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1. 沒有收到報税表? 即使你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如你在過去每年均須報税,但至今仍未收到最新的報税表,可以透過以下 3個方法向稅局查詢︰. 致電187 8022向稅局查詢是否已向你發出這年度的報税表; 在辦公時間親臨稅局中央詢問組索取報税表複本(地址:九龍啟德協調道5號税務中心地下); 「税務易」帳戶持有人可在「税務易」帳戶內的「税務狀況」部份,全日24小時查詢你是否尚有未提交的報税表. 2. 誰要報稅? 因應每位打工仔均有$132,000的基本免稅額,代表只要你在今個課稅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 年薪超過$132,000 (平均月薪超過$11,000)便有可能要交稅。

  2. 2022年11月17日 · 發布時間: 2022/11/17 09:46. 最後更新: 2022/11/17 09:46. 分享:. 尚未有投資經驗的你或許會疑問,應該選擇哪種投資工具、股票市場投資哪個板塊才有賺錢機會?. 又或者想投資一些波幅大的股票以獲得更大的利潤。. 不過,外國一名專家撰文指出,在金融投資上 ...

  3. 2024年5月15日 · 複息效應(Compound interest effect),是把上一期的投資本金利息,一併存入下一期的新帳單當中,經過長時間堆疊後,初始投資不僅可以賺取以本金計算的回報,還可以賺取累積的利息回報,從而產生指數級增長。 相關文章: 【財富自由】「利疊利」有利有弊 學識善用時間複利 無痛滾出第一桶金. 數碼銀行平台Cashee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Smeetha Ghosh認為,20多歲是作出良好財務決策的最佳年齡,最好開始小額投資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並終生持續,而不是等到50多歲時才開始大筆投資。 愈早啟動,本金利息的價值將隨時間而發揮複息效應,將產生更顯著的回報。 20多歲的青年腦筋靈活轉數快,能短時間內吸收同處理大量資訊,運算能力強勁,但這種長處好容易變短處。

  4. 2023年3月2日 · 自我回答為何勝專業資金經理. 當被問及為何 AI 對專業資金經理構成威脅﹐ChatGPT 回答沒有它午休時間,不需要工資,並且可以比任何人更快地處理大量數據。 此外,更指自己不受人類偏見或情緒的影響,因此可以做出更理性的投資決策。 另外,要求它以專業財富管理機構的身份解釋其組合決定時,它指出「配置國際新興市場股票、以及特定行業的健康技術 ETF ,能捉緊這些領域的潛在增長機會」。 在承認表現優異的目標的同時,AI 亦指自己還考慮了通脹及利率等局部投資風險,同時包括對清潔能源及國防等熱門主題的配置,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 【ET財Talk】債市表現將跑贏股票? 霸菱劉偉達拆解投資機遇及攻守兼備策略. ET財Talk.

  5. 2023年9月19日 · 1. 感性察覺需要理性驗證. 原文:「做到感性察覺,又能脫離情感依附,是投資股票最完美的特質。 在投資選擇過程中,除了技術分析之外,很多投資者還會利用自己的感覺,也是大家常説的「盤感」,來決定投資的標的。 Joel在書中表示,在有感覺之餘,最好能多方驗證,不能單靠感覺就做決定。 2. 耐心非常重要. 原文:「耐心是投資人的美德。 通常最好的東西都會壓軸出現,在投資中也是同樣,好的投資機會不會隨時出現,需要投資者們耐心等待,在專業知識的加乘下,總會尋找到優秀的投資標的。 特別是對於長線投資者而言,不要輕易被市場起伏牽動情緒,急於離場,應該給予更多耐心,堅持自己的理性判斷。 3. 在能力範圍内未雨綢繆. 原文:「身為價值型投資人,我喜歡在事情尚未出錯的時候擔憂,因為這時的情緒成本很低。

  6. 2023年11月12日 · 10大高息基金. 點擊圖片放大. +7. 雖然去年出現罕見「股債齊跌」的現象,但今次介紹的10隻高息基金當中, 有4隻2023年以來都錄得升幅 ,可謂近年少見的財息兼收。 以上按照FSMOne平台的資料列出10大最高息基金,年度化派息率由9.6%至12.1%,當中有4隻在10厘以上,遠比定期存款高息。 排名首位的是「貝萊德全球基金 - 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 (美元) A6 每月派息」,該基金主要投資於投資於亞太區政府公司的高收益定息可轉讓證券,暫時是月月派息。 不過這基金的今年至今表現,暫時累跌近7%。 有個別上榜基金的今年至今表現跌逾1成,所以存在賺息蝕價的風險,下文會詳述。 月月派息逾12厘 僅8年多年就回本 有可能嗎?

  7. 2020年8月28日 · 車志健(Brian Cha)成為近日網絡焦點,以「淹浸式」網絡廣告包括Youtube,fb等,力銷聲稱能幫助提升賺錢能力的網絡課程。. 不少網民批評廣告過份強調導師的賺錢能力,又質疑課程內容不值大額學費。. Brian Cha近日受訪回應網路爭議,到底這些傳授網上營銷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