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30日 · 透過看似瑣碎的私我經驗,這本半自傳小說實則觸碰各種巨大的政治與社會議題——貧窮、越戰創傷、家庭暴力、藥物濫用、移民及酷兒的生存處境與身份認同。 而在書中,也能端倪出他對此的刻意為之: 人們會告訴妳,所謂政治化只是憤怒,因此,毫無藝術價值與深度,「粗糙」且空洞。 提及政治化就難堪,好像那只是聖誕老人與復活節兔子。...

  2. 2022年12月9日 · 「中國研究在台灣」則意指在中國改革開放,與西方國家關係正常化之前,由於學者無法進入中國獲得第一手的資料或經驗,於是轉而將台灣或其他國家/地區做為研究中國的替代田野。 這樣的方式也曾產出過許多傑出的學術研究作品。 例如英國人類學家 Maurice Freedman 出版於1966年的著作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便是以香港作為替代田野所完成的研究成果。...

  3. 2017年10月5日 · 差別在於,地緣政治學者深切瞭解到,持久不變的自然地理,對人類歷史有重大的影響趨勢;科技雖然能克服地理限制,但不能改變戰略地理,亦不能更動地理。 更進一步來說,科技發展帶來的力量,若能與地理有效結合,將可增強國家向外投射權力。 因此最好想辦法平衡那些有機會主宰重要地理區域的大國,阻止他們捷足先登,利用地理的位置優勢結合本國的強大力量,對其他國家的自由構成嚴重威脅。...

  4. 2019年2月28日 · 圖/路透社. 精英政治:《蓬托菲霍協定下的代議民主. 1922年,皇家殼牌(Shell)公司於 馬拉開波瀉湖區 發現大量石油蘊藏後,委內瑞拉的經濟發展與政府財政,便高度依賴石油出口的收入。 委國因這份上天的餽贈而賺進不少外匯收入,但只要國際油價大跌,委國政局出現動盪的機率也因此大幅提高。 委國的政治民主化起自於1958年,軍事獨裁者 希門內斯 (Pérez...

  5. 2016年3月23日 · 圖/路透社. 華府知名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早先在1月發佈的「2025亞太再平衡:能力、存在,及夥伴關係」(Asia-Pacific Rebalance 2025: Capabilities, Presence, and...

  6. 2021年12月21日 · 薇婭證明了自己有效帶動中國脫貧的能力,近而成為中共官方組織「全國青聯」的代表,並且在官方大力推動的脫貧政策紀錄片《中國減貧密碼》裡成為見證者,而且是片中唯一出現的電商主播,已可見政府對其「相對重視」的善意態度。...

  7. 2017年7月26日 · 美方的不滿自是意料之中,畢竟「百日計劃」最初是中國在川習會上主動向美國提出,原意是提振美國對中出口,以降低 川普 念茲在茲的龐大貿易赤字。 當初早收清單公布時,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 強調 ,「百日計劃」是「互利共贏」,頗有收買美國的味道。 當時美國媒體即 認為 ,這項清單並未觸及中美之間摩擦更大的鋼鐵、汽車零件、鋁等產業,也未論及中國國有企業的傾銷問題,沒有開放太多的北京,在談判上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