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1日 · 為此,莊明雄和刑事局電信偵察大隊的電信警察們一頭栽入「創意私房」的偵辦裡,很快利用資訊手段,成功在 高雄抓到其中一位名為「風雲哥」的台籍管理幹部, 再從通聯紀錄和IP位置等比對出其餘參與的論壇成員,挖掘出這個上架20萬餘部影像,會員數將近5,000人的大型論壇,發覺背後是一個運作極其縝密的組織。 透過資訊流和人流,檢警在2021年成功破獲「創意私房」背後的台籍管理幹部,但主嫌老馬仍然在逃。 (攝影/林彥廷) 「創意私房」背後組織包含經營者「老馬」和旗下11名幹部,從整理論壇、後製影像、管理帳目到付錢給各種性影像的製作者等,彼此各司其職;並靠著向會員收取人民幣1,800元(約新台幣8,000元)入會費等手段,粗估成立數年來從私密影像獲得收益超過新台幣3,000萬元。

  2. 2022年8月28日 · 我們可以參考日圓近5年兌新台幣的歷史高點,2019年8月,新台幣1元可以兌換3.3日圓,1美元可以兌換105日圓,也就是3年前花新台幣100,000元,可以換330,000日圓到日本旅遊,但今年,同樣金額的新台幣能換到超過450,000日圓,整整多了120,000日圓、約多了3成5,相較2019年,等於現賺了新台幣20,000多元。 日圓貶值、新台幣就相對變大了,意思是花同樣金額的新台幣可以買更多日本商品。 雖然因為COVID-19疫情關係,台灣人暫時無法像往常一樣輕鬆赴日旅遊,所以很多人就紛紛轉往線上購物,在日圓貶值下,如果直接上日本購物網站購買商品,有些商品幾乎相當於5折價格。 (不過,匯率和幣值為什麼會有高低起伏呢? 延伸閱讀: 【政策篇】讓人借錢的藝術:日本政府如何控制貨幣救經濟?

  3. 2021年7月28日 · 1. 減班勞工人數暴增,77.6萬人工時縮減. 疫情下勞工面臨的處境,可能有工時縮減、失業或退出勞動市場三種情況。 由於經濟體中原本就有一定數量的勞工處於這三種狀態,在分析這三種情況各自的變化規模與比例時,必須考慮疫情之前的狀況,才能估算受到疫情衝擊的變化,因此我們在分析去年(2020)1月至今的數據時,會以2019年同月份的數據為基準,來衡量疫情衝擊的規模。 去年3月台灣疫情開始升溫,對經濟活動的衝擊明顯擴大。 從 協議減班 的實施勞工人數資料觀察,去年2月底僅1,662人,3月底增加至7,916人,隨後一路增加至去年6月底達到31,816 人為高峰。 然而,協議減班統計僅限於有向勞政單位申報的廠商,實際上有更多廠商並未依規定申報,無法反應整體勞工的全貌。

  4. 2023年6月25日 · 李易安. 楊子磊. 無論是戰後「米荒」,或近年「蛋荒」,在經濟學者吳聰敏的分析裡,其實都躲不掉「價格管制政策」這個結構性因素。 書寫台灣經濟史,吳聰敏希望以史為鑒,同時對經濟原理做科普,讓民眾能辨別政府的哪些經濟政策有問題,避免政府為了選票考量而討好民意,或為了避免溝通成本,而選擇不符經濟原理、傷害市場機制的政策。 今年甫出版的 《台灣經濟四百年》 是台灣目前跨度最長的經濟史著作,上起荷治時期、下至21世紀:在書中,作者吳聰敏嘗試以經濟觀點,解釋17世紀台灣原住民的「強制墮胎」制度,也從數據和史料切入,分析「美援」對台灣戰後經濟的貢獻。

  5. 2018年9月26日 · 一般民眾又該如何分辨? 身為全台最大的BBS電子布告欄系統、平均上線人數為5~10萬,PTT卻在今(2018)年9月15日罕見地宣布「浮濫註冊情況日趨嚴重,即日起暫停受理使用者新帳號之申請」。 由於時間點剛好在大阪駐日辦事處處長輕生事件過後,台灣社會又將迎來年底的九合一大選,暫停帳號申請一事,讓大眾討論再次聚焦到「輿論操作」對社會的危害上。 其實早在2015年,台灣的政治力量就開始有意識和方法地經營網軍,他們授權行銷公司,以金錢作為動力,透過社群媒體,不斷在公共政策及特定意識型態上,產製和滾動一陣又一陣讓人難辨真假的輿論風向。 丞相,「人工風向」起了. 2015年6月,凱文(化名)有長達4週的時間幾乎寸步不離自己電腦和辦公室,身為專案操作人員的他,正焦頭爛額地思索如何打贏這一場「戰爭」。

  6. 你以為台灣罷工潮是近幾年的產物嗎? 事實上,日治時期,光是有文獻記載的台灣罷工事件就超過百起。 最早的罷工是1898年艋舺碼頭封箱工人罷工,但當時並未有工會組織。 1903年,建築木工不滿工薪被砍,找上土木承包業者進行「團體協商」,成功爭取到每日工資由50錢提高到1圓以上,該協約並受到台北廳當局認可。 這群建築木工後來隨即成立「台北大工組合」,成為台灣第一個現代工會。 他們1908年再度發起罷工,要求調薪,聚集了270多名工人在圓山公園 示威 。 1920年代,台灣全島更是瀰漫著一股勞權崛起的意識和風潮。 1927年,因資方不當裁員,有上千會員的高雄機械工會發動 「全島總罷工」 ,串連台灣鐵工所、日華紡織、嘉義營木所等工人一起罷工,最後演變成全台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超過40家工廠的聯合大罷工。

  7. 社會觀察. 投資. 虛擬貨幣. 《報導者》9月7日刊登的 〈演戲開戶當人頭、貢獻信用擔風險,線上博弈員工變「洗錢工具」〉 一文從博弈產業觀察洗錢犯罪現象,但「博弈」產業只是洗錢犯罪的一部分,目前台灣的地下市場更多的不是「奕智博」這樣樹大招風的博弈產業,而是以賭博網站、投資網站綜合包裝的詐騙網站,過去靠傳統的電話詐騙犯罪生存或靠聚眾鬥毆、暴力討債賺錢生存的團體,開始改作免洗網址一換再換、檢警稱之為「賭博詐欺」的投資詐騙,並發展出完整產業鏈,吸引一般大眾「應徵」。 投資詐欺,名校會計系畢業生也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