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19日 · 記者陳柔蓁台北報導紡織大廠聚陽1477啟動現金增資認股案用於償還銀行借款將發行2200萬股2萬2000張認購價136元昨聚陽股價收報196.5元換言之認新股利潤空間有44%。 聚陽公告,員工認股股數依公司法第267條規定,保留發行新股總額15%計330萬股,由公司員工認購。 原股東認購比率為增資發行新股之75%,計1650萬股,由原股東按增資認股基準日股東名冊記載之股東持股比例認購,參與現增最後買進日為本月22日。 另提撥增資發行股數之10%、220萬股,以公開申購方式對外公開承銷。

  2. 2022年6月2日 ·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摩報告表示由於投資人對通膨打擊需求的擔憂成衣大廠聚陽1477年初至今出現股價修正但大摩認為投資人忽略了結構性利多因素強調現在是一個好的進場點維持優於大盤」,目標價235元大摩報告指出市場擔心通貨膨脹會打擊需求導致聚陽的訂單削減。 但是除了對時尚產品需求增加之外,聚陽仍可見運動和機能服飾的強勁需求。 聚陽對前景充滿信心,原因包括曝光度不斷上升,並專注於機能服飾;時裝專業化,需求旺盛;公司處理緊急訂單的能力,為今年第3季收入提供了上行潛力,主要可能由日本和美國客戶推動。 大摩預計,聚陽2022年營收將年增14%,並在2023年再成長8-9%。

  3. 2023年12月26日 ·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成衣大廠聚陽(1477)2024年整體產能預計年增1成,利基型運動機能服飾可望帶旺獲利表現,現階段手上訂單看到明年第2季,第4季出貨量可望季增10%至15%,獲利進而有機會呈現季增,聚陽今終止連3跌,盤中高點觸及347元、漲幅3.58%。 聚陽分析客戶現況與展望,發現美系客戶在需求暢旺之下,採購走向正常化,明年4大客戶的市佔率都可望獲得提升,最大客戶的出貨比重也將從2成往上增加,而目前歐美客戶傾向從東南亞採購,聚陽90%產能集中在該地區,已經擁有地利優勢,符合客戶要求的供應鏈垂直整合。

  4. 2023年11月1日 ·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紡織大廠聚陽1477今天公告第3季每股盈餘EPS5.47元季增64.26%年增19.17%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紀錄聚陽看好美系日系客戶大單能見度持續至明年首季印尼新產能也可望帶旺明年營運更上一層樓。 聚陽指出,受惠於美系客戶庫存去化階段已經落幕,第4季訂單動能因此相當強勁,在產能有限的情況下選擇利基型訂單出貨,表現相當可期,新客戶給予的訂單至少也將貢獻2%營收,營運團隊持續鎖定既有客戶的長期合作計畫,爭取成為客戶的主要供應商。 聚陽預計今年下半完成印尼新廠一期工程,未來總廠房數上看6座、共計180條生產線,今年底會有48條產線準備就緒,可望提升明年10%至15%產能,應對客戶強勁需求,此外,也將有32條產線會在明年陸續開出。

  5. 2024年1月3日 · 財經 > 證券產業. 聚陽12月、Q4、2023年營收皆創歷史新高. 2024/01/03 14:56. 聚陽去年12月、第4季、2023全年營收分別創下歷史單月、單季、全年新高。 (聚陽提供)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紡織成衣大廠聚陽(1477)原受市場預期,其2023年業績表現將年減個位數百分比或相對持平,不過,營運團隊今天盤後發布的去年12月營收數字,呈現強勁的月對月、年對年成長,創下歷史同期新高紀錄,帶動第4季達到歷史同期新高,全年業績也寫下新猷。 聚陽在印尼新產能助攻之下,2023年12月營收32.35億元,月增33.93%、年增31.07%,創下歷史同期新高;第4季業績總共81.28億元,季減12.33%、年增10.38%;去年全年營業額累計為324.58億元、年增1.17%。

  6. 2024年2月20日 ·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成衣大廠聚陽(1477)董事長周理平、執行長周心鵬今共同亮相,父子兩人連袂指出,觀察今年首季表現,2024年已有好的開始,除了全年營收超越2023年,獲利也將連續7年成長,現已觀察到客戶回補庫存的循環提前開始,聚陽上半年將創佳績,下半年孟加拉、越南、印尼3座新廠相繼投用,帶旺後續營運。 周理平之子周心鵬甫於今年1月17日出任聚陽執行長,據他觀察,今年產業不確定性因素包括適逢全球選舉年,以及高通膨環境將影響市場消費力道,不過,由於客戶庫存已經去化,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部分品牌商針對相關產品展開庫存回補,且今年上半此一力道更為強勁,是上半年業績暢旺的主因之一。

  7. 2016年10月26日 · 記者陳柔蓁台北報導曾有紡織股后美譽的成衣大廠聚陽1477),一年來股價重跌近5成台系投顧機構認為未來3年聚陽年複合成長率與獲利能力難見起色並調降對聚陽持股未來一年目標價亦低至106元以昨25日收盤價127.5元計還有超過15的跌幅。 受惠於2013至15年全球快時尚風潮,造就聚陽年複合成長率一度高達27%,可惜今年來歐美零售端大吹寒風,經濟不景氣,消費者偏好變化劇烈,從以往喜好流行時尚款,改抱耐用、持久設計,讓各大通路品牌上半年庫存去化相當吃力。 聚陽今年原預計開100多條產線的計畫,也修正為40至45條;加上品牌排名更迭,Gap、Kohl’s、Target等業績難見改善,紛紛改以「低庫存」為管理策略,未來聚陽訂單能見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