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17日 · 嘉南大圳設計者八與一銅像遭斷頭引發熱議,有心者將八打為日本殖民走狗,說他建設嘉南大圳只是為了日本資本家的利益。 但是,種種事蹟證明:八是個無國界的工程師,更是一位真正的人道主義者,他對台灣人、台灣土地的關懷,甚至連許多台灣人都 ...

    • 田汰遂1
    • 田汰遂2
    • 田汰遂3
    • 田汰遂4
    • 田汰遂5
    • 邊看《返校》邊發抖,電影帶他回顧白色恐怖年代
    • 政府當時連童謠「天黑黑」都禁!思想已是當成犯罪
    • 那個年代,人人心中都有個小警總
    • 戒嚴時期不能說的秘密:政治犯被針刺指縫、耳朵被灌廚餘
    • 海內外人士為爭取民主自由,就這樣人間蒸發
    • 她對鄭南榕曾經天真的一席話,印象深刻
    • 「大家真的都忘了自由是犧牲了多少人,怎麼樣辛苦的換來了嗎?」
    • 延伸閱讀

    田孟淑,今年高齡 85 歲的她,就是許多早期社運人士口中的「田媽媽」,她和丈夫田朝明醫師,在戒嚴的白色恐怖時期,庇護、救援了許多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政治犯,也參與許多爭取人權與民主自由的各項社運活動,對她來講,《返校》不僅僅是部電影,而是一段她忘都忘不掉的夢魘。 「電影裡演得很真實,但,那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你們沒有活過那個時代可能無法體會,當我在電影院的時候,我是緊握雙手,不停的發抖,因為那就是我們以前活生生的故事!」 白色恐怖時期,為了穩固政權,不只是「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當局還開始實施了一系列的限制禁令,禁止說方言、夜晚不能隨意外出的宵禁、禁歌、禁書等等。 電影《返校》中,師生們之所以被警察抄查,就是因為成立了讀書會,在當時只要有不同思想的書籍,像是宣揚共產思想、1949 後的中國文人作品...

    「就連那個天黑黑也不能唱啦,說是萎靡頹廢!」而田媽媽的長女,監察委員田秋堇也表示,「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苦酒滿杯也不能唱,原因是你們生活在寶島,在當局的帶領下,怎麼會苦呢?說是靡靡之音擾亂軍心!」而〈何日君再來〉也被視為是在講「何『日軍』再來」而遭到查禁,光是 1980 年代就有 2 萬首歌受審,其中 1/6 都沒有通過審查。 在白色恐怖的氛圍下,不只實際的生活有所限制,背後所代表著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思想與言論的箝制,在當時只要被認為是對於政權有所動搖危害的人,不管是組讀書會、散佈「不正思想」,都會被視為「政治犯」逮捕,也因此台灣曾經成為政治犯最多的國家之一。 而長期營救、庇護政治犯的田媽媽忍不住大罵,「什麼叫做政治犯,這就是故意讓人誤解,在那個時候你只要有一點自由民主這樣的思想,讓政府不滿意,...

    「在那個年代,警察就充斥在你的生活周邊,無處不在、風聲鶴唳,一有問題就會被約談,甚至抓走,人心惶惶,每個人心中就像都有個小警總似的。」田媽媽形容道。 田秋堇也表示,小時候因為父母與政治犯走得很近的關係,他們家三不五時就會有警察來查戶口,甚至是信件莫名其妙被拆開等等,大學時期,更有跟她要好的國民黨的學妹來通知她,說有教官指派學弟來監視她,打她的報告紀錄等等。 「小時候我就常常做惡夢,夢到我爸媽也被抓走,然後我找不到我爸媽……。現在我們都會說,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但對我來說我從小就是活在恐懼之中。」田秋堇說道。

    「戒嚴時期最可怕,也最是不能說的秘密,就是刑求。當時毫無人權可言,從我們營救的政治犯與他們親人好友口中,我們聽到的是最不堪的虐待。」田媽媽回憶起這段往事,馬上哽咽了起來。 我們跟著田媽媽來到景美人權博物館,這裡曾經是用來關押犯人,特別是政治犯的監獄,也是景美軍事法庭的所在地,才剛走進來,田媽媽就忍不住哽咽,「那時候我來看他們,都只能隔著玻璃,心不知道多痛。」 如同電影《返校》後半段所演,男主角甚至被拔去了指甲、頭被塞入水缸內,以嚴刑逼供來換得證詞,現實中的白色恐怖,則更甚。「那時候我們庇護的一些政治犯都會跟我們講裡面(監獄)的狀況,說他們是如何被刑求的,像陳文成他爸爸說,他被抓進去的時候,被用針刺往指縫中,那種痛,是痛到會失禁的!所以後來他的屍體內衣褲中,都是尿的味道。」 (陳文成,前台大教...

