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10日 · 1.將有共鳴的事情記下來,未來派上用場的機率其實很小。 因為我們的筆記通常欠缺「可發現性」,筆記越完整,越難被找到。 2.我們可以利用「累進式摘要」技巧,萃取筆記的關鍵要點。 把原始筆記精鍊成直接可用的材料,使筆記派上用場。 3.做累進式摘要不需要耗過多時間歸類、標記、連結,也不用費時使用其他資訊管理工具的最新功能,更讓你的筆記聚焦於對未來最重要的事。 你寫筆記時,可能是趕在下一場會議前,或處理緊急要務前,急忙把它存進「第二大腦」(自建的數位知識庫,即檔案、資料夾或雲端硬碟)。 你沒有充足的時間,充分理解它的意義或是未來用途。 你看了大量有意義的書籍、文章、影片和社群媒體貼文,但未來讓你付諸行動的機率有多大?

  2. 2023年8月3日 · 摘要. 1.「業務」這個職業,可說是靦腆的人幾乎不會考慮從事的工作類別之一。 但實際觀察表現出色的業務員,你會發現他們的話不多,心思很細膩。 2.以現今業界趨勢來看,老套的強硬推銷,或是咄咄逼人的手法,已經無法擁有好的業績表現。 3.性格內斂的人很容易埋頭苦幹、不太會表現自我,這會讓外界不知道如何評價你。 但業務工作看的只有業績,正好能藉由業績表現,讓他人看到你的付出。 我始終認為「上班」無疑是種折騰。 不僅是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在工作上面臨的問題也多到快把人壓垮。 進公司的每一天就如同一次的煎熬。 上班折騰,人際關係很煎熬. 大學畢業後,我先是在一間不起眼的精密測量儀器公司上班,而後還是踏上業務這條路。 以前明明那麼抗拒,為什麼還是選擇從事業務?

  3. 2023年5月26日 · 金融商管知識交流平台TMBA共同創辦人愛瑞克曾自信滿滿認為6年後就退休,沒想到遇上科技泡沫財產歸零。 (來源:經理人/侯俊偉) 撰文者:高季芃. 經理人 2023.05.26. 摘要. 1.金融商管知識交流平台TMBA共同創辦人愛瑞克曾二度投資失利,但透過自己建立的一套投資系統,40歲達到財富自由並退休。 2.愛瑞克24歲時,就幫超過30個有錢人管理財產。 因為績效很好,客戶會分他獲利的2成作報酬。 他自信滿滿認為6年後就退休,沒想到遇上科技泡沫財產歸零。 3.揮別碰運氣的賭博心態,愛瑞克藉由閱讀、到美國受訓,建立起一套跨資產類別的完整判斷系統,這一套系統大幅提升他投資成功的機率。

    • 巨大顯著的問題
    • 營業面
    • 潛藏問題
    • 績效背後有巨大問題

    巨大的問題無它,就是「現金」。多數報導都把巨大的問題,指向應收帳款及庫存,這個結論沒問題,但不夠全面。身為一位財務會計專業從業人員,我利用現存的有限資訊,分析巨大的財務狀況。 先從營業面、投資面及理財面3面觀察:

    巨大優秀的財務績效,究竟能為企業帶來多少現金?用盈餘品質來看,盈餘品質高,表示公司盈餘大部分是由現金組成。 巨大公司的盈餘品質: 近6年來,巨大的現金流入不如預期。應收帳款增加,使現金流入減少69億元;存貨增加,使得現金流出增加246億元;應付款項增加使現金流出減少87億元。主要影響發生在近2年。 造成巨大公司營業現金流量不如預期,其項目出現在「應收帳款增加」及「存貨」問題;其時間點發生在近2年。

