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7年10月22日 · 接下來OSIM陸續又找台灣藝人張菲代言按摩椅小S代言騎馬機林志玲代言美腿機產品與代言人形象的連結度高每支廣告都讓人印象深刻。 挑選代言人時,OSIM做了哪些把關? 錯誤的帶人方法,讓你主管之路愈做愈累? 台積電、星巴克、中國信託都指名的帶人教練,讓部屬願意自動解決問題! 王明芝說,OSIM通常不會在產品首次上市時,就推出代言人,而是在打算再創銷售佳績時,才會投入龐大行銷預算,找藝人代言。 她比喻,第一集大賣的電影,第二集經常後繼無力,林志玲代言的腿部按摩機——美腿魔法師uSqueese,正是第二代產品。 兩年前的第一代產品iSqueeze銷售突破10萬台,第二代要再衝出銷售新高,就必須出奇招。

  2. 2014年12月2日 · 其實,真正的正向思考根本不是這樣!. 正向思考的本意,是讓人學會將「情緒」與「現實」分開,即使面對無法控制的改變或狀況,也能不讓情勢(尤其是你對情勢的感受)來決定你的反應,而是透過方法幫自己跳脫當下的情緒,放眼未來的可能性,而 ...

  3. 2019年11月25日 · 作者 大的人資私房話. shutterstock. 名片不只是名片! 從「主動」幫員工印名片,我學到的 3 個管理思維.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抱歉,我沒有名片! 」這句話在很多社交場合裡常聽到,看著對方尷尬的表情,明明是在大公司上班,看起來也很體面風光,怎麼沒名片呢? 有人說現在是網路時代,傳統的名片已過時,但在社交和商務的場合,名片還是很重要的禮儀和溝通工具! 當我們從別人手中拿到名片時,起碼會看幾秒,這短短的幾秒能找到進一步談話的話題,打破初次見面的陌生感,更便於日後的聯繫。 大部分人的名片是公司印的,是給公司以外的人看的,因此通常只有工作有對外接觸的少數人員才會有名片,包括主管、業務、採購等。

    • 用行銷理論說服大廠下單,邊做邊學產業知識和技能
    • 追求品質、設備流程自動化,全面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 15 年前就計畫接班,「布道式」傳承企業文化

    Q:讀法律、念 MBA,怎麼想做電燒刀這門生意?

    A:1983年,我父親的朋友到美國參展,我在美國念完行銷,父親要我去幫忙。他是做 RS232 電腦線的買賣,請我在美國幫忙找單子。我做一做發覺這不太可行,那時候台灣電腦產業才剛開始,很多周邊東西都必須進口,變成我幫他找到單子,還要幫忙找採購。我是滿務實的人,就算生意機會多,父親友人的規模太小,人還是要量力而為。 了解到這個問題以後,我就去圖書館找資料,因為我是念行銷的,不想像很多人做生意都是一窩蜂,根本不可能做出差異化,我認為醫療產業是可以進入的,因為它的門檻高,再做了市場研究,了解什麼樣的產品會用到最多電線,才慢慢開始接觸電燒刀,因為電燒刀的電線用一次就丟掉。

    Q:看見商機跟實際投入,還是有一段距離?

    A:我創業跟人不一樣,一般人是我會做這個,再去推銷,我是先看到這有市場,去做 study,知道誰在做,想辦法怎麼跟他一起做。 當時(1980 年代)美國大概有 26 家公司製作電燒刀,我從策略學知道,要找標竿企業合作,就去找第一名、第二名⋯⋯前幾名的公司。我非常幸運,打電話去 Valleylab(美國第一大電動醫療器材供應商,現被 Medtronic 併購),一般會碰到採購,我卻碰到有決策權的 VP(副總裁級)。 這位副總問我,台灣來了 4 家廠商,你是第 5 家,「告訴我你有什麼?」我心想,我的產品知識是從雜誌讀來的,不可能講那些專業;說自己年輕、有熱忱,也沒什麼吸引力,但是學行銷的人,要給出他能看到、能記住你的答案,所以我說,「我知道我『沒有』什麼。我沒有的是機會,而機會在你手上。」我就這樣得到跟業界第一名合作的機會。 還有一家小公司叫歐森醫療(Olsen Surgery,已停業),我跟他們做了很多訪談,練習產品知識。有一次,對方原本找來製造 25 萬條電燒刀電線的廠商突然不做了,問我要不要試。我就開始計算數量、銷貨成本、材料費,再詢問送貨時間,請中菲行報價,算一算下來,我說...

