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5日 · 「寫筆記讓我睡得著。 」美廉社總經理光隆笑著說,由於每天需要處理的事務太過龐雜,寫筆記,讓他確定自己不會漏掉任何重要的事,也不需要再花費心力去「擔心自己會忘記」。 回想自己開始在工作上寫筆記的原因,光隆把時空拉回到1996年,那時候他在光泉當業務,需要做簡報,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採訪當天,在他帶來的一疊筆記本中,夾帶一本已經泛黃的書,書名是《企畫高手》(遠流出版)。 他說,這本書教會他如何整理思緒、如何將思緒化為筆記,開啟了他的筆記之路。 20年過去,光隆依舊隨身帶著一本筆記本,隨時記錄閃過腦海的想法,另外還有3本專門用於工作和學習的筆記。 日積月累,他寫過的筆記本,已經累積了3箱。 《經理人月刊》訂一年送一年,提升職場力,變身管理達人! >>

  2. 2023年12月13日 · 旗下擁有連鎖超商品牌美廉社、藥妝品牌「Tomod’s 特美事」的商家購,董事總經理光隆 12 日在媒體茶敘上公布今年截至目前的營運成績,並展望 2024 年的營運策略。 今年商家購合併營收截至 11 月,已達 128 億元。 和去年前三季比較,今年營業額雖然減少約 9800 萬元,但毛利卻提升 8200 萬元。 光隆解釋,營業額降低的主因在於快篩、酒精、口罩等防疫商品需求減緩,光是營業額就減少將近一億元。 而毛利提升的原因,則來自於商品結構調整的成效:公司根據過去 2~3 年的銷售經驗,調整商品結構,增加毛利率高的商品,如寵物食品、咖啡等。 回顧 2022 年,美廉社專注在品類改革,店數成長和去年相比僅增加 14 間,達 817 家,光隆不求展店速度,優先提高獲利。

  3. 2021年9月6日 · 三商家購美廉社董事總經理邱光隆從產業最入門的倉管員做起靠著自己的努力晉升到大潤發採購副總經理之後才有機會為三商行打造美廉社

    • 「友善回饋店」出清下架庫存,每年減少浪費 40 萬件商品
    • 下半年持續展店,一般店型導入活動貨架提升坪效
    • 數位化建置速度不如預期

    由於美廉社店面較小,貨架數也相對精簡,商品上架陳列空間不及其他零售通路來得多。為了挑選最優質、符合時宜的商品給消費者,不論是市場銷售反應不佳的商品、原有商品、甚至是熱賣商品,都有可能因策略調整而下架。 且退貨過程中,商品的品質和狀態也會因為搬運和運送流程,讓價值耗損殆盡,就得面臨報廢命運。美廉社統計, 光是一年的報廢數量,就將近有 50 萬件。總經理邱光隆表示,他們從去年開始嘗試不退貨,直接在部分店內做優惠出清,但因每間店的出清量及店面空間都有限,消費者較無感,也讓店內變得混亂。 因此,美廉社決定從上個月起將各店的出清貨集中在三個店內做,讓消費者對優惠更有感,分別位於新北市土城區、嘉義市西區以及新竹縣芎林鄉三地,作為正式的「友善回饋專門店」。店面空間比一般標準店(35 到 40 坪)大,但品...

    美廉社的其他店型部分,下半年則都有擴張計畫。以服務上班族為主,結合餐廳與超市的美廉城超來說,下半年會在內湖開設另一間新的「標準店」。邱光隆指出,目前在內湖瑞光路上的美廉城超占地 60 坪,是一間「做到 150%」的實驗店,未來如果要持續展店,則需要收斂為一個占地約 30 到 40 坪、品項較少的標準店才行。 以健康有機食品為主打的心樸市集,也會在下半年增設兩間店,分別位於新店及大直,共三間店。至於是否會像超市龍頭全聯一樣,往裝潢更華麗的消費體驗店面發展?邱光隆表示,明年會有開店策略的調整,但基本上會以商品結構調整為主,裝潢風格不太會變。 此外,為因應店面坪數小的問題,今年五月起美廉社開始導入活動式的貨架「拖拉門」,希望就此增加品項的擺設空間。邱光隆表示,透過拖拉門的導入,讓他們開店的最小坪數...

    然而,美廉社在數位化系統的建置上,似乎不如預期中順遂。原本計畫今年上半年要對外宣布,需要以手機支付的辦公室便利架「Office Mart」,目前卻仍在公測期,只在台北的 14 個合作夥伴公司內試跑。「系統還在發展中,希望明年第一季可以對外公開,」邱光隆說。 不同於全聯推出自有 PX Pay,美廉社目前無推出自有支付的規畫。在美廉社虛擬會員的部分,美廉社與 Line 的官方帳號合作,用戶可以透過加美廉社官方帳號為好友來註冊會員。美廉社官方帳號今年上半年開通以來好友數已接近 20 萬,其中有 6 萬名會員成功註冊,今年目標達到 10 萬名。 目前除了美廉城超有自己的 App 外,美廉社會員卡以及線上商城 Go 美廉的部分都是由 Line 串接,並沒有自己的 App。邱光隆表示,公司內部有打算將所...

  4. 2019年11月1日 · 該做未做的知識型錯誤來自種心態:缺乏使命感(purpose)、缺乏熱情(passion)、缺乏愉悅感(pleasure)。 這種心態對個人的成功失敗有相當大的影響,但是在企業中, 該做未做的知識型錯誤大多都是由於缺乏制度,或是領導人對缺乏對制度的認知 ...

  5. 2020年9月14日 · 「到底有多少店可以開? 」是光隆最關心的事。 美廉社去年導入新 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跌了一跤,加盟主怨聲連連,初期造成門市操作不順、連促銷都做不了,導致營收與獲利不如預期,去年度(2019)營收 121 億元,淨利 4212 萬元,年減 76%,每股盈餘從 3.2 元掉到 0.7 元,直到去年 12 月才修復完畢。 經過數位化的陣痛期後,如今才能做到策略性展店規劃:可以開多少店?

  6. 2018年9月4日 · 「雜貨店+餐廳」的小型複合店受歡迎. 過去一年間,光隆帶領團隊到國外參訪,也大量研讀美國、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關於超市生態的發展資訊。 過程中發現,超商餐廳(grocerant)──雜貨(grocery)+餐廳(restaurant)的模式在國外十分盛行,像是美國知名有機超市 Whole Foods、連鎖超市 Farmers Market 等,都因為現點現做的熱食,不斷躍升社群上的熱門話題,也贏得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 他開始思考,美廉社如果要做超市以外的事,與其跨往設置在腹地廣大的郊區,提供大份量、一次購足一周甚至一個月生活所需的量販店或大賣場,轉而把店開在都會區中,讓小型超市場域裡提供餐廳等級的食物,或許是潛在的利基市場,也更符合台灣忙碌上班族健康飲食的需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