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24日 · 美國之音報導多家中國網路媒體和部落客20日報導辛德勒的名單在中國影片網站嗶哩嗶哩上的評分突然從原來的9分以上滑落至最低時的4.1分。 經審閱確認了網站上的確存在大量低評分,不過經過週末之後,不少用戶又用高分進行了反擊,現評分又回到9.4分。 觀察給低分的用戶裡,許多人將矛頭指向猶太人。 報導指出,這是在以色列與哈瑪斯衝突爆發後,中國網路上一面倒反對以色列與批評猶太人的聲音。 儘管《辛德勒的名單》展示的主題是法西斯的殘暴和滅絕人性,以及人性的美和偉大,但網路上對於猶太人的厭惡還是殃及到了這部電影。 挺電影反猶雙方互大量刷評. 此外,除了對戰爭不滿的情緒外,中國網友對這部電影以及猶太人的批評的另一個焦點是他們所稱的猶太人忘恩負義,認為辛德勒晚年貧困潦倒,被他拯救的猶太人卻沒有幫助他。

  2. 2018年12月30日 · 法新社29日報導,在二次大戰期間足智多謀並善用自身運動長才,拯救數百名猶太孩童的法國反抗組織 (French Resistance)英雄洛傑 (Georges Loinger),以108歲高齡在巴黎辭世。 身為才華洋溢的運動員,同時也是法國默劇大師馬歇馬叟 (Marcel Marceau)的表哥,洛傑透過丟球追逐的遊戲,讓孩子們一小群地通過法國與瑞士邊界。 另外,他會把孩子打扮成送葬者,前往距離邊界不遠的墓地致哀,並在挖墓工人的梯子協助下,讓這些「哀悼者」爬過圍牆往邊界而去。 法國的猶太大屠殺基金會 (Holocaust Memorial Foundation)官網表示,洛傑是在28日辭世,並形容他是個了不起的人。

  3. 2021年12月10日 · 辛德勒. 時間:2021-12-10 16:00.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樋口季一郎 (網路圖片)。 1938年3月,樋口季一郎在中國東北為猶太難民開闢「生命通道」,據聞樋口曾幫助兩萬人逃離納粹魔爪。 (一)排隊等書. 在市立圖書館排了五個月的隊,終於等來了這本書-《陸軍中將樋口季一郎的遺訓- 救了猶太難民和北海道的將軍》,去年由勉誠出版。 作者樋口隆一,著名的音樂研究者與指揮家。 出版過著述、翻譯以及音樂光碟,獲得多種學術、藝術功勞獎。 但隆一還有一個身份,他是日本陸軍中將樋口季一郎(Higuchi Kiichiro, 1888-1970)的直系長孫。 (二)第一屆遠東猶太人大會. 1918年,樋口季一郎(以下簡稱)畢業於陸軍大學校。 最初被派往波蘭擔任駐外武官。

  4. 2024年5月6日 · 受訪者:翻譯家、作家宋瑛堂曾任China Post記者、副採訪主任、Student Post主編等職的翻譯家宋瑛堂,翻譯過許多膾炙人口的大師作品,如李安經典電影《斷背》、法蘭岑的《修正》、全球百大暢銷小說《該隱與亞伯》、普立茲獎小說《分手去旅行》等名著,30餘年職涯累積的優美精確譯筆,獲35屆 ...

  5. 2015年7月4日 · 8年抗戰烽火中 台灣名將身影. 用Podcast訂閱本節目. 時間:2015-07-04 15:15.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劉玉秋. 台灣抗日名將─李友邦將軍 (財團法人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提供) 今年適逢抗戰勝利70週年,八年對日抗戰是中華民族最艱苦、也是最光榮的一段歷程。 抗戰期間,台灣人民雖然被日本殖民統治了40餘年,但戰線上仍活躍著台籍抗戰志士的身影,其中又以「李友邦」及「台灣義勇隊」、「鄒洪」等抗戰名將最廣為周知,我們將以回顧他們的事蹟來重新感受抗戰的理想與信念的力量。 8年血戰 台灣青年身影未缺席 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揭開八年抗戰的序幕。

  6. 2019年8月12日 · 1985年8月12日下午18點56分,一架從東京飛往大阪的日本航空123號班機,在群馬縣「高天原」失事墜毀,機上524名乘客和機組員中,只有4人生還,其他520人全數罹難。. 這是迄今史上最嚴重的單一飛機空難,也是世界第二大空難事故,僅次於1977年3月27日 ...

  7. 2023年12月29日 · 包含前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Joe Dunford)在內一群陸戰隊退將們,2022年3月透過一場冗長會面,群起向柏格傳達反對意見,7小時下來柏格大多扮演聽眾。 隔天當其中一名反對軍改的退將發電郵詢問下文,柏格的回答是「會繼續推動軍改」。 這群退將們於是又尋求國會支持,找上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服役陸戰隊時曾派駐伊拉克的民主黨籍麻州聯邦眾議員摩爾頓(Seth Moulton)。 然而摩爾頓聽取兩造看法後,認為柏格的軍改才是正確做法,還說「我唯一擔心的是鑒於中國軍力現代化之快,陸戰隊軍改腳步還不夠快」。 五角大廈認定中國才是頭號挑戰者後,美軍陸戰隊3年前展開重大轉型。 但讓陸戰隊從堂堂有規模與歷史的精銳快反部隊,轉型為協助友軍抗中的「細漢」,在軍內引發論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