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是 臺北市政府 首任 文化局 局長和 文化部 首任部長,亦曾在 美國 、 德國 、 臺灣 、 香港 的多所大學任職。 [4] 1985年出版處女作龍應台評小說》,後有雜文文化批評小說散文紀實文學等多種作品《 野火集 》和《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等,言行遍及華人地區如 兩岸三地 、 新加坡 ,以及德國 [5] 等地,具影響力。 [6] [7] 為「推動全球意識」,創辦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 家世 [ 編輯] 龍應台的父母在 第二次國共內戰 中遷往臺灣。 父親 龍槐生 是 湖南 衡山 人,十五歲時加入 憲兵隊 ,曾參與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 中的 淞滬會戰 和 南京保衛戰 ,來臺後任警察。 母親 應美君 是 浙江 淳安 人,1949年遷至 高雄 。

  2. 是 臺北市政府 首任 文化局 局長和 文化部 首任部長,亦曾在 美國 、 德國 、 臺灣 、 香港 的多所大學任職。 [4] 1985年出版處女作龍應台評小說》,後有雜文文化批評小說散文紀實文學等多種作品《 野火集 》和《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等,言行遍及華人地區如 兩岸三地 、 新加坡 ,以及德國 [5] 等地,具影響力。 [6] [7] 為“推動全球意識”,創辦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 。 家世. 龍應台的父母在 第二次國共內戰 中遷往臺灣。 父親 龍槐生 是 湖南 衡山 人,十五歲時加入 憲兵隊 ,曾參與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 中的 淞滬會戰 和 南京保衛戰 ,來臺後任警察。 母親 應美君 是 浙江 淳安 人,1949年遷至 高雄 。

  3.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170,057 likes · 6,056 talking about this. 在這裏大家和龍應台共享訊息發現和想法但是與主題無關或不理性的言論請容版主保留移除的權利謝謝

  4. 2022年3月3日 · 60歲以後的龍應台一直奉行每年做一件超過自己的事」。60歲那年接下文化部長65歲再攀北大武山她怕海卻住在靠海的都蘭學會浮潛玩SUP立槳重新磨感覺也練膽量龍應台認為獨處是一種覺察走在城市裡不須隱居山林也能享受獨處

  5. 2022年4月25日 · 龍應台最深情的文字為什麼卻讓人痛至肺腑2022新版新序一本必須緊緊揣在懷裡的人生讀本 此生唯一能給的,只有陪伴——

  6. 2006年3月29日 · 龍應台有能力的人請把你的燭光照得更遠. 「選一個議題建立一套知識加入一個組織從這裡開始你就會知道你可以做那一個黑暗房間裡的燭光。 」 開口和下筆一樣充滿力量的清華思想沙龍發起人龍應台三月二十一日於清大主講台灣人能不能有世界公民意識」。 龍應台以自己長年觀察的兩個兒子為引細細追尋是什麼樣的環境讓一個十五歲的德國孩子寧願新當選的教宗不是德國人而是黑人或拉丁裔就因為他相信弱勢的族群和文化應該得到特別的彰揚與保護;「說穿了這就是全球公民意識誰教的? 怎麼學來的? 文. 馬岳琳. 天下雜誌343期. 發布時間:2006-03-29. 瀏覽數:484. 這個已經二十歲的歐洲青年跟我說,「媽媽,你忘了嗎?

  7. 2022年4月9日 · 2022-04-09. 瀏覽數 126,750+. 圖/50+FIFTY PLUS. 文/王美珍 攝影/日日寫真 內文圖片龍應台提供. 編按: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壓縮了內心的自由。 為了回應不同的訊息,壓縮了自己的獨處。 你也如此嗎? 龍應台新書走路獨處的實踐50+》專訪她說自己這回尺度超過」,也建議讀者一起:「每年做一件超過的事。 」從心所欲,不踰矩。 此次採訪,龍應台笑容燦爛,向攝影師拋出一句話:「我這張照片可是要拿去相親的喔! 」幾位認識她多年的記者都說,龍應台變輕鬆了。 10年前擔任文化部長的她,每天工作16個小時。 一個行程尚未結束時,會有幕僚遞紙條催時間,總有下個行程等著她。 先前遷居屏東、2021年又遷居台東的她,生活風景已截然不同:每晚9點就入睡,早晨5點起床。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