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7日 · 肺癌是國人的健康殺手,每年有超過一萬三千人罹患肺癌,死亡總人數更超越肝癌、大腸癌;再者病患於罹患初期因沒有症狀,一旦發現通常都是末期了。 行醫超過20餘年、曾經替約五千名病患執行肺癌手術的臺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財團法人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陳晉興感嘆,肺癌已然是台灣新國病了。 定期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早期肺癌因為腫瘤小,不影響周圍組織,通常沒有症狀,等到出現咳血、聲音沙啞、會喘、骨頭疼痛時,多數已進入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陳晉興指出,目前已有證據顯示,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是唯一可以早期發現肺癌最有效的篩檢工具,「早期篩檢的目的是要早期治療,以盼延長存活期。

  2. 2023年6月28日 · 利他能(Ritalin)是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的藥名,而派醋甲酯是一種神經活性劑,除了利他能,利長能(Ritalin LA)、專思達(Concerta)等藥也都是派醋甲酯。 絕大多數情況下,派醋甲酯用於治療過動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注意力缺陷障礙症(ADD)或嗜睡症。 過動症在台灣盛行率約7~10%,舉凡注意力不足、難以專心完成事務,衝動、過動與浮躁,可能都是過動症的症狀。 不是只有確診過動症的人會服用利他能。 在美國,許多學生、工程師、創業家都會在未經處方下服用利他能跟其他過動症藥品,用來提高專注力、幫助學習考試與工作效率。

  3. 2020年5月26日 · 「我不知道耶。 」她被我問得一頭霧水。 「你不知道? 回診的時候,醫生沒有告訴你抽血檢驗的數字嗎? 」我的音量不自主地提高,這在我的經驗裡,似乎沒有發生過。 「醫生只有跟我說,現在可以打化療,就這樣。 」她無奈地嘆了口氣。 朋友告訴我,或許是因為她的狀況還不錯,化療引起的副作用,都在她可以接受的範圍。 另外,她自己也沒有特別想問的問題,所以每次回診時, 她與醫生的對談,大概不會超過五句。 「不然,你都和醫生說些什麼? 」朋友對我的訝異感到好奇,她接著反問我。 「當我走進診間,我的主治醫師第一句話都會問我『最近好不好啊? 』。

  4. 2021年6月3日 · 溫控治療(低溫療法)在成人心跳停止和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變的應用已趨成熟,透過降溫減少腦部缺氧造成的傷害、改善預後的效益也越來越明確,關於溫控治療在顱腦損傷患者身上的應用準則也逐漸凝聚國際共識。 全台一年平均有上萬名腦創傷(TBI)患者,其中惡化成「難治型顱內高壓」的約300名,未來,溫控治療有機會成為這些患者在生與死之間的最後一道「低溫防線」。 2021-06-03. .文 / 廣告企劃製作. .出處 / 廣告企劃製作.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台灣在2015年將心跳停止和新生兒的低溫治療列入健保給付,事實上,關於低溫治療應用在頭部外傷的討論比其他適應症還要早。

  5. 2023年5月17日 · MBTI測驗(Myers-Briggs Personality Type Indicator,中文: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表)是一份人格類型問卷,透過自我檢測的方式,幫助人們更了解自己跟身邊的人們。 該測驗由心理學家邁爾斯(Isabel Myers)跟母親布里格斯(Katherine Briggs)所設計,兩人都對精神分析學家榮格(Carl Jung)的理論非常著迷,且發現榮格的16型人格理論,可以更廣泛地被應用到現實世界中。 二戰期間,這對母女著手研究、開發人格評估指標,希望藉測驗幫助人們理解個體間的差異,爾後經過多番優化,成為現代火紅的MBTI測驗。 邁爾斯跟布里格斯相信,做完MBTI的16型人格測驗,更能有效選擇適合自身特質的職業,過得更健康、幸福,提高生活滿意度。

  6. 2022年10月14日 · 3招改善飛蚊症. 飛蚊症7成是玻璃體退化與視網膜分離造成,飛蚊症症狀的視野有點狀、線狀的物質,原因可分為3大類,大多數的飛蚊症不需要治療,飛蚊症會消失嗎? 如何改善? 2022-10-14. .文 / 游奕凱.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飛蚊症症狀是什麼? 談到飛蚊症,可先從眼睛的結構開始說起。 人的眼球內部有4/5是玻璃體,出生時玻璃體就充滿在眼球內,並在發育後體積變大撐住眼球壁,構成眼睛的球狀。 玻璃體是一膠狀物質,透明的玻璃體可能產生雜質,或隨著年紀增長而液化。 而視網膜在眼睛的最底部,因此可以看到視網膜前的一切物質,當看到這些雜質時就是所謂的飛蚊症。

  7. 2018年10月19日 · 2018-10-19. .文 / 李丞騏.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問8健康新聞網. 字級. 收藏. 分享. (更新時間:2019/12/21)資深醫藥記者、現為電視名嘴及國防醫學院講師的全嘉莉,近日於個人臉書上公布,她的先生陳萬達於本月14日,因腦癌離世,全嘉莉文中寫到,陳萬達是於去年10月確診罹患腦癌,且是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簡稱GBM),1年多來雖積極治療,但仍不敵病魔。 過去,也曾有不少名人死於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的例子,甚至有醫師表示,一旦發病,超過7成會在1年半內死亡,可以說是神經外科醫師與病人、家屬的夢魘。 (記者:吳孟瑤) 圖片來源:取自全嘉莉個人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