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13日 · 這位比起高樓大廈更愛古樸公墓的建築系學生以專業知識愛往古墓跑的怪癖一樣熱愛公墓的夥伴還原瀕臨絕種的高雄史甚至在一塊寫滿日文的外國人墓碑上發現潛藏的高雄海運發展史

    • 從離島思考「臺灣」
    • 原本也是離島的臺灣
    • 臺灣本島及離島狀態的形成
    • 去臺灣化的思考
    • 推薦閱讀

    「臺灣」,作為不同歷史時期的「離人」所定義及具體實踐而成的空間概念,當這個政治空間逐漸成形後,統治者便開始把文化、經濟及社會等空間填充進政治空間之中,也就是整體行政空間的確立。 亦即,若要稱臺灣為「本島」,就需要有其它參照座標,便需要去定義「誰是離島」;所以當「臺灣」概念逐漸成形時,「離島」的政治及文化空間也隨之被定型。

    查閱明代到清初文獻中關於臺灣的記載,通常將臺灣稱為東番,例如「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去泉州甚邇」,或是「東番諸山,其人盛,聚落而無君長;習鏢弩,少舟楫。自昔不通中國」。基本上,臺灣被鄰近的中華帝國視為海盜的巢穴,被認為「自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國」。 荒服,就是距離中國皇帝所居帝都最偏遠的化外之地,所以臺灣對中華帝國而言不只是「離島」,而堪稱是「離離離離離島」。 還沒到臺灣之前,以金廈二島為據點的鄭成功,曾經將遭判刑的人流放到臺灣來。雖然當時臺灣島上有荷蘭人建城及經營商貿活動,但臺灣依舊被中華帝國那邊的人視為流放犯人的「荒服之地」。 不過,當 1661 年鄭成功準備將版圖擴大到臺灣之際,臺灣便成了鄭成功口中「田園萬頃,沃野千里」的海上巨島,可以作為鄭家開國立家的根本。後來的演...

    臺灣本島地位的更加確立,以及各外島的「離島化」狀態的形成,基本上是在1949年中華民國來臺灣之後。中華民國控制的臺灣省,承繼了清末、日本時代以來的臺灣本島及澎湖、蘭嶼、綠島等外島,還把福建省的金門、馬祖二島(外加烏坵)拉了進來。 在中華民國的政治架構下,臺灣為本島、中心,其他島嶼則是外島、前線,為中華民國外衛。在這樣的政治架構下,國家勢力開始強硬地改變金門、馬祖﹑蘭嶼等島的海島生活狀態。原為僑鄉、貿易港口的金門,以及漁村馬祖,都被強制轉型為「戰地前線」,成為中華民國的重要軍事基地,也被迫斷開與原鄉閩南、閩東地區之間的生活聯繫與文化連結,轉而與臺灣成為政治共同體。 蘭嶼則面臨國家勢力的進駐殖民,再加上族群差異性,達悟族人似乎成了次等國民,這顯現在國家曾將蘭嶼作為管訓罪犯之地和核廢料的儲存地,以...

    1949 年以後,臺澎金馬、蘭嶼及綠島等島,組成了中華民國這個「意外的國度」;在中華民國的政治共同體架構下,本島主體位置的形成,也讓各外島逐步「離島化」與「臺灣化」。 通常一個國家在定義好其國家疆域與行政空間後,要做的是以國家的力量讓行政空間與經濟、文化、社會空間儘可能重疊。因此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下的各外島,不管距離遠近,文化及生活上都被迫連結臺灣,可說是「離島逐漸臺灣化」的社會文化空間改造過程。 雖然如此,「臺灣」並不因此真的成為一個跨越地理空間、文化或族群差異的文化及生活共同體,對多數外島人而言,「臺灣」只是一個地理名詞,指涉的範圍就是臺灣本島。 當我們把金門、馬祖、蘭嶼等島拉進中華民國的政治架構裡,但「臺灣人」又經常僅指涉臺灣本島人,甚至島內還曾有論調要拋棄金馬二島,似乎認為金馬二島是黨...