    戒嚴的期間,愈來愈多人為了爭取自由、民主與人權,紛紛起身與體制對抗,尤其以爭取言論自由最多,試圖在言論上貢獻心力,冒著被捕、甚至被處刑的風險,也要保障眾人「知的權利」。 如林茂生,出生於臺南,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第一位臺灣人哲學博士,他創辦《民報》,並撰寫評論多次批評陳儀的施政,在1947年3月11日被武裝人員帶走,一去不復返。 雷震,浙江人,1949年創辦《自由中國》半月刊,因批判蔣介石的威權統治,甚至反對他連任總統,被捕入獄長達十年。 就連人在海外也不例外,于長城與于長庚兄弟出生於菲律賓,接手父親的《商報》,1950年代由於屢次回絕國民黨駐菲總支部與臺北中央黨部海外組刊登新聞稿的要求,1970年3月菲律賓軍方和移民局逮捕于氏兄弟,並以空軍專機押送臺灣,警總以叛亂罪起訴于氏兄弟。但後來在國際...

    關於自由,最讓田媽媽印象深刻的,還有鄭南榕事件。 鄭南榕於1984年,以爭取「100%言論自由」為主張所創辦的《自由時代周刊》,像是「新聞不必事先審查」、「對報刊有任何處分,必須交由司法獨立審判」等等。他曾經說過「沒有新聞自由,你就是睜眼瞎子,眼不見周遭發生的真實新聞,三十三年來,在戒嚴之下,我們都成了睜眼瞎子。」 該雜誌也因批評時政而屢遭查禁,直到 1989 年停刊為止,《自由時代周刊》創下被查禁和停刊次數最多的記錄。 鄭南榕不只發行雜誌爭取言論自由,更多次發起要求民主化改革的活動,如 1986 年的 519 解除戒嚴運動,但隨後就遭未審先判入獄八個月。 田媽媽氣憤的回憶道「1988 年鄭南榕只是因為在雜誌上刊登了一篇,許世楷(台灣政治及歷史學者)的《臺灣共和國憲法草案》,就這樣而已,也沒...

    回憶起這些往事,田媽媽語重心長的說,「現在很多人都會說,台灣就是太自由,但大家真的都忘了自由是犧牲了多少人,怎麼樣辛苦的換來了嗎?」 她說:「還有人說以前那種威嚴統治下臺灣很安定,難道叫你往東不敢往西,表面上的安定是真的安定嗎?我丈夫都說,如果這樣,那不如去太平間,死人不會動,死人最安定!」 「沒有太自由這回事,只是很多人都忘記,自由的另一面,也是要有責任的呀!不能去侵害別人的自由,不能去侮辱、攻擊他人,這些才是自由的真諦啊。」田媽媽說。 這些在歷史課本中從未被好好提及的「真實歷史」,許多人已經逐漸淡忘,年輕人可能甚至不知道這些事情曾經發生過,但就如同電影《返校》所演的,「總要有人活下去,記得這段歷史。」所以每當只要有人問起,已經高齡85歲的田媽媽總是不厭其煩的從頭說起,田媽媽希望藉由分享她...