    Q:跨入醫材的陌生領域,如何突破技術門檻?

    A:有一回,南亞塑膠開始做 PC 板,他們的工程師剛好去美國(舊金山)灣區,我的表舅王文淵(台塑企業總裁)找我去幫忙。我聯想到電燒刀也可以用 PC 板,就跟歐森的人花了一天,把電燒刀筆裡面的東西都改掉。我們是第一家把電燒刀筆裡面的零件組合改成為 PCB(印刷電路板)的,只可惜那時候不曉得申請專利。 我看到電燒刀那麼多零件,10 個、20 個在那邊組裝,其實用線路就可以解決。電燒刀 3 條電線,有兩個功能,切割跟凝結,所以 PC 板只要有線路,就可以做。 我覺得當一個創業者,就是要比別人多思考,因為你要生存,要求新求變。公司的人常說,我很會突發奇想,就問人家可行嗎,雖然他們很討厭,可是也會想辦法,而且只要是新東西,它將來應該會是趨勢。

    Q:順利接單後,如何克服生產問題?

    A:我在 1987 年回台灣設廠,有好幾百萬條(電線)訂單,可是我做不出來,因為才剛開始。我們就從買射出機,到自己熟悉做模具做起,這其實算是黑手行業,可是既然投入了,就要學,慢慢把系統建立起來,再加入品管,進展到工業工程。 做醫療產品,品質最重要,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要求你做所有追溯,所以我們發展製程管制卡,可以記錄、分析到哪一部機器做的、哪一批材料做的、誰做的、幾點做的。那時候電腦還不普遍,下班後回去想一下 process control(程序控制),第二天拿出來檢討,我自己也涉入很多。 我不知道當時怎麼做的,但是我沒有失掉任何客戶,我想這跟我們公司誠信正直的文化有關,東西做不做得出來,我會委婉地據實以告。從 day1 開始到現在,我覺得應該是我們規規矩矩做事,現在應該講,所有電燒基本配備產品,都是大瓏做的。 除了對品質專注之外,還要注意整個周遭市場的變化,不能一成不變地做。1980~1990 年代,我也去了解過中國、東南亞市場,但是因為我想在台灣深耕、生根,距離父母親更近,就思考你沒辦法永遠追逐便宜的勞動力,所以決定在工廠推自動化。

    Q:自動化是為了省成本,還是有什麼邏輯?

    A:一開始做半自動化,看到日本企業做電源線有一種半自動化機器,就買來自己改造,節省不少人力。節省成本是將心比心,不是說我要節省,你要看見員工每天 repeat(重複)8 小時,你覺得他的人生價值在哪,他有沒有學到東西。 我們都會先教育員工,想要根留台灣,就要做有附加價值的東西,產線也必須更精簡,一門生意你做 30 幾年,沒辦法改變,不覺得很奇怪嗎?重點是自動化以後,做了 value engineering(價值工程),也不用怕自動化以後工作會被機器取代。我都要求他們多工,多一個技能,就加多少薪水。 1990 年代,中國市場崛起,有客戶我本來占 90%,他們打算 50% 移到中國,另外 50% 還是留給我們,我就說你留 25% 就好,我可以把另外的產能拿去做高附加價值的東西。所以人不要害怕競爭,這是挑戰,是刺激你往前進的動力。 現在一般外科的東西,因為量多,我們就都自動化。像回流護片電線都已經用 AGV(無人搬運車)去填充原料,到做好收回去倉庫,基本上 4 秒鐘 1 個,一年做 2、3000 萬個,被取代性也低。我們跟客人講好,我幫你這樣做,但是你要留在我這裡生產幾年。 一般電燒刀...

    Q: 從電線到專精做電燒刀,也延伸到其他領域?

    A:我們專注在電燒,之後再找電燒產業還有什麼產品,從整形美容,到腦科手術、肝臟移植,其實都會用到電燒,就這樣從一般外科到特別領域科別。 必須說我的客人夠大,所以可以一直跟著他做,願意把基本配備的電燒都移到大瓏來做。當然他也看到我們的自動化,知道你不是墨守成規的人,從第二供應商成為重要供應商,現在從研發設計、認證、大量生產,到消毒、配送,我們是一條龍完成。 要轉到特殊醫材領域,同樣是要知道市場狀況,挑選利基市場(niche market)。我們開始做運動醫材,像是骨科的器械開發,就是技術上的衍生和增長,比如說雷射焊接;到後來做腦神經外科領域,從微創到迷你微創手術用的,也都增加了產品價值。我們也和飛利浦(Philips)合作做 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光是在插頭上加了磁鐵,人家不太敢 copy(抄襲),不懂磁鐵有什麼東西,這步驟幫客戶省了 40% 成本,你就有無法取代性。

    Q:你的管理哲學是什麼?

