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4日 · 突然胃口大開未必是好事,小心你可能是得了這4種病. 針對飲食份量的問題,一般人通常都比較擔心因為心理或生理因素造成的食慾不振,或是長期慣性的飲食過量,這兩種狀況都會造成對健康的危害,不過,其實還有一種飲食狀況也值得關注與警惕 ...

    • 收縮壓與舒張壓相差超過60 Mmhg就叫壓差大
    • 什麼原因會造成壓差大?
    • 壓差增大,發生心肌梗塞或猝死的風險也增高
    • 壓差大且收縮壓過高,代表血管硬化嚴重

    當心室收縮,血液由心臟輸出到周圍動脈血管時,主動脈壓會急劇升高,在收縮期的中期達到最高值為收縮壓,通常也稱為「高壓」;當心室舒張時,血液回流心臟,主動脈壓下降,在心舒末期動脈血壓的最低值叫做舒張壓,也稱之為「低壓」,高壓和低壓之間的差值如果超過60 mmHg,就稱之為「壓差大」。

    而造成高低壓壓差大的狀況,主要是因為老年人血管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老,硬化程度較為嚴重,導致心臟舒張、血液回流時,血管的回彈壓力上不去,才導致高低壓壓差變大。 此外,長期高血壓或罹患其他心臟疾病,導致左心室肥厚、主動脈瓣膜關閉不嚴等問題時,也會出現收縮壓偏高,而舒張壓偏低的壓差大問題。至於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患者,也有可能會出現壓差大的問題。

    據英國JAHA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壓差增大比動脈硬化指數增加更可能造成患者發生危險性或猝死,還有研究發現,壓差85mmHg的人要比65mmHg的人發生心肌梗塞和中風的危險性增長10%以上,且前者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機率更是明顯大於後者。 像是張老太太的血壓狀況,以她的年齡來說,其實收縮壓與舒張壓都還算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甚至舒張壓還算是不錯的數值,所以對於心血管風險還不是太大。

    如果是壓差大,而且收縮壓超過150 mmHg,但低壓正常的情況,屬於單純收縮壓過高的問題,顯示血管硬化程度嚴重,這種情況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經常發生。對於這樣的症狀,還是必須加以控制。 一般而言,降壓藥對於血壓的調節是沒有選擇性的,換句話說,當降低收縮壓的同時,舒張壓也有所下降,但通常服藥後,低壓的下降幅度也會比高壓小的多,因此,建議應該由醫師重新調整用藥,選用時效長、降壓和緩的降壓藥,例如緩釋錠等。同時,醫生可根據患者的個人狀況,適當選用一些抗動脈硬化藥物,例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等。 而如果血壓壓差大患者的血糖、血脂過高,也要進行綜合治療,合理使用降血脂與降血糖的藥物,以減少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積,穩定血管斑塊,同時改善動脈彈性。 延伸閱讀: 一口氣吞了4顆降壓藥還是血壓狂...

  2. 2017年12月22日 · 精神科診所陳豐偉醫師於部落格指出:可將大量空氣吸進血氧最新鮮濃郁的肺底部,將廢氣排出,並帶動相關 肌肉放鬆。 讓心跳緩和下來、穩定血壓,更能穩定情緒停止焦慮。 8. 睡前30分鐘讓腦袋關機. 睡前30分鐘闔上課本給自己關機時間,睡前讀書會使睡覺時腦袋持續,容易失眠。 睡前建議轉移注意力,讓腦袋充分休息。 考前症候群需要看醫生嗎?

  3. 2023年10月11日 · 超慢跑是一種溫和且不傷膝蓋的「有氧運動」,主要用來訓練心肺功能、改善身體平衡感和協調性,特色包括: 節奏快. 強度低. 步幅小. 超慢跑並不會特別追求速度感,當你覺得呼吸會喘的時候,代表速度太快了,試著縮小步幅,放慢速度,認真感受身體的變化,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跑即可。 超慢跑的速度慢,約每小時 6 公里,比健走稍為再快一點,讓心率最心率的 50-70% 區間。 此外,在執行超慢跑時步伐要小、節奏要快,步頻維持在每分鐘180步左右。 超慢跑運動前中後飲食怎麼吃? 運動前. 運動前 3-4 小時, 選擇好消化且小份量的碳水化合物 ,如香蕉、吐司等,可以補充運動時會消耗的肝醣、增加耐力、提升運動效率。 運動前 1 小時,想要補充能量的話,建議以液態碳水化合物食物為主,如運動飲料、果汁。

  4. 2023年2月17日 · 位於金山的田園懷石饗宴「田中芳園」,堅持自然、健康原則,選用當地小農種植有機蔬果及精選金山、萬里在地農家、漁船主,當日現撈、現採、魚鮮、野菜、鮮肉等食材。

    • 田中將大1
    • 田中將大2
    • 田中將大3
    • 田中將大4
    • 田中將大5
  5. 2022年12月23日 · 日期:2022 年 12 月 23 日 作者: 劉思妤 營養師. 資深台語唱將蔡小虎昨日驚傳吃完「柿餅」,到晚間引起劇烈腹痛、嘔吐而緊急住院,經檢查發現原來是腸阻塞。 俗話說醫師怕治咳,土水怕抓漏,肚子痛如同咳嗽,越看似不起眼的症狀,往往人們越容易忽視。 現代人生活作息紊亂,又經常暴飲暴食,出現腹痛、腹脹、嘔吐、排便不順等症狀,千萬別輕忽,這些都是臨床上典型的腸阻塞症狀。 Heho 營養師告訴你什麼是腸阻塞,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防患未然。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什麼是腸阻塞(Intestinal obstruction)? 我們需要吃各式各樣的食物,來獲得身體需要的營養物質,維持身體正常生理機能。

  6. 2022年8月22日 · 不過大多數人在感到口乾舌燥時才補水,其實身體已經在傳達缺水警報了! 喝水以「少量多次」為基準,可在早上睡醒時、飯前、睡前補充適當水分為優。 Q5:喝水過少或過多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呢? 哪些人需要多補充或控制喝水量呢? 喝水量過少,容易出現脫水、便秘、排泄問題,特別是夏天容易流汗,加速身體水分減少、血液變得濃稠,容易有中風危險,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需要注意水分的補充。 因為老人對於的口渴的感知變弱、不易表達口渴的需求,很容易出現脫水狀況;小孩活動量大、疲勞感知度低,常常在能量與水分耗盡時,突然出現「斷電」的情形。 針對飲水過多的情況,在正常的身體狀況下,所謂的水中毒(即低滲透壓性低血鈉),得每日飲水到 10 公升以上,確實不容易發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