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22日 · 資深整形醫師張爐是台灣鼻部整形權威,4年前健檢發現血癌,經歷骨髓移植失敗、血癌併發皮膚血癌,再做第2次骨髓幹細胞移植成功,卻誘發B肝病毒猛爆型肝炎而肝昏迷,生命垂危接受親人捐肝,換肝手術成功後3個月,血癌和皮膚血癌再度復發.....。 他娓娓道出自己遭逢重病襲擊,墜落生命幽谷的驚恐與無助,以及一連串發生在他身上的醫學奇蹟。 以下為張爐醫師分享: 2021-01-22. .文 / 張爐. .責任編輯 / 陳祖晴.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陳弘璋攝. 字級. 收藏. 分享. 當巨大苦痛的重病襲來之時,我們常會身不由己,驚恐茫然不知所措。 疾病的變化千奇百怪,治療過程中,遇到人生險境或絕境並非少見,遇到3次絕望則不尋常,然而過去4年卻讓年近70的我經歷到這樣的慘況。

  2. 2016年6月1日 · 2016-06-01. .文 / 李宜芸. .出處 / 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 / 林后駿. 字級. 收藏. 分享. 以往國人發現肺癌都已是晚期,動輒進行開胸大手術,手術過程複雜,得使用雙管呼吸管,讓有腫瘤的肺部停止呼吸、另一邊肺能順利交換氣體,然而因為雙管呼吸管較一般呼吸管粗,氣管容易受傷,術後併發症比例也高。 病人經過手術後,多半需住加護病房,住院期長,術後有時還得進行化學治療,相當折磨。 微創手術紀錄傲人. 然而這10年來微創手術發展迅速,再加上早期發現,不須開胸手術,更適合微創手術發展。 「以往手術需要插三管:呼吸管、胸管、尿管(呼吸管幫忙維持呼吸、胸管協助引流、手術時間長需要導尿),現在則是『無管』,」陳晉興說。

  3. 2017年5月19日 · 但輕鬆的背後也有他多年的感嘆。 許中華說,常看到病人因為不同的執著,而沒照顧好自己,賠上了健康。 要能學習放下這些執著,才能真正與癌細胞和平相處。 除了練習放寬心,對自己好一點,他也鼓勵病友要能夠靜下來,去反省自己生病的原因,不讓恐懼掌握自己,反而得不償失。 「先天基因雖然註定了,但後天因素可以靠我們改變,」癌症治療不只是吃藥、看醫生,還要透過全方位調整,才能有效改善。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他感嘆,許多人沒有去面對為何會生病的原因,卻想靠別人介紹的昂貴保健食品來改善,花了許多錢,但無助於恢復。 「每個人體質不同,在別人身上有效,對自己不一定有效,更何況許多不肖廠商都是透過病人、家屬的恐懼,販賣不實商品。 他強調,治療癌症,一定要釐清自己生病因子是什麼。

  4. 2023年12月4日 · 創造「微創中的微創」,只為讓病人得到「最好的結果」. 2022年,曾堯麟舉辦了亞太地區首次「單孔胸腔鏡肺節切除手術」,當時有8國18位醫師參與觀摩學習。. 他帶領成大醫院胸腔外科,從多孔、雙孔,發展到困難的「單孔胸腔鏡肺節切除手術」來治療肺癌 ...

  5. 2003年6月1日 · 玫怡,五年級中段班,過去是唱片公司企劃,現在是前景可期的圖文作家兼漫畫家。 她和另一位漫畫家張妙如所共同創作的「交換日記」,從1998年至今已經「交換」出6本作品,甚至還有了T恤、錢包等周邊商品。 由於是日記,個人的生活瑣事和人生大事都無所遁形。 玫怡在幾經猶豫後,在《交換日記6》公布了離婚的訊息。 脫去了賢良主婦的外衣,不用《交換日記》裡單純可愛的語氣,玫怡訴說離婚後,如何去建構一個人的生活,及她走過婚姻的微笑和眼淚。 「2001年底我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 從前夫住的地方搬到弟弟家暫住的那一天下午,打包的東西零落四散在借住的房間裡,非常勞累的身體躺在剛剛組合好的簡易地板上,我開始哭。 玫怡描述自己離婚後的新生活,事實上,這是她第N次搬家,N大於30。

  6. 2010年12月1日 · 為什麼得癌症的年輕人愈來愈多?. 星座專家薇薇安,43歲病逝。. 翁雯柔醫師,44歲,肺腺癌。. 鴻準董事長郭台成,43歲,血癌。. 藝人華鳳,37歲,胃癌。. 部落客趙大鼻,23歲,淋巴癌...... 「人在上帝面前就像小玩偶,上帝用祂的金手指輕輕一推,你就會栽 ...

  7. 2016年6月1日 · 6條件,找到對的腫瘤外科醫師. 腫瘤外科醫師可朝以下重點選擇: 1專精該癌手術.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侯明鋒說,治療癌症需專精,因為不是動完手術就沒事了,還需長期追蹤。 「專看乳癌的醫師,會比什麼病都看的醫師專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