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段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受害人丈夫深深埋着头跪在地上,用带着哭腔的声音恳求媒体停止采访,离开他家。 不仅如此,媒体还对挣扎在床上,精神状态接近崩溃的受害人不断进行发问,询问的问题内容也丝毫没有站在受害人的角度去考虑。 媒体为了达到自己的采访目的,丝毫不顾及受害者的隐私权,强行把受害人展示在镜头面前,哪怕受害者的家人,熟悉的邻居,甚至还有他们年幼的孩子都能够看到。 作为一个不幸的受害者,其身心已经饱受摧残,而媒体向全社会的公开报道,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2.冷漠提问。 灾难性新闻具有突发性、重大性等特征,一旦发生灾难性新闻,必然会给社会带来较大的冲击。 发生灾难性新闻以后,受害人及其家属会变得十分脆弱和敏感,情绪也会变得非常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会更需要人们的关怀和同情。

  2. 关怀伦理:新闻伦理困境的可能解决方案. 张宇. 2016年03月10日09:46 | 来源: 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 关怀伦理,是建立在女性主义研究基础 ...

  3. 从发布的照片可以看到,一边是受害人的近乎崩溃,蒙着脸把自己裹进了被单,她的丈夫在旁边痛哭流涕;另一边则是各家媒体争先恐后地伸着 ...

  4. 二、案例分析. (一)新闻事件回顾. 2011年10月23日晚上,联防队员杨喜利手持钢管、警棍闯进王娟(化名)的家中,一通乱砸后,对她进行长达一个小时的毒打和强奸。 她的丈夫杨武(化名)则躲在几米外,不敢做声,一个小时后才悄悄报警。 10月23日,犯罪嫌疑杨喜利涉嫌强奸被依法予以刑事拘留。 杨喜利被抓后,杨武本想再追究。 但他一方面无法摆脱杨喜利家人的骚扰,另一方面案件似乎进展缓慢。 杨武只得求助媒体,只是他没有想到,后来舆论出现了重大的偏差,反倒给他的家庭尤其王娟增添了更大的心理负担。 2011年11月8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第一篇关于此事的报道:《妻子遭联防队员毒打强奸 丈夫躲隔壁“忍辱”一小时》,随即引发广泛关注。

  5.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王勇认为,犯罪行为、违法行为是严重的越轨行为,是大众传媒报道的重点。 【1】自杀新闻因自杀原因的神秘性、事发现场的血腥性及自杀过程的“戏剧性”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宠儿”。 暴力犯罪及自杀事件的新闻报道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性。 总体而言,同是涉及到人类生命的新闻选题,暴力犯罪及自杀事件的新闻报道都极易触碰到媒体的伦理底线。 在媒体投入到市场中运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猎奇、窥探甚至幸灾乐祸的旁观心理,将此类事件视为“无关痛痒的悲剧”来写。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对受害人及其亲属“二次伤害”的采访比比皆是。 媒体对于暴力犯罪及自杀事件当的报道会影响媒体自身舆论引导与社会功能的体现,最终势必影响到媒体自身甚至整个媒体行业的公信力。

  6. 摘 要:受媒介政治环境和媒介自身职业道德缺失等因素的影响,灾难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伦理失范现象,如淡化灾民的生存状态、缺少人文关怀,这 ...

  7. 来源:西部学刊. 摘要:新闻报道对犯罪嫌疑人的面部图像是否应进行“马赛克”处理,受众反应不尽相同,国内也暂未出台相应操作性强的法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