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7月18日 · 電影主要描述,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一個黑人男孩被他的賞金獵人團對派往北方去尋找一名通緝犯的故事,他的經歷與通緝犯一路的所見所聞,而那些經歷讓小男孩的內心世界,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產生了不同的想法。 導演 Eska 微妙處理了關於「種族」「自我意識」「家庭」的主題,而演員的表現給這部電影觀眾的心一記重拳。 第六名:《Obvious Child》(只是個孩子) 誰說好電影都是悶片? 這是一部充滿女性聲音的紐約獨立製片,大家或許會覺得這是一部愛情喜劇,但是這個類別完全無法定義這麼美妙的一部片。 聽起來劇本或許不吸引人,但導演以輕鬆的鏡頭,刻畫出女性常遇到的麻煩事,墮胎、愛情、工作等等。 女主角由喜感、感情爆發力超強的 Jenny Slate 主演。

  2. 2014年7月11日 · 1941 年由 Orson Welles 執導的《大國民》,被認為是電影一百年來的「最佳影片」,劇情圍繞在一位報業大亨 Charles Foster Kane 如何汲汲營營於財富和權力,但最終他瞭解到了什麼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

  3. 2015年5月29日 · 本片也被視為台灣新電影的開端,電影刻畫在台灣過去的電影產業中,面臨到嚴重的政治保守,及電影產業如何為自己的藝術抒發鋪路。 25. A Touch of Zen 《俠女》 (1971)

    • 麒麟之翼:新參者劇場版 電影1
    • 麒麟之翼:新參者劇場版 電影2
    • 麒麟之翼:新參者劇場版 電影3
    • 麒麟之翼:新參者劇場版 電影4
    • 麒麟之翼:新參者劇場版 電影5
  4. 2021年3月5日 · 劇中碰觸沉重的生死議題,但不用力刺激觀眾的傷痛神經;從一位迫於無奈成為納棺師的大提琴手,如何從生的角度,去凝視逝、凝視生命的過程,是《送行》是用溫柔的方式,證明了世人對生命「敬仰」的一面。

    • 為蘭嶼人的憂慮感同深受
    • 認同文化,才能長出自信
    • 盼用電影拋磚引玉帶起改變
    • 延伸閱讀

    2012 年崔永徽到蘭嶼旅遊,她如此回憶著那趟旅行:「我覺得、我有點很不小心、很意外的走進了蘭嶼的生命史、蘭嶼的近代史。」 原本她以為的紓壓之旅,卻意外開啟接下來 6 年的拍片旅程。在蘭嶼,崔永徽看了幾本書、包含丁松青的《蘭嶼之歌》,結交當地朋友、聽到許多故事,同時她也觀察到因為文明進入,近代蘭嶼人在價值觀、生活模式、文化傳承上受到的衝擊。 蘭嶼傳承至今的獨特文化,讓人為之欣賞,但卻也正面臨著文化快速流失的問題。崔永徽察覺,老一輩的蘭嶼人講達悟語、年輕一輩或孩子卻愈來愈不會說,蘭嶼人自身憂心於文化快速流失,「我也會感染到他們的那種憂心,他們自己也急得不得了,可是不曉得該怎麼辦,有一種無奈感。」崔永徽感同身受的說。 崔永徽也觀察到,蘭嶼人既擔心文化流失,但一方面卻又得花許多力氣賺錢維持生計,內...

    《只有大海知道》預告片中,一段小男孩們不願意穿上丁字褲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這樣的情節,是崔永徽從蘭嶼回台後聽到的故事,她說:「那時候我聽到他們(椰油國小學生)不穿丁字褲這件事,我感受到的是一種不敢認同自己,然後是否定自己的文化,文化其實是在一個斷層的狀態。」這也促使她探討文化認同問題。 大學時崔永徽認識了一位排灣族朋友,讓她意識到原住民受到主流文化壓抑與衝擊的情況,也使她對於這樣的議題更有共鳴。 那位排灣族同學常和老師起爭執,例如上到近代史,會激動的和老師說:「這是你們的近代史、不是我們排灣族的近代史!」原本崔永徽覺得他激進,但成為朋友後,聽了他許多分享,自己也讀了些與原住民相關的書,崔永徽才逐漸理解同學的憤怒從何而來。崔永徽嚴肅的表示,原住民其實長期被壓迫、被犧牲,主流文化強勢的介入而影響...

