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那個年代客戶很簡單,就是百貨公司、舞廳、酒吧,但我老闆做的是電影廣告。」1960年代,小學畢業的李茂富離家北上,到西門町的霓虹燈工廠當學徒,老闆是上海人,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繼承父業開設霓虹燈工廠。

  2. 口述/蘇致亨 文字整理/廖詠恩. 終於偷空坐下來,打算挑一部片來看,此時正是對電影最無情的考驗——看口袋片單中那種深刻的電影如何?. 但總是沒看幾分鐘就想關掉。. 可以乖乖從頭到尾看完的電影,有的很好笑、很催淚,有的有點色色的,在家看電影 ...

  3. 在許多美國的牛仔電影,總會有著意氣風發的牛仔英雄,他奔馳草原呼風喚雨,在沙漠中拯救委屈女子,在牧地上驅牛策馬,完全是個叱吒風雲的荒野騎士。 但其實 「放牧牛仔」 在美國的歷史並不長久,盛期大約是由南北戰爭(1861-65)之後開始,直到1886、1887年的嚴酷寒冬後,因為牛隻大量死亡,以及禁止圈地的立法、施行防止過度放牧的措施,牛隻放牧逐漸改為圈牧農場。 這短短不到25年的牛仔放牧,卻讓英雄般的牛仔騎士形象,根植美國文化核心,甚至成為美國精神的象徵——自主獨立、冒險拓荒、不羈浪漫、平等互助。 於是,當我們看到牛仔的裝扮,第一個念頭就是美國,雖然美國牛仔文化源於墨西哥的牧民 Vaquero ,因為併入從加州到德州的廣大土地(原屬 墨西哥合眾國 ),才使得牛仔成為「美國傳統」。

  4. 其他人也問了

  5. 是日本導演廣木隆一的作品,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30年前有一家專門替人解憂釋惑的「浪矢雜貨店」,只要晚上寫信投進雜貨店的鐵捲門中, 不論什麼問題,隔天在店旁的牛奶箱中,都能拿到雜貨店浪矢老闆的回信。 而在30年後的晚上,三個年輕人為了躲避追捕, 進入荒廢的雜貨店中,意外的和雜貨店產生了奇妙的連結。 浪矢老闆,對於你在雜貨店所提供的「解憂」 服務,我一點也不陌生,反倒有些熟悉,那是我過往曾有的生活記憶。 彼時仍是學生的我,每每在夜裡的廣播節目中會聽到類似的橋段,聽眾留言或致電電台,訴說自己的困擾,講完以後,主持人會以某種中性、妥貼且安全至極的說詞回覆,試著撫慰當事人的心理, 不要讓他們鑽牛角尖,做出偏激的判斷或決定。

  6. 一代文化巨擘、典型的知識份子約翰伯格,在46歲,聲望正熾之際,從倫敦搬到阿爾卑斯山腳下的農村,進入農村生活並觀看他們,體現死亡與生存。. 雖然死亡帶來了悲傷,但新的生命依舊延續了活著的希望。. 最近大概是疫情的關係,很多影片都在網路上可以 ...

  7. 牛仔帽發明人的奇幻旅程. 與此同時,一位來自紐澤西州的年輕帽匠 John B. Stetson ,被診斷出罹患有「白死病」(the White Death)之稱、19世紀時仍常被認為是絕症的結核病。 被醫生告知餘命無多的他,決定積極抓住人生的機會,離家前往西部探險。 對於當時美國東岸的年輕人,一趟西部探險就如同歐洲人的成年禮壯遊(grand tour),此外,當時結核病沒有藥物治療,醫生的建議往往就是到適合的地方療養,雖然怎樣的環境比較好也是眾說紛紜,但美國西部的陽光、未大規模開發的環境,自然也是推薦選項之一。

  8. 從臺南小西門遺址走向河樂廣場,短短一公里,是府城繁華年代的時空膠囊。. 這片臺江內海淤退的海埔新生地,有過依傍港口的生猛魚市、香蕉青果的運銷樞紐,與宛如不夜城的戲院商圈。. 被臺南人稱做「大菜市」的西市場,是日治時期南臺灣最大的現代化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