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7日 · 每發射 1 公斤衛星上太空,約需花費 300 萬元新台幣,要將數量眾多的衛星打上太空,就需要對發射成本「斤斤計較」,降低成本的關鍵就藏在衛星的「重量」與「體積」。 來自台灣的張量科技,其王牌產品:球型馬達,這項全世界絕無僅有的秘密武器,可望省下微型衛星 20% 的重量與體積, 被認為有望改變現在的太空產業結構。 今年 6 月,張量科技的球型馬達控制系統,就要和 SpaceX 的合作夥伴、波蘭衛星商 SatRevolution 一同搭著 SpaceX 發射火箭,上太空驗證。 球型馬達:4 名高中生從「科展題目」發想的創業點子.

  2. 1 天前 · 9題小測驗看你是否擁有IQ金頭腦. TO 推薦熱門書摘 2024-06-03. 看更多文章. AI 政府轉型賽,全球起跑! 本期 TO Highlight 聚焦 AI 治理主題,在 AI 已為產業帶來翻天覆地影響的時間點,加緊討論「我們需要的 AI 政府」。 期待政府轉型、發展 AI 時代下全新的政策指引,為產業打造創新空間與護欄。 閱讀專題. 如何客製化台灣 AI 發展道路? 先剖析美國、韓國、新加坡獨特 AI 戰略. 政府 AI 轉型的頭等大事:發展主權 AI——6 大戰略鞏固 AI 國力. 歐盟頒布全球首部 AI 法案,他們想怎麼監管在境內做生意的企業? 特別企劃. 在 Computex 看見 AI PC. AI 人工智慧. 商業故事.

  3. buzzorange.com報橘

    《 CitiOrange 》希望建立公民能積極參與並採取行動的網路環境,一起打造對我們與下一代而言都更美好的台灣。 《 VidaOrange 》關注科技無暇精算的所在,聚焦職場、心理、健康、理財和消費議題,提供與眾不同的視野。 「報橘」旗下共有三個主題社群,包括《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以及《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三個媒體社群,持續提供各領域的創新趨勢與觀點,協助新世代台灣人提升競爭力為主要任務。

  4. 2021年5月28日 · Gogoro. 2021-05-28. 分享本文. 每一台 Gogoro 騎士的背後,都會有個後座乘客。 他可能是朋友、伴侶、家人,後座的乘車體驗與騎士的幸福感成正比。 Photo Credit:《科技報橘》李承彧、潘皓昀攝影. 台灣社會疫情持續三級警戒中,若因工作性質無法遠端工作,改變通勤方式、盡量降低公眾接觸就是最好的備戰方式了! 在台灣,城市代步工具膝反射直覺就是要買台機車,但現在問題來了,關於代步工具,聰明的你該怎麼買,才能獲得最高價值? 以往大家在 看選車指南 時,思考的不外乎是速度、性能、價錢,或是把騎乘的體驗重點都著重在騎士身上。 欸欸欸,想請問各位看官是否忘記,每個帥氣的騎士(aka 司機)背後,還有個後座?

  5. 2022年3月1日 · 邵元婷. 2022-03-01. 分享本文. 台灣電動巴士產業成熟了嗎? 在2021 年紛紛看到各家業者開始加入戰場,許多老牌業者紛紛擴大產能,也見新玩家參戰,響應行政院2030 年客運全面電動化政策。 此番推動台灣智慧、永續運輸新政,鴻海也不落人後。 由鴻海集團與裕隆集團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科技,於去年開發出首款電動巴士Model T,並且即將在三月初首次交貨給台灣客運業「南霸天」的高雄客運。 Model T 電動巴士很快就會在高雄上路,也打響電動巴士市場今年度第一記響雷。 《TechOrange 科技報橘》本次搶先開箱鴻華先進電動巴士Model T,並且邀請到鴻華先進科技總經理特助郭耀聰分享 Model T 設計概念與技術;另外也獨家專訪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談談鴻海的電動車發展願景。

  6. 2021年9月3日 · 新版 55688 App 智能系統新增自選優惠折抵內容讓消費者可自行選擇折抵方式,台灣大車隊今年三月新增中信紅利點數折抵車資功能後,累計提供高達 7 種點數折抵車資方案業界第一,服務設計更得到超過 9 成會員的滿意回饋。 以台北車站到 101 大樓車資平均 280 元為例,叫車若同時選擇 HAPPY GO、UUPON 點數付款,可同時享有兩者各 80 點折抵 20 元的多重折抵優惠,立刻現省 40 元,其餘的 240 元如果中信紅利點數足夠,還可選擇一次全額折抵,讓消費者省錢搭車好輕鬆!

  7. 2020年9月29日 · 本文是《商業周刊》從旁側寫張忠謀的精華,並集結成一書《 器識:張忠謀打造台積電攀登世界級企業的經營之道 》。 從創業、拓展、交棒,張忠謀如何把台灣推向世界屋頂? 我們該如何解讀「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的策略性思考、經營之道? 這篇文章僅用短短 4500 字,忠實紀錄了台積電的 30 年歷程。 (責任編輯:鍾佳瑀) 二 一七年十月二日,台積電宣布董事長張忠謀將在二 一八年六月正式退休。 回顧張忠謀宣布退休前的一個月,他已將台積電下個十年的三根樑柱布局妥當,這是教父級人物策略性思考後的縝密安排,更是延續台灣半導體業在全球影響力的深謀遠慮。 本文深入分析,三十年來他如何帶領台積電,從一個在工研院中窩居一角的小生產線,變成市值六・七二兆元的世界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