    1.進貨活動比銷貨活動更活躍

    觀察巨大公司近6年的營業額,每月、每季、每年都增加。但,近2年庫存的增加趨勢,與營業收入趨勢相同。通常營業額成長,存貨水位應該呈現平穩或減少,巨大的庫存不減反增,代表進貨(或生產)活動比銷售活動更活躍。 這個現象是企業通病,不外乎幾項原因。一是對前景預測過於樂觀;第二,生產部門與銷售部門脫節,沒有做產銷協調;第三是,最高管理階層的治理出現問題,未掌握問題並適時處理。

    2.毛利率雖有提升,但幅度不足

    2017年的月均營業額46億元、毛利率20%,2022年的月均營業額78億元、毛利率23.2%。營業額成長幅度70%,但毛利率的「增幅」只有16%。在營業額高成長及設備超額換新的情況下,毛利率增幅似不理想。

    3.營業費用(率)略有異常

    營業額提高、毛利率上升,致營業利益的金額及比率皆呈上升趨勢,這很容易讓人忽略營業費用(率)之變動。 巨大公司之營業費用率一直在14%上下,不管營業額水位是2017年的552億元,或是2022年的900億元(推估)。在營業額增幅為63%的情況下,營業費用的增幅亦達56%。(2017年的營業費用為81億元,到2021年為127億元(推估),成長金額36億元,增幅為56%)。營業費用的增幅在最近2年度,特別明顯。

    巨大公司多年來的財務績效,令人欣羨。但優良的績效背後,卻存在不為人知的故事。 表面上的問題為應收帳款與庫存增加,使營業活動的現金流入不如預期。資產換新高於汰舊的速度,在缺乏資金下仍維持58%之配息率,致使必須舉債191億元調節。 其他潛藏的原因,也顯示著巨大公司的管理效率及文化問題不容小覷。如進貨(生產)活動比銷售活動更活躍、毛利率增幅沒有跟上營業額及超額換新的幅度、營業費用增幅緊追營業額增幅,董事會在現金入不敷出時仍發放股利。 最終導致的結果是,需辦理現金增資34億元做支應,且得公開請求供應商延長票期45天,這也讓巨大公司經營多年的商譽及人設,一次毀滅殆盡。 以上種種問題,多是企業通病,有的是文化問題、有的是管理問題。分析財務報表,對公司營運的幫助有限,其他的就只仰賴管理階層的智慧。 【巨...

  4. 2021年11月29日 · 投資理財. 曾與巴菲特、蒙格齊名! 瑞克蓋林消失原因」:急著致富. 曾與巴菲特蒙格齊名的瑞克蓋林未能守住財富因此在後續的成功故事中消失。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摩根.豪瑟. 精選書摘 2021.11.29. 摘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台最有影響力財經雜誌《商業周刊》網站,每日更新最新「經濟、焦點、國際、職場、財經、生活」等深度報導文章。 幫你掌握國家經濟時事、分析國際大事、財經洞察、管理知識、職場進修及新生活風格。 培養競爭力,立即訂閱商周!

  5. 2018年7月24日 · 當然對某些產品免費是比較容易的策略別名Pretty Lights的獨立音樂人戴瑞克文森史密斯Derek Vincent Smith)就經常採用免費策略,而且做得很好。他不只藉此建立龐大的現場表演觀眾群,還贏得葛萊美獎提名。

  6. 2013年2月4日 · 我大學是念文科,從來不需要用Excel、財務模型,甚至也完全不熟悉股票交易以及財務系統,他是我們組上的資深經理,我大上10幾歲,很有耐心的解釋工作細節,帶我去拜訪他關鍵企業的客戶,而且常常解釋Excel操作細節。 我那時候很單純,他是我在商場上第一個真正的導師。 在我去唸書之後,我們依然保持著聯絡。 在更新完近況後,我們的對話開始轉向其他話題。 他自己之前在美國曾經在IT和電信產業待超過10年,西北大學MBA畢業,被聘來分析台灣科技和IT產業公司。 他最近升官,現在在香港另外一間大銀行,分析亞洲科技產業。 「在我們走之前,我還有一個問題,只是想聽聽你的意見。 台灣現在到底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為什麼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