    【高雄是澎湖人蓋出來的】歷史解密:為何高雄會成澎湖人「移居台灣」的首選? 【科學揭密】龜山島真的會動!每年偷偷向東南方游 3 公分,不僅「冬眠」還愛甩尾巴 距離台灣 72 公里的熱帶小島!9 張圖一窺海島風情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觀臺灣第 47 期:島與島》,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2. 2016年12月9日 · 台灣建築裡的秘密從天后宮到行天宮每間寺廟都是活生生的台灣移民史. (本文摘錄經「五南出版社 」同意授權青鳥書店於 BuzzOrange 刊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推薦書名為《 台灣建築的式樣脈絡 》。. 【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了解台灣除了 ...

  3. 2020年3月17日 · 在台灣的威權時代,匪諜、特務、受害者與其家屬,被掩藏於一齣齣的政治謎團。 歷史學家林正慧的工作為檔案研究,用政府機關留存的各式檔案,解開歷史迷局。 她在拼出歷史真相的過程中,常感嘆人生的悲歡離合。 (責任編輯:連柏翰) 林正慧長年投入臺灣客家、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研究,從檔案中挖出被隱藏的秘密。 相較於學術工作的「鬥智」,走進林正慧的研究室,像踏入一座秘密花園,擺滿她親手栽種的盆栽 ── 點亮「綠手指」,是歷史學者另一項美麗專長。 首圖來源:研之有物攝影 林洵安 。 國家檔案資訊網. 保密局的行動都採祕密模式,特務會交叉使用真名、不同化名,隱藏身分。 資料來源:林正慧、圖片美化:林洵安。 保密局臺灣站聯繫不同單位或特務,會使用不同代號,而且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更換新化名。

  4. 2017年7月28日 · (本文經原作者 台灣回憶探險團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日本時代小學校教臺語、公學校教漢文 〉。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每次講到日本時代對台灣文化的保存和貢獻,就會有一派人痛斥是「日本皇奴」的行為。 但是透過陳儀團隊的《臺灣考察報告》,就可以發現日本時代,從教育方面就看得出用心之處。 日本治臺並非完美,但是日本對台灣教育上的用心確實無可否認。 (責任編輯:林芮緹) 圖左:日本時代臺灣人上課情境,正在教臺灣的高山。 圖右:《臺灣考察報告》教育內容節錄. 文/ 台灣回憶探險團. 中華民國政權統治臺灣後,基於滿足統治神話、自卑、歧視臺灣人、掩蓋自己執政能力與文化素養低落、轉移焦點等等原因,無所不用其極的醜化日本時代。

  5. 2019年6月18日 · 美麗島事件野百合學運中國課本沒有提及台灣課本推動修憲讓台灣民主政治更加落實. 《BBC報導中研究兩岸歷史課本的美國學者補充,「中國歷史課本使用更強烈的形容詞形容詞的比例親共產黨親國民黨的詞匯頻率積極的形容詞對 ...

  6. 2014年6月24日 · 這本書就是身為歷史人的我,針對許多非文史專業的朋友所呈現的答案。 不是歷史沒有用,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方式出了問題。 近代以前,無論在中國或是西方,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覺得學歷很有用,甚至視為培養各種領袖人才的必要教育。 可是到了現代,忽然之間,有許多人都覺得學歷沒有用,即使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說不出學歷的實際用處何在。 為什麼對於學歷有沒有用,過去和現在的認知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難道是古人實在太笨,誤把沒有用的東西當成是有用? 還是現代人的智力忽然有了數十上百倍的增長,比古人要有智慧得太多? 事實上,歷史學還是歷史學,只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方式出了問題。 現代的學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種時代的產物,是為了因應工業革命以後,填補各種專業人力的需求而設計出的教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