    【就怕留指紋!台灣人要用筷子翻書】只能半夜關在廁所偷看,解密 9 套白色恐怖時期「禁書」 【最衝擊中國人的台灣景點】中國旅客訪完景美人權園區嘆:台昨日白色恐怖,是我祖國今日真實寫照 【花 102 分鐘致敬台灣民主】電影《返校》讓你一路憋氣重回「白色恐怖」:要有人活下去,記得這段歷史 (本文經合作媒體 今周刊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返校》看到狂發抖 85歲嬤曾冒死拯救白恐受難者〉。首圖來源:截自今週刊影片。)

  2. 2020年9月8日 · 「牽亡歌陣」是台灣民間一種超渡亡魂的喪葬陣頭,只出現在喪葬場景中。 不過這項文化活動是如何進行,演出型態又有什麼特別的? 一起來看作者的解釋。 (選書編輯:徐子捷) 文/吳碧惠. 「牽亡歌陣」不是單純的陣頭! 分解 6 步驟讓你一次看懂. 傳統觀念中認為人有三魂七魄,在死亡、或屍體腐爛時,七魄也隨之飛散,剩下三魂,這三魂的名稱一說為胎光、爽靈、幽精;一說是:生魂、覺魂、靈魂等,這三魂其中一魂會下地府接受審判並輪迴轉世,一魂歸入肉體,會跟著屍體下葬,一魂則會依附在神主牌裡接受親人供奉祭祀(註 1)。 牽亡歌陣的場次安排在協助這第二、三條靈魂去到該去的地方,帶第一條靈魂通過地府陰間路,拔度往生樂土。

    • 田汰遂1
    • 田汰遂2
    • 田汰遂3
    • 田汰遂4
    • 田汰遂5
  3. 2017年5月9日 · 每年 5 月 8 日是「八與一紀念日」,2017 年時因為八與一銅像斷頭事件,引發人們對台灣農業的討論,尤其侯漢廷還針對陳儀拯救台灣糧荒做了好一番對中華民國的歌功頌德。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現在就讓我們來回顧戰後台灣農業簡史,看看中華民國政府是怎麼用同一套日本法規,卻讓台灣從盛產白米的寶島變成飢荒島。 (責任編輯:林芮緹) 【上圖為台灣戰後藝文雜誌「新新」於一九四六年八月十二日第六期所刊出的諷刺時事漫畫,暗諷這些吞錢過日的中華民國大官。 下圖左為美國報紙Washington Daily News在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所下的刊頭標題:「中國人剝削台灣比日本人更甚。

  4. 2016年8月2日 · 日前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終於通過,台灣終於開始要掃除國民黨的負面遺產。 葉家,是諸多犧牲者中最知名也最具指標性的案例。 如果能完成他們 70 年的宿願,轉型正義才算是糾正了歷史的錯誤。 (責任編輯:曾華銳) 採訪編撰:陳翊屏 │ 採訪審校:陳秋如. 國發院原有地主後代葉頌仁及妻子廖燕惠今天 (2日) 至 Hit FM 台北之音「蔻蔻早餐」節目闡述狀告國民黨的奔走過程。 葉家位於木柵的「國家發展研究院」土地,前身為革命實踐研究院,共 8.8 公頃土地在民國 51 年遭國民黨政府強迫簽約徵收,是 台北市有史以來最大一筆機關、行政區土地交易案。 「不當黨產處理條例」闖關立法後,政府是否能成功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 國發院案能否敗部復活? 葉頌仁期盼蔡英文政府能落實轉型正義。

  5. 2017年3月30日 ·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復育秀英花 阿嬤記憶停格機捷車站 〉。 首圖來源: 中央社 ) 三重. 台北. 四月. 文化. 秀英花. 耆老. 阿嬤.

  6. 2017年4月19日 · 以代工國際大廠運動鞋的彰化寶成企業為例,當年也時常到鄉村運載女工去上班,一早到鄉村載人,傍晚再把女工送回鄉村。 然而,當年離鄉背井住在工廠的女工更多,台灣的出口代工業打造了經濟奇蹟,而經濟奇蹟的幕後推手就是這些血淚女工。 當時的工廠喜愛雇用任勞任怨的女工,因此女工搶手。 1976年,內政部、教育部、經濟部、青輔會等各部會甚至研擬應屆畢業的國中女生,如想就業即可提早兩個月畢業的方案。 當時工廠搶女工的花招百出,例如彰化織襪工廠為了留住女工, 以非法手段扣留女工部分工資,工資則用女工名義儲存在廠中;女工若非因搬家、結婚、生產而離職,否則領不到儲金本息 ;而這純粹就是防止女工跳槽的手段。 至於台北更有工廠,將女工宿舍視為軍營門禁森嚴,避免其他工廠前來挖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