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29日 · 在他鏡頭前面的青年們,是一個個懷抱理想與熱血、憂慮與期盼的面容。. 這次《報導者》透過電子郵件,與人在北京的徐勇進行訪談,同時在《報導者》披露一組新作《NEGATIVES・SCAN》。. 這個作品是在2014年 《NEGATIVES》 發表4年之後,徐勇於2018年製作的。. 這次 ...

    • 徐熙媛1
    • 徐熙媛2
    • 徐熙媛3
    • 徐熙媛4
    • 徐熙媛5
  2. 2019年5月30日 · 30年前的戒嚴部隊軍官李曉明(左)與遭坦克碾壓雙腿的大學生方政(右),30年後坐在了一起。. 他們曾經在天安門廣場上分屬兩端,一個是戒嚴部隊的解放軍軍官,一個是被坦克碾壓雙腿的大學生。. 命運的安排,讓李曉明與方政30年後在台北首度相遇,一起 ...

    • 徐熙媛1
    • 徐熙媛2
    • 徐熙媛3
    • 徐熙媛4
    • 徐熙媛5
  3. 2023年6月13日 · 2023年5月台灣的#MeToo運動 ,掀起挺身指證性騷擾、性侵的浪潮。. 而鄰近的韓國,早從2018年起就不斷揭發政治圈的權勢型性犯罪,其中最著名、也最撕裂輿論的重大案例,即為2020年7月爆發、至今仍刺痛韓國的 「首爾市長之死」朴元淳性騷擾事件 。. 朴 ...

  4. 2020年5月23日 · 一年前,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她跟我說:「我願意讓他自由。. 」她的丈夫是同性戀,在異性婚姻中的男同志,同性婚姻合法的前夕,她發現了這件事。. 她找不到人能夠訴說,迂迴地探詢母親意見:「我有個朋友,她最近發現自己的 ...

    • 畢業遇上好年代,卻沒好境遇
    • 寓言化的、嚮往體制內的「典型中國人」
    • 從東北到湖南的工業迷宮
    • 在極致的環境下,才知道何為「人」

    從電影學院畢業後的那4年,董越以攝影師身分參與電影製作,但始終沒能遇上滿意的團隊與作品,「我做攝影師的這段經歷非常鬱悶,很不愉快,而且感覺愈來愈不好,因為我很難參與到真正有意思的電影拍攝。當時遇到的電影劇本或拍攝環境,我都相當不滿意,覺得離我想像中電影拍攝的樣子,相差太大。很難碰到真正讓人有想法的故事。」 對創作環境失望,卻讓董越透過電影表達創作想法的念頭愈來愈強烈。他一邊拍廣告與MV求生存,一邊尋找創作靈感。2013年,他在網路上看到一則報導談及甘肅玉門能源產業枯竭、人去樓空,照片裡滿街碎石瓦礫,廢棄的建築裡只剩老人居住,這樣傾頹的景象令董越特別有感受,觸發他想拍一部關於一群人被時代遺忘的故事。 故事的圖像在腦海中慢慢成形,起初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董越趕在截稿前幾小時,將劇本寄給西寧FIRS...

    《暴雪將至》以犯罪類型片的外殼,包裹時代嬗變的內核,這是喜愛犯罪電影的董越最初就定好的明確路線:「我那時有個明確的想法就是,不希望做一部純粹的文藝片,我想做類型片。」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的《迷魂記》(Vertigo,1958)、柯波拉(Francis Coppola)的《對話》(The Conversation,1974),影響了董越對電影的看法:「透過懸疑犯罪的外殼,來講述人的異化與迷失,讓我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真實。」 終於有機會拍自己的電影,董越只希望能與眾不同。但當他開始撰寫劇本時,卻發現自己寫下的幾乎是所有犯罪片類型片的影子,「我意識到我不能這樣做下去,我一定要找到自己真正的感受,我不需要為了完成一部電影而選擇一個保險的敘事模式,應該要說出最想說的、呈現出自...

    為了深刻描寫那時代壓抑的氛圍與人物心境,董越透過朋友引介,前往中國東北做了一番研究,「東北是中國相當有名的工業老基地,1997年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對東北的影響非常大。」董越請朋友幫忙把符合劇本角色原型的人都盡量找來,包括老工人、老警察、工廠保衛科的人。 「我當時天天請這些人吃飯,聊天、訪談,將訪談內容錄音並整理。那段經歷對我後來的寫作助益很大,不單是瞭解了這些人在那時代的遭遇、命運與心境,甚至我對他們的言談舉止、音容相貌也有切身的感受。」然而調研結束後,考量不少影視作品以中國東北為題材,便在肖乾操的建議下,轉往同為工業基地的湖南衡陽。 「湖南的雨季多發生在冬天,幾乎是終日見不到太陽,我一聽就覺得,哇啊,這實在太適合我這電影了!」濕潤刺骨的寒冬,不單對人的身體,包括內心都能產生極大的影響,這和《...

    董越回憶起那段最艱困的時刻,原先平穩的語氣有些許起伏,「那段時間很困難,確實是我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我不知道這部電影有沒有機會讓人看到,我自己看不到希望,也很有可能會不了了之,無法進入院線,」這或許是新手導演的必經之路,對一位在他人眼中未有豐富經驗的創作者而言,如何與團隊建立默契與信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總算有機會拍自己電影的他,必須面對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我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這部電影一定要拍完,而且一定要剪完,我自己得首先有耐心,這點我很堅定。」浮浮沉沉這許多年,經歷了結婚、生子,生活因著家庭成型而慢慢穩定下來,電影圈轉了一圈嘗到為人作嫁的不暢快之後,董越更加清楚什麼對他而言是重要的。 電影終究拍完也剪完,順利上映,甚至受到了國際矚目,如今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聽著董越談起這段經過,...

  5. 2023年10月26日 · 誰是惡女? 一個從社會底層爬進奢華生活的弱女子,因為謀生方式甚至是不少人不願意從事的──猶如電影中的網友所說──為老、病把屎把尿,她的金錢來源,便是可疑的? 能因此翻轉生活階級,就肯定涉及犯罪? 烹調高級日本料理的技能,少不得是犯罪的工具? 可偏偏她有不在場證明,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她殺了人。 非常反諷的是,一個和她出身完全相反的媒體界菁英、女強人,姿色、能力、社會資源都處於高端的黃立美,一步一步走上了原先鄙夷的那條路。 黃立美從「高尚人」淪落的過程,充滿爾虞我詐的欺騙。 而何秀蘭卻可以優雅平靜地說出她的童叟無欺:「他們自己要來跟我上床,我會煮好吃的給他們吃,照顧他們,他們自願把錢轉給我,我離開他們,他們就自殺了,這樣有犯罪嗎? 」全然真心實意的照料,這可是嚴謹遵守了專業倫理的付出。

  6. 2017年11月26日 · 2017年10月27日,RCA污染侵權一案由高等法院二審宣判,判決被告公司賠償勞工追加至7.1億。 這場將近長達19年的跨世紀訴訟,涉及職災、公衛、環境等重要議題,訴訟案的勝利為台灣寫下重要的歷史。 本文作者曾長期訪談RCA工殤案員工,就讀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期間並發表「 RCA健康問題之社會建構 」論文。 本文記錄分析RCA員工如何由一個單純環境污染案中,驚覺自身癌症與在職工作環境有關,在身心傷害及家庭破碎中覺知受害、進而自發性串連爭取權益,成為台灣工殤自救集體認知解放的指標案件。 19年來、近千位RCA員工和家庭,他們為台灣所創造的產值,以及在他們身上失去的健康與青春,遠遠超過7億元這個數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