵強我弱的情勢下,擴大處罰反而可能使人心更為浮動,引起更大規模的叛逃。 權變理論:領導要因應環境,做出變化. 時而殘酷,時而寬仁;時而獨斷,時而納諫;時而忌才,時而容才 —— 曹操隨機應變的才能,由此可見一斑。 而這種機變與權變的精神,也正是管理學中「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的核心概念。

    • 東元董事改選出爐:黃茂雄陣營 8 席,黃育仁陣營 3 席
    • 黃茂雄任東元董座 16 年,政商實力可觀
    • 「工作理念上有落差」使黃茂雄、黃育仁父子反目

    東元股東會今天上午在桃園中壢廠登場並全面改選 11 席董事(含 4 席獨立董事),結果黃茂雄陣營獲得 8 席、黃育仁陣營取得 3 席,現任董事長邱純枝為董事第 1 高票,黃育仁獲董事第 2 高票,不過黃育仁陣營在獨立董事全軍覆沒。

    黃茂雄曾在日本和美國求學,擁有一口流利的日語和英語,結識並迎娶東元創辦人之一林和引的女兒林和惠;1971 年黃茂雄 32 歲進入東元,從業務部門基層做起,由於精通英日語、加上從事業務和行銷工作,奠定對外洽商合作的能力。 經過 20 年歷練,黃茂雄在 1991 年接任東元董事長,任職董事長 16 年期間,他帶領團隊併購美國西屋馬達、參與台灣高鐵建設、建置南港軟體工業園區、引進摩斯漢堡等,把東元擴張成橫跨機電、家電、資訊、通訊、食品的跨領域集團;2002 年黃茂雄更擔任工商協進會理事長,累積豐沛的政商人脈。 東元內部人士指出,黃茂雄擔任董事長期間在工作上事必躬親,對老臣、部屬和員工很照顧;不過對於部屬的表現,黃茂雄直言不諱的作風,也給部屬不少壓力。黃茂雄也善用自己累積的政商人脈,為東元開拓不少商...

    相較於黃茂雄,兒子黃育仁作風相對低調,黃育仁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機碩士,他曾投履歷進晶圓代工大廠聯電工作 7 年,派駐美國聯電期間,待過製程和客服部門,對於半導體產業並不陌生;回到東元集團後,也帶領菱光、東友及聯昌電子 3 家公司,之後更出任東元資訊電子事業群執行長。 黃育仁曾公開表示,感謝父親黃茂雄在教育上的精心栽培;但他也不諱言,與黃茂雄共事 20 年,近年在工作理念上有落差。 雙方陣營對於東元未來經營理念和路線差異之爭,在 6 月之後因兩造對控、甚至摻入家庭因素,局面更加複雜;6 月至 7 月鈺叡公開收購菱光、安富國際公開收購東友的連番動作,更被視為黃茂雄主導清除黃育仁地盤的作為,雙方陣營也因此啟動法律訴訟戰。 這次黃育仁與父親黃茂雄決裂,且劍指東元董事長邱純枝,讓這次經營權之爭雖隨著...

  2. 3 天前 · 2023 年,中華郵政虧損達 16.5 億元,主要來自三大業務:郵務、儲匯、以及壽險業務的虧損。. 為因應虧損,中華郵政近日計畫裁減 274 名基層員工,這一舉措也引發了屏東郵政工會和郵政產業工會的強烈反對。. 延伸閱讀: 台電、中油、台糖、台水,四大 ...

  3. 2021年2月23日 · 三國江東有兩大明星,孫策和周瑜。 《三國志》說孫策「美姿顏,好笑語」,又說周瑜「長壯有姿貌」,現今電玩或戲劇多半將周瑜塑造成花美男的形象;但若要認真考究,或許孫策才是真正的美男子,周瑜比較像是高大粗獷的型男。 延伸閱讀: 同事怎麼晉升的比你快? 三國呂蒙的啟示:想脫穎而出,要有 3 個小心機. 孫策和周瑜少年時相識,兩人情同兄弟,他們後來待在術麾下,但術並不是一位能夠用人的老闆。 孫策這年十九歲,帶領孫堅舊部,逐漸嶄露頭角,術彷彿看到了當年孫堅的影子,一方面暗自警惕,一方面又忍不住讚嘆道:「如果擁有像孫策這樣的兒子,死也可以瞑目了! 術雖然知道孫策的能耐,但他不敢給孫策更高的封賞,害怕這頭猛虎會難以控制,這讓孫策漸漸認清事實,他必須另外尋求發展。 亂世之中,有的是機會。

  4. 2018年2月1日 · 紹要發兵討伐曹操時,曾請手下陳琳寫了一封「討賊檄文」(名為《為紹檄豫州文》),裡面痛罵曹操的祖父、父親,說他是宦官的後代,品行不良、剝削人民。沒想到經歷官渡之戰,紹大敗,陳琳被擄。

  5. 2021年7月30日 · 「取天下也,恆無事」的意思是, 你要想當好天下人的領導者,就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任何事。 「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的意思是,當你想為自己做事時,你就不能做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了,你會失去帶著大家往前走的機會。 老子的這句話非常重要,他告訴領導者要放下自己的欲望,盡量為所帶領的人做事,但對自己要無為。 如果你的行為有德,上天就會加持你;如果你的行為失德,不關愛他人,只一味地為自己撈取利益,你就會失去上天的加持。 《尚書》的理念,就是把天命和眾人的利益結合在一起。 作為領導者要放下自己的欲望和利益,為你管理的人去做事,這是領導者法則 。 這個領導者法則到今天為止從未改變過。 延伸閱讀: 什麼樣的主管最討人喜歡? 老子:有「道」的君主. 利己是一種動物性,利他是一種神性.

  6. 2013年5月23日 · 權變理論是管理學者在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以系統管理和經驗管理為基礎,進一步發展出來的管理理論,其核心觀點在於:領導與決策必須依據環境的條件做變化,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換句話說,高明的領導者或管理者應該是一位善變的人,能夠不失時機地適應外界變化,不斷地調整變換自己的領導方式,或是把自己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環境中。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費德勒權變理論」(Fiedler' Contingency Theory)即認為,領導是「領導者」「被領導者」「環境條件」「工作任務結構」這4個因素交互作用的動態過程,不存在普遍適用的一般領導原則,好的領導者應根據不同情境,採行不同的管理方式。 後人常把曹操「有權謀,多機變」的特性,與奸雄、狡詐畫上等號,這樣的看法並不全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