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8日 · |司法動態. 本文將告訴你,當我們被假帳號騙,該如何向平台要求賠償! 去(2023)年底,社群平台 Dcard 驚傳被檢調搜索。 這是因為,警方陸續接獲多起民眾報案,指其涉及詐騙、兒少、妨害名譽等案件,於是檢警派員到其總公司發動搜索,引發熱烈討論。 關於搜索 Dcard 或調取資料是否合法等,可參見法白另在商周周刊的文章《 Dcard遭搜索,到底該不該給檢警資料? 在社群平台傳訊息很不安全嗎? 》。 本文則試圖從「被害人權益保護」的角度切入:如果我們在平台上被假帳號詐騙,造成財物損失,該如何向平台要求賠償? 若平台未盡管理責任,就有機會透對平台求償. 曾有位 A 醫師在網路論壇上,發現名為 Iamthequeen 的帳號,留言指稱 A 醫師為庸醫、黑心醫生。

  2. 2024年5月24日 · │政治熱議. 頻道 2024-05-24. 國會改革系列:你真的看過條文了嗎? 一條條拆解,評論國會調查權的修法! |政治熱議. 頻道 2024-05-24. 國會改革系列:「手段越強力,保護越周到」藐視國會罪為何起爭議? 德國經驗有何借鏡? |政治熱議. 新聞 2024-05-22. 改革國會卻架空國會 萬人包圍立院喊重回協商. 探索頻道. 三思而後行? 談談消費者的契約審閱權! |法學白話文. 租來的頂樓加蓋,被當違建拆掉怎麼辦? |法學白話文. 大家曾一起買地,現在吵架了要怎麼分? |法學白話文. 遺產該怎麼分才公平? |法學白話文. 時事要聞. 法律白話新聞 2024-05-28. 法律白話新聞 : 監察院批國會改革法案違憲 黃國昌否認並推動廢除監院.

    • 法律扶助的項目
    • 法律扶助的對象
    • 申請法律扶助的費用
    • 申請法律扶助的方式

    依據法律扶助法第4條規定,法律扶助的範圍包括請求法扶律師在訴訟、非訟等司法程序為其出庭辯護、請求法扶律師為其進行調解、和解、請求法扶律師撰擬法律文件、提供法律諮詢或其他法律事務上必要之服務。換句話說,前面那些貴鬆鬆的律師服務,大致上都被法律扶助法包含進去了!

    而今(2015)年,法律扶助法修法完成三讀通過,擴大了得聲請法律扶助的對象。(橘底為舊法已提供保護之對象,黃底則為新法追加之對象。) 基於法律扶助之目的,舊法原來只允許中低收入戶可直接獲得法律扶助而不用審查其經濟能力(資力),但是考量社會上存在許多特殊境遇家庭,其經濟情況雖不符合中低收入戶規定,但仍難以自力聘請律師進行司法程序。 因此新法加入特殊境遇家庭、債務清理之債務人、外勞人士及外籍配偶。其中特殊境遇家庭則包含獨居之人、遭配偶遺棄之人、家暴、未婚懷孕婦女、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生活發生重大變故之家庭等。 另外,由於一般國人不諳法律,若使其獨自面對刑事程序,常因不知如何應對,可能會在警察會檢察官面前講錯話,甚至當檢察官、法官以不合法的方式進行司法程序時,國人更可能因欠缺法律知識及經驗而無...

    打官司要支出的費用分為三種:律師酬金、裁判費、訴訟必要費用。申請人所需負擔的費用必須視法律扶助基金會給予的扶助屬於「全部扶助」與「部份扶助」來判斷。按照法律扶助法第31條規定,中低收入戶及特殊境遇家庭應獲得全部扶助。其他則按照「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申請人分擔酬金及費用審查辦法」及「受法律扶助者無資力認定標準」之規定給予部份扶助。也就是說,只有經法扶基金會審查後給予「全部扶助」的申請人才能完全免除律師酬金及裁判費、訴訟必要費用。若是法扶基金會經審查後給予「部份扶助」,申請人仍必須分擔整體費用的1/2~1/3之費用。法扶基金會也可以依照不同的情形給予不同的扶助比例。 裁判費是繳納給法院的費用。換句話說,打官司不是免費的:原告起訴後,法院會按照民事訴訟法之規定,根據原告起訴的事由以及請求的財產...

