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這部電影,源自盧盈良母親想拍遺照的一句話而萌芽,也因為想幫哥哥賺錢的實際需求而啟動,最後卻讓原本疏離的一家人,重新凝聚並完整了一個家,完成了或許只有神明才寫得出的人生劇本。 電影導演以自己最熟悉親近的家庭作為拍攝題材,在全球影壇相當常見,但盧盈良《神人之家》的拍攝,始於一個不平凡的家庭成員:他那可以通靈的哥哥阿志。 《神人之家》台灣|2022. 入圍第59屆金馬獎項: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黃懿齡) 導演盧盈良的哥哥,在小學六年級時受神明召喚,成了為眾人解題辦事的神童。 原以為是神選之家,一家命運能有所改變,但事與願違,嗜賭的父親、窘迫的經濟狀況依舊,這些逼著盧盈良18歲時離家,一逃就是23年,因為媽媽想拍遺照才返家,他拿起攝影機記錄這個看似被眷顧實則困住的一家。 盧盈良 自由紀錄片工作者。

    • 浮生若夢 電影1
    • 浮生若夢 電影2
    • 浮生若夢 電影3
    • 浮生若夢 電影4
    • 浮生若夢 電影5
  2. 2019年9月14日 · 影像/從同志教會牧師到我的通靈哥哥──導演盧盈良紀錄回家路. 從2018年開始, 盧盈良 堅持以台語說話,這是由於2016年他以自己家族為題材拍攝《神人之家》後,愈是勇於面對家庭的各種問題,也就愈是瞭解自己。. 對盧盈良來說,台語是母語,唯有使用 ...

  3. 2019年3月24日 · 由林君陽執導、金鐘編劇呂蒔媛執筆、大慕影藝製作,這部10集的電視劇從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為起點,延伸出加害者家庭、受害者家庭,各自在巨大的黑暗創傷中蹣跚前進、追尋稀微希望之光的故事。 第一集,賈靜雯、溫昇豪飾演的受害者家屬,和陳妤飾演的加害者家屬,在電視新聞台狹路相逢,把立場對立的兩方拋入慣於製造立場的新聞場域中。 《我們與惡的距離》像是一把鋒銳的手術刀,在所謂正義的表面劃出一道又一道的縫隙來,每個人心中竄流不息的小奸小惡如膿血汩汩流出。 我們與惡,若即若離。 即時媒體氾濫、鄉民正義當道,當我們轉開電視收看劣質新聞、或在臉書留言辱罵的那一刻,我們與惡沒有距離。 法庭上是否總是鐵證如山? 死刑判決是否沒有瑕疵? 槍響的那一刻,我們與惡沒有距離。

    • 浮生若夢 電影1
    • 浮生若夢 電影2
    • 浮生若夢 電影3
    • 浮生若夢 電影4
    • 浮生若夢 電影5
  4. 2023年2月17日 · 一部電影播13年、被老友稱為「找不到比他更愛電影的人」,黃炳熙曾經手握十幾家戲院,以獨到排片眼光讓戲院起死回生,卻終究不敵房地產炒作的大浪。如今舊時光不再,比起賺錢更重要的事情是傳承。

    • 浮生若夢 電影1
    • 浮生若夢 電影2
    • 浮生若夢 電影3
    • 浮生若夢 電影4
    • 浮生若夢 電影5
  5. 高齡88歲、79歲的徐琳彬及湯松妹,在電影院相識而相知相惜,並攜手在電影產業走過漫長歲月。徐琳彬是業界數一數二資深的電影人,以少年學徒的身分進入電影圈,學成返鄉後赴苗栗各鄉鎮電影巡演,巡演完到上林戲院工作。

  6. 2022年11月11日 · 這個故事後來被改編成 主演的電影《莎韻之鐘》。 由 演唱的歌曲〈莎韻之鐘〉,更被翻唱為國語歌曲〈月光小夜曲〉和粵語歌曲〈每當變幻時〉。 陳潔瑤說,以前都只有看過奶奶的遺照,直到知道這個故事,對奶奶的感覺才立體起來。 「莎韻是我的表姑婆,我的奶奶也叫Laha,當年也有一同過河,可是我奶奶走第一個,沒被沖走。 奶奶會過河送老師,是因為她是日治時代女青年團的團長。 1941年,日本總督 來台,她們去現在的中山堂表演,老師說表演這個故事給總督看,奶奶就用日語唱出了這個故事,讓總督相當感動。 」當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莎韻之鐘被塑造成了皇民化宣傳的政宣故事,並由日本松竹影業拍成了電影,而這一切都由當年陳潔瑤奶奶所唱的歌開始。

  7. 如果這樣子去想,我覺得是一種『誤解』。」劇場界人稱「大墨」的王墨林,策劃《拾月》時是當打之年的38歲,如今75歲,走過的時代老了、自己的耳朵背了,面對人生與劇場始終像是「才開始」的姿態,不輕易脫口一個溫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