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20日 · 美國國會. 時間:2021-01-20 17:22.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19日針對布林肯 (Antony Blinken)的人事案召開聽證會。 (AFP) 美國準國務卿布林肯在他任命聽證會上簡介自己身世時說,他把家族多人擔任公職的傳統視為神聖的職責,是向美國報恩,因為美國不僅給他的先人庇護,還給他們好幾代的人非凡的機會。 尤其特別的是,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波蘭裔繼父皮沙(Samuel Pisar)是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行動的倖存者,當年是被一輛美軍坦克救了性命。 布林肯在事前準備的聲明中說,皮沙10幾歲時曾在納粹集中營關了4年,到最後所有的近親和當地小學全部900名學生只剩他一人生還。

  2. 2024年4月23日 · 「像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獨裁政體,正在積極試圖破壞我們歐洲的民主國家。 德國檢察官表示警方22日逮捕了歐洲議會議員克拉 (Maximilian Krah)一名被指稱為Jian G(郭建)的助手,他被控與中國情報部門分享歐洲議會資訊,以及監視德國境內的中國反對派人士。 克拉是德國極右翼政黨「另類選擇黨」 (Afd)在即將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所推派的主要候選人。 歐洲議會去年爆出貪腐醜聞,一些議員和助手被懷疑收受卡達和摩洛哥的賄賂,以影響決策。 在這之後,歐洲議會已經開始對外國試圖影響其議員的行為進行調查。 賴因特克說:「歐洲議會內部的調查必須加快進行。 他並說:「後果必須迅速顯現。 那些攻擊我們民主完整性的人必須被追究責任。

  3. 2018年3月15日 · 美國總統川普所屬共和黨14日跌破大家眼鏡,在重要的賓州補選可能吞下敗仗。 川普撤換國務卿勒森 (Rex Tillerson)掀起的政府風暴,將因此越演越烈。 法新社報導,民主黨人14日欣喜若狂,因為候選人藍姆 (Conor Lamb)在這場具全國意涵的選戰交出漂亮成績單。 他們堅稱,在川普主政的國家交出了1年前想都沒想到的強勁表現,預告著民主黨會在11月期中選舉有好表現。 官方尚未公布賓州補選結果,但根據所有選區回報,在13日投下的24萬多票之中,民主黨候選人藍姆領先共和黨的薩柯恩 (Rick Saccone)579票,兩人得票率分別為49.8%和49.6%。 郡官員還在統計對結果有決定性影響的臨時選票與不在籍選票,但藍姆已在14日凌晨宣布勝選。

  4. 2020年6月1日 · 民進黨網路社群中心主任廖泰翔1日受訪時表示經過分析進入申請頁面申請入黨的支持者高達8成以上使用行動裝置且過半屬於青年族群彰顯行動入黨的核心價值。 廖泰翔:『 (原音)除了看到使用者行為的轉換外,也呼應我們當時規劃「行動入黨」、「入黨行動」的核心目標。 此外,經由小英主席的號召,這次進入申請頁面以17-35歲的使用者占大宗、超過5成,也非常感謝青年朋友對我們的期待與認同,一起以行動改變台灣,一同加入我們。 廖泰翔也提到,民進黨未來會規劃一系列線上或線下的活動,將讓黨員有機會優先參與。 至於是否會安排新進黨員與蔡總統面對面? 廖泰翔說,目前還在討論中,這次在蔡總統的號召下,有非常多年輕朋友的加入,也讓民進黨有了新的氣象,會規劃更多的方式讓青年與民進黨互動。

  5. 2021年5月5日 · 內政部. 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 入出國及移民法. 時間:2021-05-05 08:00.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林詠青. 29歲的雷堤娜是德國、波蘭混血兒,6歲就隨著父親來台居住,一直覺得自己是台灣人。 (翻攝雷堤娜YouTube) 台灣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趨勢,即將大幅影響國內勞動人口結構、導致缺工,如何吸引外籍人才也成為政府努力的目標。 不過,還有一群外國人,他們在台灣土生土長,這群不一樣的「台灣囝仔」認為法令限制繁多,當他們成年後想繼續留在台灣這個家,卻比想像中還要難。 『 (原音)我長得就是個白人,但是……我真的很台啦! 』金髮碧眼白皮膚的29歲德國籍女子雷堤娜 (Krystyna Jensen),一開口說話就飄出濃濃台灣腔。

  6. 2019年4月15日 · 率團來台出席台灣關係法立法暨美國在台協會成立40週年慶祝活動的美國眾議院前議長萊恩 (Paul Ryan)今天 (15日)晉見蔡英文總統。 萊恩在會面中表示,台灣關係法歷經時間考驗及政黨輪替,現在美國國會對台灣關係法精神的支持與40年前同樣強勁,也同樣是跨黨派。 萊恩在與蔡總統會面時表示,他代表眾議員及川普政府率團來台參加台灣關係法40週年慶祝活動,在美國國會,對於台灣關係法精神的支持與40年前通過時一樣強勁。 萊恩指出,他認為台美關係之所以堅固,正是因為美國透過國會的力量加強了台灣關係法,讓它成為執政黨實行的政策。 台灣關係法歷經了時間的考驗與政黨輪替,至今,美國國會依然跨黨派支持這項法案,他認為是因為美國人對台灣非常有感情,也因為雙方有很多共享價值。

  7. 2023年9月18日 · 台美軍事交流. 時間:2023-09-18 18:45.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陳怡君. 我國陸軍有望與美軍路克基地建立常態性交流計畫。 (示意圖/路透社/達志影像) 日媒報導,美軍計劃2025年前在美軍事基地訓練台灣營級部隊。 學者林穎佑及舒孝煌解讀,隨新式裝備籌獲,陸軍應建立類似空軍派駐美軍路克基地的常態性交流計畫,汲取戰術思維強化「打裝編訓」。 日媒「讀賣新聞」報導,美軍計畫在2025年前在美國軍事基地訓練台灣一個營的陸軍部隊,作為其致力協助台灣強化陸軍部隊軍力的一環;此舉目的在幫助台軍在緊急事態的早期作戰階段,有能力可先自己防衛守住國土,以等待後續外來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