    崔永徽大一時與想拍電影的朋友聊天,她才驚覺、自己其實也很想拍電影,她回想自己從很小的時候,看到一些畫面經常會產生「這個畫面我要記得,以後我拍電影的時候會用到」的自動反應。 或許也是這樣的敏銳觀察力與感受力,在《只有大海知道》裡,崔永徽呈現的是貼近蘭嶼真實生活的角度,且觸及非常多議題:父母跨海工作、家庭分離,年輕一代的文化認同與斷層問題,隔代教養,學校教育如何補強文化教育…… 講述族群文化議題,絕非易事。與崔永徽結識近 10 年的好友、定居蘭嶼的吳珮慈表示,與一些一開始就決定要來蘭嶼創作的人不同,崔永徽是先和當地產生情感、才發展創作,她在蘭嶼有許多重視的人,因此相當在乎當地人的感受,拍片過程非常注意細節,像是持續和在地朋友互動、實際了解與確認他們對事情的看法。 崔永徽希望以電影做為媒介,讓更多...

    「只有大海知道其中有多少眼淚。」推薦 3 部看完感動,又被美景美到想「出發旅行」的台灣電影 【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是實力】明明可以只靠臉!山下智久自學英語流利演出 HBO《極地闇殺》 【畫商場的人與蓋商場的人】《天橋上的魔術師》漫畫家和美術指導對談:無論哪一種重建,都耗盡心思 (本文經合作夥伴 親子天下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只有大海知道》導演崔永徽,看見蘭嶼人的掙扎,6年說一個蘭嶼的故事〉。)

  5. 2020年8月3日 · 宮崎駿的伊底帕斯情結. 男孩長大蛻變,與女孩不同。 男孩要與父親發展成競爭關係,才足以成為男人。 女兒則是一輩子的女兒。 佛洛伊德稱此父子關係為「伊底帕斯情結」。 宮崎駿家境很好。 可是他這麼描述他的父親:「無政府狀態,玩樂至上、討厭威權,頹廢墮落的昭和摩登男。 戰時靠支援前線的軍事工廠賺了一大筆錢,戰後也不以為恥。 他是個與天下國家或大局思維無緣的人。 不過,在世時很重視自己的家人,並且貫徹到最後。 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活到了七十九歲。 對父親的情感,錯綜複雜,「總而言之就是不像樣而且丟臉,所以當時把它掩蓋了起來。 」「父親那邊的家族過去經營軍用品工廠。 …… 但是這些身為人民的叔伯們,總是講著自己在中國殺人的故事。 日本不是戰爭的加害嗎? 這些老頭們有沒有搞錯啊?

  6. 2020年8月21日 · 雖然住在宅邸的人丁不像以往興盛,但廳堂裡的北管樂音卻從沒停止過。 到訪的這天,3 名在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學習的後場藝生,正打著鑼鼓、吹嗩吶,負責前場的操偶演師,便在這裡「請尪仔」。 陳錫煌從小就在「生活即藝術」的布袋戲世家長大。 《BO》編按:根據「 掌中乾坤——布袋戲數位博物館 」:「請尪仔」就是操偶技巧。 「『請尪仔』就像練國術一樣,先要紮馬步,『請尪仔』的馬步基本功夫有幾項:劈指、懸肘、屈指、抖手、練掌。 1931 年出生的陳錫煌,是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長子,由於李天祿入贅陳家,娶了樂花園戲班女兒,按約定長子必須姓陳,因此陳錫煌才從母姓,不姓李。 父親李天祿對他太嚴厲,逃到南部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