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9日 · 《文章目錄》 頭部熱氣循環的重要調節員:百會穴和太陽穴. 預防夏天中暑,挑帽子2大重點! 夏天戴帽子防曬 別忘了偶爾脫下讓頭皮呼吸. 帽子預防中暑非萬能 戶外活動多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頭部熱氣循環的重要調節員:百會穴和太陽穴. 夏天戴帽子,絕不是單純為了追求時尚流行而已!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頭部有許許多多的穴位,其中以「百會穴」和「太陽穴」尤其重要,是頭部氣血循環的開口,主導著熱氣的循環。 預防夏天中暑,挑帽子2大重點! 夏天配戴合適的帽子,不但可以遮陽、減少紫外線對皮膚和眼睛的傷害,也可以幫助頭部穴位抵禦過熱的陽光刺激,進而避免曬到中暑。 只是,坊間帽子的選擇太多,挑選時一定要把握住「遮蓋範圍大」和「散熱快」2大重點!

  2. 康涵菁中醫師表示,乾燥症的正確名稱為「修格蘭氏症候群」,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 這類患者因自身免疫系統會攻擊唾腺和淚腺等外分泌腺體,因此常會出現眼睛乾澀、口乾舌燥等症狀;就連皮膚、頭髮、鼻腔,甚至私密處都有可能因此受到影響而有乾燥的表現。 不論男女都有可能發生,但根據統計乾燥症大多仍好發於40~50歲女性身上。 不過,康涵菁中醫師也提醒,要確診民眾有無修格蘭氏症候群問題,除了須符合病人主觀認為,眼睛乾澀及嘴巴乾燥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外;還需另外符合一些客觀的檢測及切片,且排除可能造成乾燥症發生的用藥(例如:抗組織胺),才能確實判定。 若是屬於繼發性的乾燥症,還可能同時併有其他內科及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

  3. 《文章目錄》 Q1:我確診了,有什麼公費藥可以吃? 申請Paxlovid、Molnupiravir可經過視訊、電話問診. Q2:我確診了,符合口服抗病毒藥物的適用條件嗎? 輝瑞Paxlovid. Q3:我確診了,可以請親友幫忙代看診、代領口服抗病毒藥物嗎? 親友代領藥流程. 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 Q4:我確診了,如何能吃到清冠一號? Q5:清冠一號如何領藥及付費多少、要吃多久? Q1:我確診了,有什麼公費藥可以吃? 預防輕症變成中重症中西用藥:輝瑞Paxlovid、默沙東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清冠一號.

    • 00919.TW1
    • 00919.TW2
    • 00919.TW3
    • 00919.TW4
    • 00919.TW5
  4. 《文章目錄》 夏季白帶分泌多,這樣吃問題多. 夏天調理陽氣,健脾茶飲去除白帶. 中醫推2道茶飲,預防緩解白帶症狀. 夏季白帶分泌多,這樣吃問題多. 一般來說,經常熬夜、壓力大,人體的抵抗力會下降,就容易造成私密處感染,當白帶顏色從透明變成白色、黃色或綠色,代表陰道或子宮頸受到感染。 李佳穎中醫師表示,除了病菌感染會造成陰道分泌物和白帶增多以外,經常攝取屬性寒涼的食物,例如冰淇淋、刨冰、西瓜、鳳梨、水梨、番茄,或用大黃瓜等瓜類烹煮的料理和湯品,都會損及脾胃功能和陽氣,導致白帶和分泌物增生。 中醫稱白帶為「帶下」,若主管體內水分和分泌物運化代謝的脾胃功能失調,身體就會排濕不暢,就容易導致白帶變多。

  5. 2024年5月5日 · By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關鍵字: 吳明珠 熱敷 關元穴 腰背痠痛. 女性經期腰痠背痛怎麼辦? 中醫師指出,不少女性在月經來潮前後常會伴有腰痠背痛的感覺,於是多採用捶打腰背來緩解腰背痠痛。 事實上,這種做法幫助不大,且弊多於利,建議可採熱敷或食用藥膳,藉由食療緩解症狀。 《文章目錄》 熱敷解痠痛 切勿捶打腰背. 暖腰先補腎 少吃生冷食物. 《補腎藥膳:緩解腰背酸》 補腎藥膳一/巴戟山藥茶. 補腎藥膳二/黑豆雞腿湯: 中醫師吳明珠指出,腰痠背痛不是病,但卻很難根治。 而許多女性在經期或多或少都有腰痠背痛的現象,這多是因為體弱、肝腎不足、寒氣鬱積所致。 嚴重時感覺腰部如繩纏一樣又緊又痛,直到月經結束才會逐漸減輕。 熱敷解痠痛 切勿捶打腰背.

  6. 2024年5月13日 · 9點前一定要吃早餐! 中醫師「十二時辰經絡養生」大公開. By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關鍵字: 中醫 養生 健康 經絡 周宗翰. 不只工作、上班有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想要成功養生其實也有SOP可遵守! 中醫師表示,民眾想要維持健康體魄,不妨遵循老祖先的智慧,善用「十二時辰經絡養生」來休養生息,就是輕鬆鞏固健康的好方法! 《文章目錄》 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天時! 學會休養生息是關鍵. 中醫師顧健康有訣竅,十二經絡養生法大公開! 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天時! 學會休養生息是關鍵.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想要成功養生最簡單的方法不是藥療也不是食補,而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7. 4 天前 · 1.合谷穴:位於手部大拇指和食指交會之虎口處,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經常按壓可清熱消火、疏通氣血、散風邪。 穴位示意圖。 (攝影/黃志文) 2.列缺穴:位於手部前臂橈側緣,橈骨突起之腕橫紋上1.5寸之凹陷處。 屬於手太陰肺經,有宣肺裡氣、通經活絡、清熱降火之效,可改善頭暈和頭項部症狀。 穴位示意圖。 (攝影/黃志文) 3.三陰交穴:位於腳踝內側上3寸,在脛骨後凹陷處,屬於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的交會處,故名三陰交穴,具有滋陰、清熱的作用。 穴位示意圖。 (攝影/黃志文) 4.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的凹陷處,屬於足太陰脾經,具有滋陰、清熱的作用。 穴位示意圖。 (攝影/黃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