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25日 · 「對,至少週末我回家媽媽不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客廳一直看電視,至少有人說話她不這麼落寞⋯⋯」妳說著。 「是啊,妳做得很好,但做這麼好還是沒讓她開心,這樣可以嗎?

  2. 2015年12月23日 · 除非孩子太近看電視否則看電視不大會造成近視. 看電視時至少保持 6 英尺(180 公分)以上的距離,如果身旁的某某太太跟你說他的小孩因為看電視看到近視,其實不一定正確,最大的可能還是其他近距離看書玩玩具畫畫造成的,就算是看電視造成的,大部分是因為 距離電視太近而造成的近視,不是看電視本身造成的。 也請爸爸媽媽注意,雖然柚子醫師說「看電視不大會造成近視」,不代表可以讓孩子 2 天 2 夜不眠不休陪媽媽追完一整套的韓劇,也不代表柚子醫師贊成給孩子看電視,因為看電視仍然有其他的壞處。 4. 協助孩子養成習慣,每隔一段時間就看遠一點的地方. 如果孩子在看書或近距離使用眼睛,告訴孩子每看完一個段落就抬頭看看窗外,如果沒有窗戶,抬頭環顧一下整個房間也可以。

    • 何為糾纏型母親?
    • 糾纏型母親是什麼樣?
    • 如何知道我是否有/成為了一位糾纏型母親?
    • 糾纏型母親會對子女造成怎樣的影響?
    • 有一個糾纏型母親,我該怎麼辦?

    糾纏(Enmeshed)意為陷入、被纏住。就像無孔不入的母愛猶如一網藤蔓纏繞在孩子身上,綁住四肢,裹著腰身,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糾纏型的母親和其子女之間的主要問題是關係混淆(Enmeshment),這一概念由Salvador Minuchin首先提出,關係混淆是描述家庭成員之間邊界模糊或幾乎沒有邊界,彼此過分關心且投入對方的生活,從而抑制了個體化發展(individuation)的失調狀態。孩子天生對於母親有依戀和愛的渴求,而這種渴求卻使母親迸發出一種令人窒息的關愛,由此便觸發了關係混淆的狀態。 關係混淆也被John Bradshaw用來描述孩子變成其父母代理配偶(surrogate spouse)的家庭關係,例如兒子承擔了母親的丈夫的角色。 在家庭中,糾纏型母親較父親來說更...

    糾纏型母親的一些特點: 1.控制性強,她認為自己有權利去干涉孩子生活的各個方面 2.把孩子當做自己的財產 3.母親和孩子的角色是反轉的,母親不斷要求孩子去預測並滿足她的需求,孩子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養育者,與此同時,孩子自己的需求被泯滅了 4.總是替孩子做決定,卻未曾真正給予指導 5.她們的最終武器是(讓孩子產生)愧疚

    我們很難驚覺自己是否有/是一位糾纏型母親,因為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混淆往往延續了很長時間,而身在其中的人很難發現它的模式。 另一方面,糾纏型母親在表面上看來是很美好的。在外人眼中,她可能很關心孩子,親子關係看起來也非常親密。可正因為看似美好無害,才更不容易發現它背後所裹挾的侵略性。「母愛」這個偉大的字眼給予了糾纏型母親太多的正當性。 即使察覺到它的過程可能也是緩慢且艱難的,但是,它依然是可以被發現的。以下是一些你可能處在關係混淆狀態的跡象,可能會幫助你審視自己的關係: 1.你對母子關係全身心地投入導致它消耗你大量的精力,從而忽略了其他關係; 2.你的自尊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近期母子關係好壞; 3.當出現衝突或雙方產生不一致時,你會感到極度焦慮和恐懼,會耗費大量精力去嘗試解決問題; 4.當你無...

    小時候(child as a child): ·阻礙個體的自我分化過程; ·喪失獨立的人格和自主感,不能形成健康的身份特徵; ·自己做出的決定更多出於取悅母親的需要; 長大後(child as an adult): ·容易在與他人建立的關係中受傷,或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 ·在專業或職業選擇上表現出更多的優柔寡斷,或更加依賴父母並遵照父母的決定; ·已婚子女在婚姻生活中滿意度較低,並且在自己的家庭中難以建立邊界。

    1.建立家庭邊界(set family boundaries) 明確你的界限(name your limits)在生理層面,我們都知道當別人離你的物理距離近於多少釐米時就會感到被侵犯,情感上也是如此。想清楚在情感上的界限可以幫助明確自己的位置; 傾聽自己的感受(tune into your feelings) 不適感和怨恨感就像黃牌一樣,這兩種感受的出現預示著你可能在喪失自己的邊界; 允許自己設限(give yourself permission)在拒絕別人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陷入恐懼、愧疚和自我懷疑的陷阱。向糾纏的母親說「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很多人會產生愧疚感,「我不是一個好女兒/兒子」。但設限是自我尊重的表現,在一開始允許自己設置界限,並努力去維護它吧; 保持堅定(be assertive...

  3. 2021年4月26日 · 媽媽就是要捨棄自己的需求與感受才是好母親,這種觀點似乎深深刻印在女性的DNA裡難以抹滅。 但真的是這樣嗎?為孩子、為家庭犧牲奉獻才算是好媽媽嗎?我認為,「身為母親,就一定得怎麼樣」的論點,只是讓媽媽受苦,過得更不開心而已。

  4. 2018年6月21日 · 1. 牢記這面鏡子反射出的形象,常常是 過度扭曲、準確的觀點。 2. 要把對方的行為跟自我價值畫等號。很多時候即使你已經盡力做到最好,但對方的反應不如預期,但這是沒辦法的事,因為我們無法對別人的行為負起完全的責任。 3. 接受有缺陷的自己。

  5. 2021年2月20日 · 六大安心護法. 1. 覺(感覺) 2. 知(知道) 3. 手(鬆手) 4. 允(允許) 5. 納(接納) 6. 心(用心欣賞) 透過上述六道安全閘門,讓情緒自己跑一會兒,也讓自己與孩子都安全的下莊。 不在情緒高張時對話,是情緒來時最重要的守則。 而平穩,則是開啟對話的唯一道路。 六道安心護法的閘門,隨時都可以啟動,讓自己脫離情緒勒索,不讓情緒影響生活品質。 而此六道程序,依事件大小,依狀況使用,不一定按照順序操作,也不一定六道閘門全部啟動,可依照需要挑選自己適合的安全閘門。 但初期為了熟悉脈絡、養成習慣,建議最好按照順序練習,直到熟練後,可依照需要,在適當時機提取使用。 實例:面對遺失東西的失落. 在自我安定的護法習慣尚未養成前,練習無所不在,隨時都可以啟動,不必執著於親子衝突時才練習。

  6. 2020年7月30日 · 假如一個媽媽聽不見自己內心的聲音,她又如何聽見孩子內心的聲音呢? 我常常聽見也讀到許多媽媽說:「我為了你,犧牲奉獻……」而孩子們的反應也常常是「把門關上不聽」,或是自己覺得好羞愧、對不起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