    A:具體來講,從創業初心,就是要做不一樣的事,這也成為競爭優勢。如果要很明確地說我跟同業關鍵性的不一樣,那就是價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我們推自動化,改造了生產流程,也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價值。 回到我們的管理哲學,則是以品質為先,我們所提供的不是準時交貨,還包括提供服務、兌現承諾,這樣才可以做產品開發,也可以降低成本。我們是做生命科學的東西,應該是讓產品愈做愈好,價值合理。

    Q:新任執行長今年正式交接,如何挑選接班人?

    A:我覺得是我幸運碰到他,他來公司 10 多年,現在 36 歲,我們真的是看著他長大。他的應對進退,從不是很懂、很害羞,到有歷練,中間我一直觀察他,發現他有幾個特質: 他很謙虛,只要讚美他案子很好,他就說這是團隊努力;如果我說這裡不夠好,他會講,再給我機會加強,真的屢試不爽,個性藏不了。所以我跟其他專業經理人分享時,大家也一致認同,就在 2020 年宣布他會是接班人,今年正式交接。

    Q:很早就做好接班規畫,而且是交給年輕世代?

    A:我覺得栽培一個接班大概要 15 年,從概念開始,開始策畫,過程中不斷透過身教、言教。我覺得我是布道式管理,像布道家一樣,跟員工共享我的理念和目標。 一開始要傳承的時候,我就說傳給第三代人,「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提攜、訓練他們。」找到人選後,團隊都認同他的潛力,大家一起扶植他,讓他成為很好的 CEO,協助他在未來 10 年,把位置坐穩了;再過 5 年,他應該也要做傳承計畫。

  4. 2017年9月18日 · 數位時代 庭瑜. ALT Summit. 5 年就當上執行長! 從 Google 離職,她用一封客訴信從顧客變 CEO.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打開服裝搭配網站 Polyvore 共同創辦人傑絲.李(Jess Lee)的 Instagram,幾乎都是她去漫畫展角色扮演的照片,不仔細看還以為開錯帳號,和一般人對執行長的認知差很大,就連 LinkedIn 的封面照他都穿著一身兔子裝。 事實上,愛看漫畫也愛畫漫畫的她,原本想念藝術學校,但爸媽是傳統的亞洲父母,她才選擇更「傳統」的路,到史丹佛大學念電腦工程。 不過接觸程式才發現,程式某種程度也和藝術創作有點像,她形容:「就像你擁有能打造所有事的超能力。

  5. 2019年12月13日 · 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2019-12-13. 作者 大的人資私房話. fotogestoeber via shutterstock. 一間公司該有多少主管? 資深人資:組織內這 4 種主管,常會「被檢討」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多年前在一家跨國公司工作時,老闆找我去他辦公室,拿出一國外廠商兩個月前提出的幾十萬元機器採購申請案。 「簽了兩個月才到我這裡,在我之前已有 7 位主管簽名,我只認識最後的兩個! 「您的事業愈做愈大啊。 「公司大不表示一定要這麼多主管,你去想辦法看能不能減少一些主管! 相信有些公司老闆也有類似的想法。 馬雲說過一個笑話,現在很多新創公司只有兩個人,一個是 CEO,另一個是 CFO。

  6. 2021年6月4日 · 2021-06-04. 採訪‧撰文 林庭安. 本文出自. 一個 App,超商、餐飲、百貨通吃! 統一OPEN POINT如何整併 16 大通路、串起熟客生態圈? 分享. 收藏. 如果你平常會買書、喝咖啡、買生活用品,你可能會同時是康是美、星巴克、博客來的會員。 他們有個共通點:都隸屬於統一集團;在過去,這些通路的活動與行銷各自獨立,但最近去結帳時會發現,這些通路累積的都是 OPEN POINT 點數。 2020 年 7 月,統一超商 7-ELEVEN 宣布重新架構旗下 OPEN POINT 熟客生態圈系統,打破單一通路會員制模式,只要一組帳號、一個 App 就能在超商、餐飲、藥妝、百貨、健身等多種通路累積點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