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4日 · 2024-01-04. 分享本文. 2023 年 AI 題材火熱,AI 時代宣告來臨,加上 2024 年迎來 AI PC 元年,帶動電子五哥包括緯創、廣達、英業達、仁寶以及和碩 2023 年股價表現不俗同時也都樂觀看明年展望。 緯創是 2023 年十大飆股之一. 2023 年全年漲幅最強勢的緯創 ( 3231-TW ),漲幅高達 235%,更擠進 2023 年台股上市公司前十大飆股。 緯創先前指出,2024 年整體伺服器成長將顯著優於 2023 年,尤其以 GPU 伺服器為最主要的成長動能。

  2. 2024年1月22日 · 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2330-TW)(TSM-US)法說會驚豔法人,上周五(19 日)台股開盤大漲,最高漲幅達 6.3%,盤中市值大增將近台幣 9600 億元,前一晚美股 ADR 率先大漲,強升 9.79%,收每股 113.03 美元。

    • 遇到貴人,讓大立光的奇幻旅程就此起飛
    • 也不是每個股東都一路挺到底,還有很多人想搶生意
    • 延伸閱讀

    林耀英的貴人,是三芳化學的三位創辦人之一,鄧秋水。鄧秋水是台塑第一位專業經理人,也是南亞第一任總經理,鄧秋水離開台塑之後,和林瓊璋、王敬堂共同創辦三芳化學,直到現在,三芳都還是全球最大的運動鞋人工皮革公司。 鄧秋水接到林耀英的投資邀約,請人研究二個星期,從鏡頭產業的特性、產品是否容易被取代、所需資本深入分析,最後決定引入一批股東,加上旗下一家工廠的資金,投資林耀英的大根精密,這家公司的初始資金只有2500萬元。 「大根創立初期,得到鄧秋水的大力支持。」一位了解大立光早期發展的產業人士透露。本刊向三芳化工董事長林孟經求證,他也證實鄧秋水早期曾投資大立光。但在鄧秋水過世後,當年持股也因此賣出。 「大根精密第一年就打平,接著年年都賺錢」,他說,網路上對大立光早期股東的許多傳聞「都不正確」。 像梁茂...

    《財訊》報導指出,當年部分投資人因此在1999年成立新鉅科,同樣生產鏡頭,跟大立光搶生意,但兩家公司的經營效率卻差異極大。當年,大立光也想搶進相機市場,因此成立大陽科技,但梁茂漢等投資者也經營新普精密光學,和大立光在市場上競爭。《財訊》向新鉅科求證,新鉅科表示,前任董事長姓梁,但已出脫所有持股,無法了解是否和梁茂漢有關。目前新鉅科大股東是群光公司,十幾年前的往事已無從查考。 當年留下來的股東,跟林耀英繼續琢磨光學技術,虹光精密高階主管回憶,當初虹光製造的掃描器,鏡片委託大立光製造,「到今天都還有合作關係」,虹光提出的鏡片設計問題,大立光都盡全力解決,「光學就是這樣,不會走就不可能跑,不會跑更別想學飛」,大立光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累積起基本功,同時也慢慢形成股權集中在林耀英、陳世卿、謝文琛等人身上...

    iPhone 8 九月底要來了! 蘋果老大哥帶動台灣供應鏈股價噴發 【CONNECT TO CHANGE】靠田中央的隱形世界冠軍工廠,台灣這樣抵抗中國紅色供應鏈 【蘋果也讓步 94 狂】搶下 iPhone 訂單,還向蘋果喊價,台積電能做到的原因:有獨家技術,掌握「訂價權」 (本文訊息由 財訊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pr@fusionmedium.com,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

  3. 2022年2月21日 · Misha Lu. 2022-02-21. 分享本文. 過去幾個月來,國外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大廠紛紛宣布來台設廠並建立研發中心。 力拼先進製程的台積電在其中扮演決定性角色,也成為台灣半導體產業達到設備與材料自主的關鍵樞紐。 上週四 (17日) 日商 ADEKA 才宣布將在台灣投資 約 6 億新台幣,預計 2024 年開始營運。 這將是 ADEKA 繼南韓之後第二處海外半導體材料生產據點,也是 ADEKA 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半導體材料工廠。 據估計, ADEKA 生產的配線材料將部分用於 5 奈米以下的先進的晶片製程。 ♦ TO 延伸閱讀: 台灣半導體設備有 6000 億元都靠進口! 總統:將推動半導體設備「國產化」 設備商搶攻先進製程,台積電為關鍵合作對象.

  4. 2021年3月25日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英特爾啟動 IDM 2.0 計畫,投資 200 億美元興建晶圓廠重啟晶圓代工業務與台積電對槓讓台積電股價下跌近 20 元。 只不過,英特爾真的能撼動台積電的地位嗎?

  5. 2019年5月10日 · 根據《 商業周刊 》報導,「超越肉類」在掛牌第一天股價大漲 163% 至每股 65.75 美元,打破了資本市場的多項紀錄,目前該公司市值已達 1,180 億元新台幣,而這股市新星的幕後英雄是一名台灣人:謝富弘。 謝富弘目前任職於美國密蘇里大學生物工程暨食物科學系,擔任特聘教授,又被譽為「超越肉類之父」。 根據報導,謝富弘在食品科學界投入研究數十年,自 1990 年代開始研究大豆蛋白食品加工研究,經過多年嘗試,在 2008 年成功製作出「無雞肉雞柳條」的雛形,無論是纖維或是咬勁,都與真實雞肉無異。 而這「無雞肉雞柳條」的雛型,被「超越肉類」創辦人暨執行長 Ethan Brown 相中,最終他與謝富弘談定了技術合作,超越肉類第一項產品在 2012 年悄然誕生。

  6. 2021年7月2日 · 2021-07-02. 分享本文. 創未來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王毓駒. 採訪:鄒昀倢、藍立晴. 撰文:藍立晴. 核稿:鄒昀倢. SpaceX 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宣布,旗下衛星網路服務 Starlink 最快將在今年 8 月初步覆蓋全球,預計未來一年內將有 50 萬個使用者。 未來,太空中將佈滿衛星,來自台灣的新創「創未來科技」因為擁有關鍵技術,在創立了 150 天內就拿下太空中心訂單,預計未來 2 到 3 年內產品就會飛上外太空,俯瞰台灣。 「這麼快拿到訂單,我也很驚訝! 」疫情期間,創未來科技的創辦人兼執行長王毓駒透過視訊接受《TechOrange》訪問,和我們談到創未來科技的成立過程。 全球從舊太空走向「新太空時代」,衛星要越輕薄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