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24日 · 所謂雙徑注射是指經由冠狀動脈與周邊靜脈輸入臍帶間質幹細胞這是全球首次執行的創新療法,」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轉譯醫學中心榮譽副院長徐偉成表示相對於傳統經由單一途徑輸入幹細胞雙重路徑輸入臍帶間質幹細胞更可強化細胞治療在急性心肌梗塞後免疫調節與抗發炎的療效。 為了這項新療法,該院細胞治療團隊先後向美國FDA與台灣TFDA申請通過急性心臟梗塞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並和中國醫藥大學衍生企業長聖生技公司合作,提出全球首次以雙重路徑的創新注射模式,進行幹細胞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第1期臨床試驗,該計劃於2019年取得美國FDA及台灣TFDA核可,登錄於國際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網站。

  2. 2003年3月1日 · 從數學、物理化學到氣與經絡,身為一個講求實證的科學家,王唯工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複雜的生命現象? 中央研究院物理系教授王唯工認為,目前的西醫理論,並不足以解釋血液循環的因果,真正的能量傳送是氣而非血。 「按流體力學觀點,心臟為何不將血直接打出去,還要經過一個大轉彎的主昇動脈? 能量早就耗盡了,」他提出質疑。 事實上血液僅佔循環能量系統約5%,其他的95%,他認為應該就是西醫所忽視的「氣」。 1980年,王唯工與專長流體力學的夫人王林月英開始一連串的研究。 剛開始用氣球和乳膠管模擬人體的循環器官和血管,觀察它們之間的震動和變化,只要夾住任何一點,共振頻就會改變,動物實驗也有相同結果。 人體內的血液循環靠著壓力波經過共振作用傳遞到全身,氣,就是心臟打出來的壓力能量。

  3. 2023年5月22日 · WHO在2015年發布的飲食指南中,首度明確為糖分攝取量設下限制,建議成人和兒童將每日糖分攝取量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舉例來說,對於一天攝取2000大卡的人來說,最多可吃到50克糖,若能控制在總熱量的5%以下則更好。 此後,為了少吃點糖,大眾對於代糖的需求就提高了。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代糖大致可分成天然與人工兩類:人工甜味劑包括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醋磺內酯鉀(又稱安賽蜜)等,而天然代糖則有甜菊糖、羅漢果糖、赤藻糖醇、木糖醇等。 過去一般認為,天然代糖較人工合成的代糖安全,不過近期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刊登的研究就發現,赤藻糖醇攝取量高的人,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問題的風險高2倍。

  4. 2003年3月1日 · 曾經是享譽國際的婦產科權威,擁有完整西醫背景,崔玖當選過美國婦產科學會院士,擔任過美國開發總署「家庭計劃」醫療團隊技術主持人,不遺餘力到第三世界推展全球家庭計劃與子宮頸抹片觀念。 這樣一個受西方正統醫學訓練的醫師,卻偶因接觸太極拳而結識中醫,從此一頭埋入傳統醫學科學化的研究,甚而回台創辦陽明大學傳統醫學研究所,致力於搭建中西醫學的橋樑。 她的研究領域在1980年代起了更大變化。 意外解開經絡之謎. 那時她在美國夏威夷大學的針灸研究正如火如荼進行,卻因參與一次國際研討會,見識到來自德國神經解剖學家傅耳帶來的「傅耳電針」(也就是後來所謂的「穴檢儀」),她終於找到解開中醫經絡之謎的科學檢測。

  5. 2021年2月27日 · 2021-02-27. .文 / 徐伯誠.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的失智症原因),排名第二多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疾病的病理是源自於於大腦黑質組織當中分泌 多巴胺 的神經細胞退化,使這項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製造減少,引起運動功能障礙;目前認為發病的原因包括遺傳及環境因子。 據估計台灣目前有近10萬名巴金森氏症患者,因為罹患巴金森氏症導致的各種障礙已經是重要的健康議題,其中動作障礙是此病症顯而易見的症狀。 (推薦閱讀: 身體痠痛又合併此症狀 要當心是巴金森氏症 ) 典型症狀:手抖、肢體僵硬、無法順利運動行動變慢、小碎步走路.

  6. 2022年5月1日 · 北榮也率先全國首創「心律不整特別門診」提供整合醫療服務,並使用AI人工智慧精準定位心臟異常放電點與電燒手術預後預測。 根據健保署2020年1~12月的電燒手術申報量數據顯示,北榮以711台心房顫動電燒術位居全國首位。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彥璋說,以心律不整電燒術來說,醫學中心跟其他醫院差別在於,醫學中心會做較多的複雜性心律不整手術,「北榮是最後的轉診中心,病情相對複雜的病患,多半會轉來我們這裡。 首創特別門診無須跨科 精準治療遠距照護. (圖片來源 / pexels) 近年來,北榮心房電燒手術併發症的發生率為2.59%,遠低於國際平均的4.54%,單次電燒的長期不復發率也高於全球水平。

  7. 2020年9月27日 · 宏智生醫的腦波儀是台灣第一家通過SGS國際醫療安規認證的腦波設備,預計在年底取得台灣TFDA核可,美國FDA的申請也正在進行,目前已與部分醫療機構合作展開試營運,預計明年第一季將正式上市,首先將運用於憂鬱症的輔助診斷。 目前同步進行開發中的還有失智症的腦波輔助診斷系統,為過去在疾病初期常因缺乏科學證據輔助診斷而拖延醫療介入的腦部疾病, 提供更有效的輔助診斷武器,讓精神與神經醫學也能走向「精準數位醫療」,讓更多民眾可以早期診斷、積極治療。 宏智生醫官網. 註1:http://www.depression.org.tw/knowledge/info.asp?/71.html.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