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9日 · 歷經數小時評選最後由何柏達嘉義河馬先生甜點烘焙坊)、卓宗賢台中多那之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姜蘊祐桃園pan.guozi 胖菓子)、施絜中(臺北文華東方酒店)、張世彬(台北IJYSHENG 一之軒)、陳建宇(台北優仕紳烘焙館)、陳佳妤(台南遠東。

    • 什麼是戰繩?
    • 鍛鍊哪些部位?
    • 初學者要注意!
    • 運動頻率&費用報報!

    戰繩(Battling Ropes)源自於美國,World Gym運動部訓練主任王柏崴指出,戰繩基本元素即為「繩子」,這些繩子經過特殊設計,每條全長多分為9或12公尺,重量則約在6~15公斤,繩子的兩頭皆有設計握把,通常將繩子一端纏繞在穩定、重量大於繩子的器材上,且必須在安全空曠處,即可於教練帶領下開始操作這項器材。將戰繩固定於重量足夠、穩定且空曠安全處後,即可開始使用。

    戰繩看似只訓練到上半身,其實是一項全身性運動。王柏崴說,甩動本身具一定重量的繩子,需運用到全身肌肉,上半身甩動繩子的同時、下半身也須出力保持身體平衡,考驗著肌肉的穩定性,對於訓練核心肌群十分有助益,還有手部的握力也會隨著訓練而提升。操作戰繩時,要用雙手握著把手,因此能提升手部握力。

    戰繩適合哪些族群鍛鍊呢?王柏崴認為,由於戰繩難度可自由調整,也就是力氣不足的人就小幅度甩動即可,因此適合所有想訓練體力、核心肌群者。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談到初學者易遇到的問題,王柏崴說,雖然戰繩在健身器材中相對安全、好操作,初學者仍容易出現「身體扭動」、「頸椎往前」的問題,因為肌力不足、未掌握施力技巧,導致甩動繩子時,全身上下也跟著亂動,欲改善此狀況,建議操作戰繩前先練習好「深蹲」姿勢,藉由下半身穩定,可提升整體穩定性,以達到頸椎呈一直線、肩膀放鬆不聳肩的正確姿勢,同時也需注意手部施力平均,避免有某隻手比較用力的情況。身體扭動、頭部往前傾斜,皆是初學者容易碰上的問題。

    王柏崴補充,以甩動20秒為一個單位,每次重複做個10組運動量就很大,因此建議戰繩一週操作個2、3次即可。另可搭配訓練局部肌肉的舉重或跑步機等,因戰繩需耗費極大體力,搭配其他運動項目可讓身體有機會舒緩。 此外,由於操作相當費體力,戰繩通常只會是整堂健身課程中的一個環節,以World Gym為例,每堂教練課程60分鐘,價格為1,688~2,088元,其中就能體驗到多種項目,包括戰繩、徒手訓練及肌耐力訓練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2. 2023年1月25日 · 民眾搭乘捷運至先嗇宮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就能抵達先嗇宮其廟宇建築特色為對場作」,意思是由2組匠師各自展現其施作技藝也具有傳承文化之意涵。 三重先嗇宮的月老求姻緣也頗具盛名。 (圖/本報資料照) 來到三重,不能錯過正在展期中的「鴨鴨地景藝術展」,民眾可搭乘捷運至三重站1A或機捷A2站出口,再步行前往展區,幫家中的小寶貝和巨型小鴨彈珠台及可愛的蘑菇拍下美好回憶;當然也可以前往三和夜市一訪在地人氣老店,許多老字號美食都是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經典滋味。 位於三重中興橋下的「鴨鴨地景藝術展」展期至1月29日,非常適合帶家中寶貝前往放電。 (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 ※以上訊息如有異動,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自由時報 玩咖PLAYing頻道】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3. 2018年12月8日 · 戴宇壕39歲台灣新一代鑄劍鑄刀匠師曾在美國刀藝匠師門下學習並結合台灣本土鐵匠工藝擅長製作手工刀劍講究重心與使用的流暢度國內外參展無數。 (記者陳宇睿/攝影) 記者蔡瑞宇/報導. 台灣的刀劍市場,近年跳脫傳統,吹起一片實用風潮。 年輕刀匠戴宇壕,兼習東西方鍛刀技藝之長,無論短刀與武術家的兵器都能駕馭,近年更在1年1度的「刀與生活大展」嶄露頭角,受到不少收藏家的青睞。 談到傳統鑄刀、劍工藝,戴宇壕表示,傳統鐵匠製作出來的產品以農用為主,講究耐用、實用,屬消耗品,所以對鋼鐵材料的強度、溫度方面控制並不精準。

  4. 2018年8月19日 · 記者蔡瑞/報導 鑒於官將首與八家將的任務不同,在服裝臉譜與裝備上有所差異,本週邀請到學者、廟方以及面師(專指在扮將者臉上繪畫神明臉譜的工作者)現身說法,一揭神秘面紗。達人出列 林茂賢/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

  5. 2023年9月4日 · 第四代傳人首揭秘:至今仍感念. 文/記者王捷 2023/09/04 10:05. 萬川號可說是台南最老的餅舖。. (圖/記者王捷攝). 台南說到漢餅,不得不提台南最悠久、糕餅業活歷史「萬川號」!. 該店可追溯到1871年,但很少人知道,餅舖傳到第二代陳旺根時,他遇美軍空襲 ...

  6. 2018年2月19日 · 聖伯納犬(Saint Bernard dog)可說是瑞士英雄犬的象徵,曾經拯救過很多在山區落難者的性命。 據悉,往昔聖伯納犬大多生活在大聖伯納的中世紀奧古斯丁拯救收容所,由奧古斯丁的修道士們飼養於該處的阿爾卑斯隘口地區,初始時,聖伯納犬大多協助運載補給品,後來則成為協助搜救山區落難者的搜救狗。 昔日由於科技、救援設備不如今日先進,聖伯納犬靈敏的天性即成為救援行動中的一大利器,靠牠們協助在山區搜救落難者。 聖伯納犬的英雄事蹟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是一條名為巴利(Barry)的聖伯納犬,牠曾經救過40多人的性命,目前位在瓦萊州馬蒂尼(Martigny)的聖伯納犬之家──巴利基金會(Barry Foundation),其名稱由來即源於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