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周是 中國共產黨 早期领导人,建黨時 中共一大 代表(首任代理書記),后成为 国民党 官员,抗日时期是 汪精衛政權 的領導人之一。 生平. 青年周佛海. 周佛海早年留學 日本 鹿儿岛 第七高等學校 。 1920年,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成立时,为其成员。 同年, 施存统 抵达日本后,通过 陈独秀 、 李达 介绍与他取得联系。 1921年4月,周佛海向施存统去信,传达陈独秀的指示。 陈指派周、施「两人为驻日本代表,联系日本同志」,推广 中国共产党 。 学者将之视为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 日本小组 此时正式成立。 7月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前夕,施存统和周佛海互相推荐对方代表出席会议,使周佛海最終以日本留學生代表身份出席 [1] ;之後畢業於日本 京都大學 經濟系。

  2. 周佛海(1897年5月29日-1948年2月28日),湖南省沅陵县凉水井镇窝溪村人,中共一大代表,后成为卖国巨奸。1917年初夏,周佛海从上海的黄浦港乘船去了日本,进入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学习。周佛海在日本学习时,开始信仰共产主义。

  3. 湖南 沅陵 ,本名 周福海 ,是近代中國重要政治人物。 周是 中國共產黨 早期领导人,建黨時 中共一大 代表(首任代理書記),后成为 国民党 官员,抗日时期是 汪精衛政權 的領導人之一。 生平 [ 编辑] 青年周佛海. 周佛海早年留學 日本 鹿儿岛 第七高等學校 。 1920年,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成立时,为其成员。 同年, 施存统 抵达日本后,通过 陈独秀 、 李达 介绍与他取得联系。 1921年4月,周佛海向施存统去信,传达陈独秀的指示。 陈指派周、施「两人为驻日本代表,联系日本同志」,推广 中国共产党 。 学者将之视为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 日本小组 此时正式成立。

  4.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公博与已叛国投敌的汪精卫、周佛海狼狈为奸。 1940年3月,汪伪政权“还都”南京。 陈公博充任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伪立法院长,参与和策划了汪伪政府的重大决策,成为汪伪政府的第二号人物。 11月,陈公博以立法院长的身份主持签订了“日汪基本关系条约”。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彻头彻尾的卖国条约。

  5. 2021年7月27日 · 周佛海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少有的变化无常的人物,他一生三变,反复无常。 他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中共一大的代理书记。 “一大”后,他居然叛党而去,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和国民党内的“状元中委”。 抗战期间,他又叛蒋投日,成为汪伪政权的“股肱之臣”。 在抗战胜利之时,他摇身一变,由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变成了国民党的接收大员。 他一生三变,朝秦暮楚,的确值得后人玩味和深思。 第一变:从中共一大代表到蒋介石的亲信. 1897年5月,周佛海出身于湖南省沅陵县一个偏僻的山村。 周佛海出世不久,其父病故,家境败落。 起初,周佛海在乡塾接受启蒙教育,后考入沅陵县高等小学堂。 当时,北洋军阀各派争权夺利,国内政局动荡,内阁频频更迭。 这种景况,使出生低微的周佛海感到前途一片渺茫。

    • 周佛海1
    • 周佛海2
    • 周佛海3
    • 周佛海4
  6. 本文主要闡述中日戰爭期間的主和思想,以主和派的周佛海為例,討論戰爭初期所謂的「低調份子」。 所謂主和是一方面強調透過妥協的方式,弭平爭端;另一方面,是深刻認識到中國戰力的不足,藉由「和戰」達到「備戰」的狀態。 而周佛海為中心的低調份子,對於國事的熱衷、關心絕非漢奸之舉,僅是黨派意見之差別。 因此本文先由周佛海幼年時局先求其梗概的,次論及留學日本、共產黨、國民黨這三個時期對周佛海的觀念養成,再論和與戰之間的利益衝突,最後則討論低調份子在抗戰初期所做的努力。 關鍵字. 周佛海 ; 低調俱樂部 ; 汪精衛 ; 主和派. 延伸閱讀. 鍾振宇(2022)。 海德格的同一性思維與共在:關子尹教授新作商量 。 鵝湖月刊,(559),45-48。

  7. 周佛海(1897年5月29日-1948年2月28日),湖南省沅陵縣涼水井鎮窩溪村人,中共一大代表,後成為賣國鉅奸。1917年初夏,周佛海從上海的黃浦港乘船去了日本,進入鹿兒島第七高等學校學習。周佛海在日本學習時,開始信仰共產主義。

  8.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