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6日 · 產業風雲| 撰文者: 化宇 |出刊日期: 2021-05-06. 太和環境總經理高鑽 (攝影者.程思迪) 缺水危機、循環經濟、在地採購,三大因素匯聚,讓台灣的水資源產業逐漸冒出頭,打破過去仰賴國外進口設備的情況。. 以下兩家本土水處理企業就是潛力 ...

  2. 2019年1月22日 · 韓信從開國功臣到株連三族...「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職場啟示前輩提拔你可能是想陷害你!. 撰文者:陳啟鵬. 歷史批踢踢 2019.01.22.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初入職場時,最仰仗的肯定是帶你進入狀況的人。. 這個人,有可能是你的直屬主管,也有 ...

  3. 2024年4月26日 · 摘要. 韓國青年上班族面臨通膨壓力,午餐不再到餐廳用餐,而改買便當省錢。 韓國2、30歲年輕人,無論在飲食、酒類、服裝和購物方面,支出金額相較於去年都在減少。 一項針對首爾35歲以下年輕人的研究指出,逾半數的流動資產,都不足以支撐3個月的生活費。 在韓國,尚未背負成家壓力的未婚年輕族群,一直以來都是奢侈品消費的主力之一。 他們不吝於上高檔餐廳揮霍金錢,在公共場合炫耀財富,但在通膨高漲的時代,現在韓國年輕人感到迫切的生存危機,開始學習節儉度日。 4月韓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CPI)連續2個月回到3%,農產品、畜牧業和漁業產品越來越貴,使得日常用品成為消費者承受物價上漲壓力的直接來源。

    • 韓國的年齡算法
    • 為什麼韓國人喜歡做長輩?
    • 韓國年齡算法將統一
    • 每個人都有3種年齡
    • 統一滿歲的影響

    韓國的年齡算法相當複雜!剛出生的嬰兒是1歲,到了元旦又再長1歲。按「韓式虛歲」計算,一個12月31日出生的孩子,剛出生時是1歲,隔天1月1日,就已經是2歲了。 為何會有這種讓人懷疑人生的虛歲算法?聽說「剛出生就1歲」的年齡計算方式,是因為韓國過去沒有「0」的概念,而且在媽媽肚子裡已過了10個月,四捨五入乾脆當1歲。

    我們都想年輕一點,為什麼韓國人要算虛歲?韓國人很重視「長幼有序」,長幼階層分明且嚴格,語言也會仔細區分敬語、半語。在韓國社會中,年紀大有時候的確會帶來優勢,也習慣透過年齡設定每個人在團體中應扮演的角色。 在職場上,一般習慣讓年紀大的人在上位,如果年幼者擔任主管,總感覺有違長幼秩序;在團體中,萬一前輩遇到比自己年紀大的後輩,亦會感到困惑和尷尬;年紀大的可以對年紀小的說平語,年紀小的一定要尊重前輩。 韓國還有「早年生文化」,今年1~2月出生的人,會跟前一年3~12月生的人,被當作同年紀,讓自己又大1歲。

    外國人要理解韓國人的年齡算法當然不容易,但其實這個韓式虛齡算法,也造成韓國社會有些不必要的麻煩。 在接種疫苗、服兵役及各種行政法規上,韓國混用虛歲、年歲、滿歲等3種年齡計算方式。日常生活中,多採韓國式年齡的「虛歲算法」;《兵役法》、《少年保護法》、《法定飲酒年齡》及規定學童就學年齡的《中小學教育法》,則採用以1月1日為標準的「年歲算法」;行政手續和醫療程序卻採用「滿歲算法」。 虛歲、年歲、滿歲算法,以1992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為例,分別是: ▮ 虛歲(한구식 세는 나이):31~32歲(出生時1歲,新年又加1歲) ▮ 年歲(연 나이):30歲(今年年度-出生年度,1月1日為標準,不看出生日期) ▮ 滿歲(만 나이):29歲(今年年度-出生年度,要看出生日期)

    由於計算方法不一,韓國人的年紀在社福、行政、法律適用上,計算常有紛爭,產生許多不必要的社會成本。 韓國總統尹錫悅在選前就表示,如當選將統一全國的年齡計算系統,改以國際公認且慣用的「滿歲」。終於,韓國國會於2022年12月8日修法通過,廢除舊有的年齡計算方式,此法令將在2023年6月生效,韓國人都將年輕1到2歲。

    雖然韓國改採國際慣用的「滿歲」計算年齡,能夠減少社會成本,但亦有學者擔心,這會影響到韓國的風俗習慣。 以往,大一新生都已通過法定飲酒年齡,但新制上路後,有人可能因此未滿法定飲酒年齡,而無法和同學同樂。改變數字,不只是「數字不同而已」。 根據南韓民調公司韓國研究(Hankook Research)1月份的調查數據顯示,每10位南韓成年人中,有7位支持廢除現有年齡算法系統。與此同時,40%民眾表示,新政策能改變韓國僵化的社會階層,53%民眾認為這樣能減少行政和法律手續上的混亂。 究竟「少算2歲」對韓國人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還是要待明年6月新制開始實施後,才能下定論。 *本文經「方格子直送計畫」合作轉載,原文:韓國年齡算法將統一!🥳明年6月起,韓國人都年輕2歲了!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

  4. 2024年5月1日 ·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1. 韓國砸重金蓋半導體聚落,龍仁計畫吸引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企業,投資總計逾4,700億美元。 2. 大公司成績單,靠犧牲供應商換來,政府支持大財團的舊經濟模式正失去活力。 3. 中美科技戰與台海安全的疑慮,對在產業上與中國、台灣競爭的商仍有利。

  5. 2014年7月1日 · 今年二月,韓國上映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另一個承諾》 (Another Promise),劇情描述了一位18歲的女孩在一家半導體廠工作,四年後卻不幸罹患白血病而死。 女孩的父親不斷追查,發現有許多年輕的白血病患者都來自這家企業。 外界普遍認為,這家工廠就是一手支撐起韓國經濟命脈的三星 (Samsung)。 事實上,這幾年內已經有超過200位三星的生產線員工死於癌症。 起初三星雖然願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與喪葬費用,卻不承認三星應當負起責任。 華盛頓郵報 (The Washington Post)從去年開始追蹤三星處理員工罹癌事件之後續發展,國際主流媒體的涉入迫使三星無從逃避,三星電子副總裁權五鉉上個月終於道歉,願意給予賠償。

  6. 2018年10月17日 · 商周. 國際. 全球話題. 特別企劃. 「連外表都顧不好,還有什麼競爭力可言? 」看韓國整型風潮背後,年輕人難以生存的現象. 撰文者:英語島. 辦公室不在台灣 2018.10.17. 韓國給台灣人印象這十年來不斷改變。 從8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90年代因金融風暴成為亞洲「瀕臨破產的國家」,到2000年「冬季戀歌」裴帥、「野蠻女友」襲台,再到2010年臺灣棒球場上的「好想贏韓國啊! 」...迄今,韓國也吸引許多臺灣人前往發展,諸如受大家喜愛的Twice周子瑜、Produce 101的賴冠霖等人,至此,韓國的形象可謂多變。 此外,近年前去韓國留學、遊學的臺灣學生也與日俱增,於今年度已經突破五千多位;在臺灣學習語人數也大為成長,這十年多來的「流」,不僅僅是風靡臺灣,甚至席捲全球各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