    (圖片取自法扶基金會網站) 申請法律扶助的方式請直接參考法律扶助基金會網站(http://www.laf.org.tw/tw/a2_3_1.php),或是打電話或親自赴法律扶助基金會詢問!但是要注意,如果有下列情形,則法律扶助基金會不會給予法律扶助: 1. 一、依申請人之陳述及所提資料,顯無理由。 2. 二、申請人勝訴所可能獲得之利益,小於訴訟費用及律師報酬。但所涉及之紛爭具有法律上或社會上之重大意義者,不在此限。 3. 三、同一事件依本法或其他法律已受法律扶助,而無再予扶助之必要。 4. 四、同一事件申請人已選任律師;法院已指定辯護人或指定律師擔任代理人或輔佐人。 5. 五、對基金會之訴訟。 6. 六、於中華民國境外所進行之訴訟。 7. 七、同一事件業經基金會或分會駁回確定,而無其他新事實...

  3. 2024年1月28日 · 梁維珊. 2022-10-16 發佈. 2024-01-28 更新. 親屬過世後馬上去提款,小心觸法唷! |生活日常. 一般民間遇到家中長輩往生後,不少親屬會拿往生者的印章、存摺或提款卡,將其生前帳戶裡的錢領出。 不論基於什麼原因去領過世長輩的錢,都可能有法律問題。 但若是出於善意目的,為往生親屬治喪,而動用其生前存款,應如何避免法律上的風險,就需要讀者多加留意! 據報載,一名女子在父親過世隔日,拿著父親的印章及存摺,把他在農會帳戶內的餘額7596元領出,交給弟弟置辦喪禮,卻引起另一名胞弟不滿,對姐姐提告偽造文書罪。 最後,被屏東地方法院判處2個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緩刑2年。 一般民間遇到家中長輩往生後,不少親屬會拿往生者的印章、存摺或提款卡,將其生前帳戶裡的錢領出。

  4. 2023年3月1日 · 發生什麼事? 經統計,暴力樣態以「不合作、不友善」的模式最多。 這可以從全民健保制讓病人得以享有充分的醫療資源說起,此時醫療人員的作業量大幅提升,又因長時間的等待、照護品質不良或吵雜的環境等,都很容易成為醫病爭執的開端。 過去本土研究指出,在台北市某醫學中心,醫療暴力案件的發生以精神科病房與急診為最大宗,其中多數與患者自身病況相關;在我們針對近三年判決的資料整理當中,也可以看出急診室的暴力事件是病房、門診與診所的數倍之多。 曾在醫學中心急診室工作多年的A是一名護理師,各類型態的醫療暴力閱歷不少,令人聞之色變的酒醉潛在鬧事患者,在他看來也是司空見慣,同仁已有一套制式的流程應對。

  5. 2023年3月5日 · 林紘宇|「獨立董事」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嗎?. - 法律白話文運動. 林紘宇. 2018-03-07 發佈. 2023-03-05 更新. 林紘宇|「獨立董事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嗎?. 如果有個只需漫步在藍天白雲沙灘上,偶爾下水跟魚群拍照,再把照片Po上IG,還有年薪約新台幣300 ...

  6. 2023年4月4日 · 其實簡單來說,《勞基法》的規定是,只要公司付給勞工的錢,是勞工因為工作取得的報酬,而屬於經常性給與,不論公司幫他取了什麼奇怪的名字,都是工資。 也就是說,不管雇主將薪資結構設計得如何複雜,在勞動法的世界裡,判斷它到底屬於經常性給與還是恩惠性給與的關鍵就是,如果這筆錢在制度上通常屬於勞工提供勞務所得,並在時間上可經常性取得的報酬,就是經常性給與。 我們來看看常見有爭議的例子,大家就會比較好懂了。 績效獎金. 有些公司會主張績效獎金不是工資,而是激勵員工、感謝員工對公司奉獻的恩惠性給與。 例如客運業者會有載客獎金、路線獎金;空服員販售免稅商品也會有類似的績效獎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