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 年同婚議題的公投進行過程與開票結果,讓許多年輕一輩深感同溫層的現象,更發現假訊息的流竄導致社會分化越來越嚴重,設計師何鎧妅也是這群人的其中之一,越發關切社會與政治,無力感卻越重的她,因此有了《感冒用思思 Parmacy of Society》的創作契機,觀察到混亂的起源來自於「資訊爆炸」,因而有了勤加獨立思考用以判讀資訊的體悟,考量到議題的不親民性,且沒有人喜歡被說教的感覺,何鎧妅設計師特別選擇以「遊戲化」的方式將許多心理、哲學學術理論趣味地演繹,邀請並提醒大家主動審視接收資訊的習慣。 Image Credit:臺北設計獎.

  2. 2021年11月5日 · 其中由荷蘭建築大師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率領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操刀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也同樣入列這顆成為士林新地標的白色大鐵球」,劇場魔術方塊為靈感並採用31劇場設計為主軸在2022年7月正式開幕前將引領建築迷一

  3. 2023年2月20日 · 身為荷蘭藝術史上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活躍於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的維梅爾(Johannas Vermeer),無疑是藝術史上最富創造力的畫家之一,在他短暫的畫家生涯(與生命)中,只有36幅已知作品傳世,包括《倒牛奶的女僕》、《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編織蕾絲的女工》、《窗邊讀信的少女》等都令人印象深刻;如今在2023年2月10日至6月4日,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獻上有史以來最盛大的《維梅爾》(VERMEER)特展,耗時一年多,向世界各大藝術機構協調出借名作後,一口氣集結28幅真跡,讓藝術迷能夠一次盡覽大師名作!

  4. 2011年10月10日 · 揚名國際的荷蘭紙雕藝術建築師──英格莉‧席菈克 (Ingrid Siliakus),這次也展現出她精湛的雕刻手法,她以精密的計算,刻劃出作品的每一個細節,創造出獨特的立體紙雕藝術。 她以紙雕重現了全世界許多名聞遐邇的偉大建築物精髓,也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紙雕王國。 她對於整體美獨到的眼光以及對紙雕藝術懷有滿腔的熱情。 英格莉‧席菈克 (Ingrid Siliakus)巧奪天工、栩栩如生的手藝,將平凡無其的紙張化身為許多經典建築物的縮小版,看著這些縮小版的經典建築彷彿令人身歷其境。 像是位於馬德理西班牙的畢包爾,由現代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 (Frank Gehry)設計的古根漢博物館都囊括在她的作品集裡。 讓所有的人可以慢慢的欣賞她複雜又獨特的立體紙雕作品。

    • 文·雷姆斯1
    • 文·雷姆斯2
    • 文·雷姆斯3
    • 文·雷姆斯4
  5. 2024年3月15日 · 台北忠泰美術館2024年首展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 ( Civilization: The Way We Live Now ) 3月16日開展,展期至6月30日止。. 本次展覽與攝影展覽基金會、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跨國聯合製作,帶來曾巡迴過全球7座城市的熱門攝影藝術展首度登台!. 這也是忠泰 ...

  6. 2019年3月28日 · 不少畫家們都曾經以自己的房間為主題,進行創作,像是梵谷的臥房、瓦西里康丁基的Interior(My Dining Room),這些作品除了算是藝術家們的自我表達,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帶領後人一窺那個年代的室內裝潢趨勢,對於總是要求新求變、求各種風格的室內

  7. 2022年3月22日 · 在隔離與國境封閉的時代,德國作曲家暨藝術家尼古拉斯‧布斯曼(Nicholas Bussmann)相信來自人們身體感官與直覺的真實感受,本次展出的全新現地創作〈未來逝者的口述檔案〉,創造了一個懸浮於展場中間如有機物般、隱約透光並發出呼吸聲的裝置,這些代表生命的「頻率」與「能量」能在靜謐的氛圍中與你我產生共鳴,並轉化為一場與個人內在的對話。 2022年年初,火山爆發覆滅一座島嶼的新聞登上全球新聞焦點,這便是位於南太平洋上的洪加東加島(Hunga Tonga)。 丹麥的藝術團體SUPERFLEX曾於2018年前往該島,拍攝電影作品《洪加東加島》,‭ ‬SUPERFLEX以幽默的想像力,通過虛構的人形生物,從海底浮出地表為故事主軸,挑戰人們所認知的時間、空間和物種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